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你的父母會上網嗎?

如果不會,得趕緊教了。

而且要教到相當熟悉的程度。

為什麼?

來,到這部終於出汁的懸疑片裡找答案——

《網絡謎蹤》

Searching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它是2018懸疑驚悚片中的第一爆款

豆瓣超20000人評價,分數穩定在逆天的8.8

上一部勢頭如此驚人的懸疑片,還是2016年西班牙《看不見的客人》。

如今,《看不見的客人》已經名列豆瓣Top250,暫居第71名。

《網絡謎蹤》也指日可待。

它好在哪?

豪哥這就來說。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微量劇透,不影響觀看,請放心閱讀)

電影開始,會看見一塊電腦桌面,鼠標在移動。

不要懷疑——

這不是你的電腦突然中了病毒,被人遠程操控。

而是《網絡謎蹤》的敘事表現方式。

《網絡謎蹤》的所有故事,都在電子設備的界面上完成。

電腦桌面、手機主頁、攝像機鏡頭、網絡新聞界面……

是不是很熟悉?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每天上班、下班,我們都被各種電子設備佔據。

人生已經被連入隱形的電子網絡。

影片的電腦界面上,小視頻、聊天記錄、文件夾、信息傳輸——

來來回回的電子信息中,故事的基礎很快被交代清楚:

北加州聖荷西韓裔美國人大衛·金,有一妻一女,家庭本美滿幸福,但妻子突然患癌離世。

留下大衛·金和女兒瑪戈·金兩人。

兩人小心翼翼,絕口不提關於妻子(母親)的一切。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直到一個普通的夜晚,在同學家補習的瑪戈·金神秘失蹤!

問補習的同學——

不清楚,不知道,瑪戈·金九點不到就離開了;

問學校的朋友——

不清楚,不知道,我們野營有通知她,但她拒絕了邀請;

問鋼琴課老師——

不清楚,不知道,瑪戈·金早就退了鋼琴課,你這個做父親的還被矇在鼓裡?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問女兒的閨蜜——

不清楚,不知道,你去她的湯不熱(Tumblr)看看,說不定有線索。

大衛:湯不熱是什麼鬼?

此時,大衛才發現,自己對女兒完全不瞭解。

不僅令人想起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的暢銷小說,《無聲告白》。

以及前段時間刷爆票圈的灣灣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還有東野圭吾大神的名言——

父母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幹了些什麼。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網絡時代,有了網絡這道天然屏障,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鴻溝,只會越來越寬、越來越深。

很快,雙方都無法看清彼此的真實生活。

更遑論真情實感。

那是更深的東西。

臉書、推特、湯不熱、優卡直播……

大衛將女兒的社交網絡密碼一一破解,搜尋不到真相。

只能報警。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被委派調查此案的,是一名女警,模範警察、市民標兵。

辦案能力看來很強。

一來就先對大衛進行心理輔導。

用的是“推己及人”的手法——

我也有個兒子,不聽話,所以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

估計瑪戈只是離家出走。

放輕鬆、要淡定。

大衛開始配合女警進行調查。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作為相當具有網絡敏銳度的人,大衛也對女警的身份背景進行了調查。

沒有汙點,辦案能力突出。

之後,大衛在瑪戈的聊天記錄中,發現女兒與自己的親弟弟彼得·金,似乎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於是,大衛來到彼得家中,偷偷裝了攝像頭。

彼得對與瑪戈的交往閃爍其詞。

此時,大衛卻接到一個令自己崩潰的電話。

是女警打來的。

之後,事件疾速朝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

後面的劇情,你們自己去解謎。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網絡謎蹤》的拍攝時間很短,但剪輯卻用了整整兩年

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難剪的片子。

它的所有鏡頭,都要保持在電子設備的界面上,不能出現一點真實世界的畫面。

所有真實,都以網絡呈現。

這是一種“儀式感”,證明網絡已經滲透進現代人的骨髓。

斷網,無異於剔骨削肉。

但同時,電影又將具有溫度的愛,隱藏在網絡操作的小細節中。

比如,大衛在得知女兒整夜未歸後,打出大段責罵的文字,最後卻全部刪掉,只換成兩句簡單的安慰與關心。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這不就是你在給愛人發信息時的狀態——

心裡MMP,臉上笑嘻嘻。

隱藏真實的情緒,只為表達真實的愛意。

另外有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鏡頭——

在哀悼公司請大衛上傳家庭影片時,大衛上傳了所有影片,唯獨將一個被標為“最好的父親”的影片丟進回收站。

並徹底清除。

很不能理解吧——

影片中的瑪戈那麼可愛,對大衛那麼信任,為什麼刪除?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下一秒你就懂。

因為大衛自覺不是一個好父親。

這樣的影片留下,他有愧。

正是這樣一些細節,在這個反轉不斷、令人心跳加速的懸疑故事中,點滴拼湊著愛的面貌。

《網絡謎蹤》的劇情細節,也堪稱魔鬼級。

一個例子——

大衛有一場和工作夥伴視頻通話的戲。

這場戲有一個明顯目的:

證明大衛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女兒身上,無心工作。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但僅止於此嗎?

不,這場戲還有一個隱藏的目的——

通過大概揭示大衛的工作內容,為他的所有行為找到合理性。

他從事的是科技研究類工作,所以才會對網絡如此熟悉,並在遇事時能冷靜處理。

這使他的人設得以成立。

當然,影片自然也會對世界通用的“網絡暴力”進行表現——

瑪戈的補習同學在瑪戈剛失蹤時,表示和瑪戈不熟(撇清關係);

但在瑪戈事件曝光之後,卻接受採訪,聲淚俱下稱“和瑪戈是最好的朋友”(打煽情牌);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甚至有男性網友直接發博:

瑪戈並沒有失蹤,她在我這,她很喜歡我的da diao;

網絡呈現出一種令人吃驚的想象力,所有人都想參與瑪戈的故事,並在其中扮演自己中意的角色。

然而,對於當事人來講,這何其殘酷!

而影片對大衛·金飾演者約翰·趙的部分取景角度,則令人不得不懷疑,導演似乎還想通過約翰·趙的身體魅力,使影片增加額外的趣味。

用電腦桌面拍電影,還拍成了年度最佳懸疑片,看完直冒冷汗

總之,《網絡謎蹤》是一部可怕又溫情的電影,它告訴我們:

你的人生真相,就藏在你的網絡裡。

而只有愛,才能深入網絡深淵,將你拯救出來。


最後,想看這部電影的,私信我片名「網絡謎蹤」(注意「謎」字別寫成「迷」),或關注公眾號「縣豪電影筆記」,發消息「網絡謎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