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一位記者在土耳其的沙特大使館裡死於非命,若一記驚雷炸響在了多事之秋,而沙特這個藏在黃沙之中,被人視為人間富貴鄉的神秘王國,也掀開了利雅得高樓大廈現代化的面紗。

露出了一縷野蠻的真相。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遇害記者賈邁勒·卡舒吉)

沙特在1938年藏在地下的石油被發現之前,這個被漫漫黃沙包圍的國度,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而在三百年前,只是沙漠中一個部落家族的沙特,又是如何從一介布衣從而崛起成為沙漠獨尊,與奧斯曼的繼承者土耳其、什葉派領袖伊朗、中東傳統大國埃及,並稱一世的呢?

十八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垂垂老矣,昔日凌盛歐洲的哈里發王朝如今暗流湧動,在西方他們必須面對經過文藝復興後,沙俄與中歐諸國的撻伐,在流淌著奶與謎的新月沃地,葡萄牙的殖民地方興未艾。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此時此刻,締造了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大沙漠裡,一個自稱繼承福佑者的家族,正從一介部落茁壯成長。

而這個部落的酋長叫作穆罕默德·本·沙特,沙特在阿拉伯語裡便是福佑者的意思,他的首都定立在了德拉伊耶,而在三百年過後,這裡將被稱為利雅得。

時勢雖亂,但身為昔日統治過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阿拉伯後裔的穆罕默德·本·沙特深知僅憑自己手上這幾千杆長矛無法跟百足之蟲般的奧斯曼帝國爭鋒,甚至憑著眼前一點實力,就連統一阿拉伯大沙漠的眾部落都做不到。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可他很快就找到了解決之法,他跟伊斯蘭學者穆罕默德·阿布杜·瓦哈布結成了同盟,而後者便是出了本·拉登、被ISIS遵奉的瓦哈比派祖師爺。

一手彎刀,一手經書,在奧斯曼疲於奔命的鎮壓著從埃及到兩河流域的各民族時,穆罕默德·本·沙特完也建立起來了沙特第一王國。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從1786年沙特第一王國囊括了整個內志地區之後,沙特的統治者們也漸漸撕下了溫和的面紗,畢竟在此之前,沙特雖然大加撻伐,但所面對的都是同根同源還同樣信仰遜尼派的貝都因遊牧者。

1801年,什葉派聖城卡爾巴拉被沙特大軍攻陷,並且在這座擁有什葉派聖人侯賽因陵墓的城市裡大開殺戒,整整五千平民葬身在彎刀與瓦哈比教派的教義之下。

並將郊外的侯賽因聖靈夷為平地。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這是沙特第一福佑者王朝的初次野蠻之行曝光在世界的目光之下。

1811年,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三百年的兩座聖城麥加與麥地那被沙特徵服,而緊隨其來的野蠻之行,雖然未曾讓世界驚歎,但卻驚動了整個伊斯蘭世界。

他們想要剷平偉大先知默罕默德的陵墓...喔!不!

是默罕默德全家的陵墓。

這件事讓整個伊斯蘭世界感到震驚,偉大先知的陵寢豈容沙漠中洗澡的貝都因蠻族褻瀆!

駭浪洶洶,這使得沙特王國最終並未冒天下之大不韙,可一根筋的沙特統治者們,卻仍然將位於麥加的,埋葬著默罕默德的女兒與妻子的穆阿萊特陵園夷為了平地。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奧斯曼時期的穆阿萊特陵園 )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沙特治下的穆阿萊特陵園 )

可這種為了踐行瓦哈比教派的行動,哪怕後退一步,卻仍然讓整個伊斯蘭世界感到了野蠻者的冒犯,奧斯曼帝國為此發動大軍,以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為“剿匪”東路元帥,直趨聖城,而尚未改名的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宮廷則出動禁軍,直搗德拉伊耶。

就此,從延綿百年的沙特第一王國在犁庭掃穴般的攻勢之下,土崩瓦解,宣告終結。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奧斯曼剿匪圖)

當代沙特國王頭顱在君士坦丁堡被從城牆上扔到了海里,數以百計的家族成員也命喪在這座雄視兩洲的皇冠之城。

但自稱阿拉伯帝國繼業者的沙特家族卻死而不僵,並在六年之後,奪回了在德拉伊耶廢墟以外重建的利雅得,由此拉開了沙特第二王國的歷史。

沙特第二王國的統治者們似乎吸取了第一王國滅亡的教訓,雖然仍然頂著伊瑪目的宗教頭銜,可並不將推行擴大瓦哈比教義作為擴張原動力,整整數十年都默默龜縮在利雅得之中,而這也最使得沙特家族中的野蠻基因,化為家族內鬥的驅動引擎。

繼承權的血腥傾軋,使得沙特第二王國越發衰敗,在1891年最終被拉希德家族覆滅。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然而現代沙特王國的建立,卻也由此開始了發端。

1902年,沙特第三王國開國之主,迄今為止的沙特眾王之父,聖城麥加與麥地那的守護者,先知聖陵的守墓人,瓦哈比教派的保護人,阿拉伯帝國遺產的繼業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正式於6月登基為王。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是年一月,這位還是流亡餘孽的王子率領著僅僅四十人抹黑偷襲攻入了利雅得,並在天日大白之前,就取下了拉希德家族委任的市長頭顱,並丟在了市集之上。

王國因此宣告光復,隨後他又率領大軍,在蓋西姆的決戰之中,將拉希德家族的埃米爾當場擊殺,徹底奠定了沙特第三王國的立國基業!

