59岁大叔坐拥杭州4套房却甘心在阿里当临时工,打杂8年不想退休


59岁佟德明,8年前来到阿里巴巴滨江园区,干起了杂活。8年来,物业公司换了3家,只有他原地不动,依然在打杂。在阿里,无论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喊他“佟叔”。大伙儿还知道,佟叔不差钱。他在杭州有4套房,包括一套正在精装修的350平米江景排屋。至于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工资涨没涨,佟叔说他不看,不在乎。问他知不知道什么叫“财务自由”。佟叔说,我知道,我就是。单单只是有钱的话,恐怕小瞧了这个勤杂工。

小到阿里的各种业务,大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只要你问,佟叔准能跟你正儿八经地道出一二三四来。他不是阿里正式员工,也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可大家都明白,双11狂欢背后阿里庞大机器的平稳运转,离不开佟叔和更多的“阿里身边人”。理论上,佟叔的编制挂在物业公司,是外围人员。实际上,他服务于滨江园区所有部门和几万员工,可谓“深度渗透”。

和阿里员工一样,佟叔的手机也装了钉钉,加了各种工作群。布置会议室、搬桌椅、打包、运货,捡烟头……主管随时传达各种业务需求,他随叫随到。说起自己的工种,佟叔挠了挠头,挤出一个词——机动工,哪儿需要他,他就往哪儿填。他指了指楼下草坪,那几十头呆萌的奶牛雕塑,“它们也归我管”。机动工是好听点,本质上还是打杂的。


每天早上七点,佟叔就骑着电瓶车来到滨江园区。第一件事,赶在员工上班之前,整理好办公室。过去,马云在滨江办公,佟叔就整理过他的屋子。他记得,马云在办公室时,也允许进屋收拾。说起马云,他蹦出一个“精”字,又解释,是“精明”的意思。“我去外面吃饭,人家问我在哪上班,我说在阿里巴巴,马云旗下。哈哈,特别特别自豪!”佟叔说。

细节就这么多,再追问,他就说,以前还跟马云挤同一个电梯,有大把的机会套近乎,但他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内心里,佟叔佩服马云和他所创造的阿里。他在滨江一待就是8年,各种理由都是“爱”,当然也包括——“真的,我不差钱”。随女儿到杭州定居前,佟叔在“北大荒”开拖拉机,企业政策好,干满30年就可脱岗,工资照拿。女婿又争气,当到了上市公司高管。“只要阿里不弃我,我绝不弃阿里。”

佟叔说。60岁近在眼前,任谁也挡不住。别人盼着早点退休云游四海,他唯一的要求是,别让我退休。佟叔尝试过退休生活,在家坐了4年。等到孙子上学,他“空虚”了。一个人跑到钱江边钓鱼,竿子断了,鱼跑了,“真没劲”。说到底,他这样的人,闲不住。


走在楼道里,时不时有人跟佟叔打招呼。架不住做的事太杂,管的范围太大,时不时在你面前晃悠,谁也无法拒绝认识他。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东北人,佟叔实在太能唠,而且记忆力超强。8年前,佟叔被朋友拉进园区干活时,只是因为离家近,听说“阿里巴巴和马云很有名”,其他的一概不知,稀里糊涂。现在的佟叔,若不是那一身军绿色工装,恐怕会被错当成业务线负责人。对于村淘、新零售、阿里云、菜鸟物流等阿里各种业务,他如数家珍。

就连阿里自行研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飞天”,居然也略知一二。可以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勤杂工,天天穿梭于工位、会议室乃至食堂、仓库之间,各个角落里的信息,不经意地都存进了他的脑子里。知道名词不算什么,对于各项业务的“发展瓶颈”、“未来趋势”,佟叔还能一套一套地跟你倾吐:“其一……其二……其三……”讲起村淘尤其头头是道:“整个集团有些业务会慢慢衰减,但村淘要起来了!农村人口多,我们要‘农村包围城市’。

你想想,家家户户连上我们的小网站,一按键,爸爸你的货到了,多方便!村淘是未来的希望!”或许意识到自己有点跑火车了,佟叔突然有些羞涩:“我就记得这些,不是真的懂。”这倒是实话。在阿里待久了,各种专业术语早已耳熟能详,拼接上自己的一套逻辑,至少唬唬人是没问题的。可人还是不禁夸,何况东北人。问他,你这么专业,怎么不转型?他马上又不客气了,“哎呀,不是不想,这不,年纪大了嘛!”


熟识佟叔的人都知道,他能聊,还喜欢用大词,哪怕只是在讲生活细节。年轻人跟他说声谢谢,光“暖心”还不够,他得盖个帽子——“文明程度高”。 他是真心喜欢这里,和“有文化”、“文明程度高”的阿里年轻人在一起,看着他们努力拼搏、成长,他感到快乐。他也理解年轻人的辛苦,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难免心疼。尤其是,天猫双11又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