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雙目接近失明老師,用耳朵批改作文,譜寫感人的教書育人之歌


兩年前的12月,安徽阜陽,郭嶽老師在聽評孩子的作業。他用耳朵批改作文。學生朗讀,他和學生一起即時點評。聽、說、讀、寫,多種訓練同時進行,比單向的教師批閱效果更好。

郭嶽老師在和學生播放校正課文。郭老師,他後天失明,26年堅守講臺,用毅力和愛心,譜寫著一曲感人的教書育人之歌。

郭嶽老師和妻子在家接女兒和兒子發來的語音電話。“我教的不少學生都陸續考上了大學。我的兩個孩子,女兒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兒子正在讀研。”郭老師欣喜地告筆者。

郭嶽老師在給郭寨小學3年級的孩子上語文課。他的聽覺很靈敏,學生們舉手回答問題時喊一聲“我”,郭嶽就可以通過聲音喊出學生的名字。1990年,在安徽阜陽太和縣一所中學剛執教不久的郭嶽,患上“視網膜晶體狀變性”眼病,那年他24歲,到1993年雙目接近失明。

郭嶽老師在辦公室展示自己的殘疾證書。不願離開講臺的他,自我申請,從中學調到了家鄉郭寨小學任語文課老師至今。

郭嶽老師在陪孩子上自習課。一個盲人要想留在講臺上,無疑要付出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寫板書,郭嶽有時會寫歪,有時重疊在一起。他沒有辦法拿著課本上課、用筆批改作業。他只有用心去撥動每一個孩子的求知的心絃。

郭嶽老師通過下載音頻,把課本章節內容記牢,熟練於心,讓節節課都講的講得充實和精彩。郭嶽老師在通過播放校正課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