而隨著拉希德家族元氣大傷,奧斯曼帝國又被西方列強欺凌瓜分無力干涉沙漠之中的野蠻械鬥,沙特家族因此日益壯大。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拉開帷幕時,沙特第三王國已經徹底吞併了拉希德家族,恢復了王國在十七世紀時的廣闊疆域,將整個內志地區數千裡之地,都化為了家族的私有物!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但阿卜杜勒-阿齊茲清楚,想要統一整個阿拉伯沙漠,恢復祖先的榮耀,讓瓦哈比的教義再次響徹在雙聖城,僅靠自己是不成的。

他清楚沙特第一王國被激怒的奧斯曼一舉剿滅,便是因為觸動了這塊禁臠。而如今的奧斯曼帝國雖然比之當年更加孱弱,但也絕非沙特王國雖然可以貿然侵犯,但很快時機便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很快囊及了奧斯曼,但沙特王國並沒有直接在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之中獲得好處,恰恰相反,當時統治著漢志地區的聖裔家族哈希姆家族卻搭上了協約國的戰車,得到了英國的扶持。

然而在一戰結束之後,被英法出爾反爾不只中國一家,當時的漢志王國國王侯賽因也被始亂終棄——英法並不同意扶持聖裔家族成為奧斯曼的替代者,統治整個中東世界。為此,侯賽因一怒之下,退出了復猶法案,從而招致了英國的報復,撤銷了對漢志王國的扶持。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失去了列強的扶持,又僅僅只擁有千里之地的漢志地區,聖裔家族的王國就若一個褪下衣衫的美嬌娘,赤裸裸的擺在了早就虎視眈眈多年的沙特王國的餐桌之前。

1924年沙特大軍越境攻入漢志,同年陷聖城麥加,1926年又攻下艾卜哈,徹底完成了對漢志地區的征服,而默罕默德的聖裔子孫則只能遷往安曼,建立起了宛若城邦的約旦哈希姆王國,在列強環伺之下週旋至今。

藉著第一次大戰的餘韻,阿卜杜勒-阿齊茲輕而易舉的再次完成了祖先的偉大壯舉,並且今時今日不會再有一個奧斯曼帝國來干涉他們,食髓知味並且洞若觀火的阿卜杜勒-阿齊茲輕深知,在奧斯曼的廢墟之上,他或有機會更進一步,真正的完成阿拉伯帝國繼業者的事業。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但沙特的軍隊並不強大,視若破竹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對手幾乎都跟他們是同樣量級的封建軍隊,況且雖然他們是阿拉伯最正統的血統傳人,可從沙漠裡走出來的他們也跟野蠻人沒甚區別,所以阿卜杜勒-阿齊茲輕再次的高舉了瓦哈比的旗幟。

瓦哈比派認為,不管是先知的陵寢還是各路伊瑪目聖人的聖陵,都是偶像崇拜,是導致伊斯蘭世界衰敗的根源所在,唯有重歸原初,才能重新崛起,不受西方侵凌。

因此,沙特境內的古蹟再次遭到了滅頂之災。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不管是煊赫一時的什葉派聖人的永眠之處,還是蘇菲派的隱士墓園,乃至於第三任正統哈里發的陵寢,都在掃滅一切“牛鬼蛇神”的範疇之中,統統被夷為平地,並且還要澆築水泥,同時為了防止信徒祈禱,還有許多宗教警察以便衣的身份暗中巡邏。

甚至於這些昔日煊赫權貴聖人陵墓上面的清真寺院也沒能逃過一劫,比如聖城麥加里的先知出身的經學院被改為了圖書館,隨後又被強拆,並在上面欲蓋彌彰一般的蓋了一棟小土屋,以做掩飾。

而這些重複原初的作為與教義,卻並不被中東各路民族認可,尤其是高舉教義毀滅昔日聖賢陵寢,卻對自家陵墓大加保護的行為被識破之後。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雖然瓦哈比的推動紛擾不休,利弊皆有,但阿卜杜勒-阿齊茲仍然一力推行,甚至不惜將推崇西方自由戀愛而導致了婚前性行為的公主施以石刑。

但阿卜杜勒-阿齊茲同樣很清楚,瓦哈比不過是立國固本的道義所在,但想要更進一步,完成繼業者的事業,甚至是在日益混亂的中東能保太平,他需要一個強大勢力的支持。

尤其是在1938年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被發現之後,他更為迫切。

恰逢二戰爆發,阿卜杜勒-阿齊茲很快就從哈希姆家的手下敗將侯賽因的故紙堆裡找到了立於不敗的秘法。

依靠強國,依靠一個值得信賴的強國。

因此,當美國遞上橄欖枝,他便順勢一倒,成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座上賓,而沙特也從此傍上了至今不敗的美國這棵大樹,朝著西方大撒金幣,為所欲為。

現代封建王國:沙特阿拉伯屹立於沙漠的野蠻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