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煤改電政策,“煤改電”為何大力普及空氣能熱泵?

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公佈2018年第3號《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節能部分)》和《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節能部分)技術報告》,將空氣能(源)熱泵技術劃入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名單中。同期,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調整公佈第二十三期節能產品政府採購清單的通知》,將200多家企業的空氣能熱泵產品列為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產品。

幾個月內,跟空氣能熱泵有關的政策陸續發佈,可以看出國家對空氣能採暖的重視。這讓不少對空氣能熱泵不太熟悉的民眾頗為好奇,空氣能熱泵究竟有哪些突出的優勢,為什麼能長期在“煤改電”中佔據主力位置呢?

2018年煤改電政策,“煤改電”為何大力普及空氣能熱泵?

環保

空氣能熱泵利用冷媒來吸收空氣中的熱量,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熱交換過程,實現熱量的轉移,將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變為高品位熱能,實現室內供暖。這種供暖方式只消耗空氣能和電能,不消耗煤炭和天然氣,全過程沒有汙染性物質排放。熱泵的大量普及,讓各個地區冬季的煤炭消耗量大幅減少,屬於真正的環保型供暖。

安全

眾所周知,燃煤鍋爐供暖,是通過燃燒煤炭獲取熱量。煤炭由多種成分組成,一旦燃燒不充分,就有可能生成一氧化碳,進而造成使用者中毒窒息。而且,煤爐燃燒,高溫火焰出現也必然存在起火燃爆的隱患。相比之下,空氣能通過冷凝器來實現熱量的交換,水電分離,且無明火,在根源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大幅提升冬季供暖的安全係數。

2018年煤改電政策,“煤改電”為何大力普及空氣能熱泵?

經濟

根據數據顯示,北方大部分地區,採暖季長達4個月。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如果全部使用燃煤供暖,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費用通常在2000至3000元之間。空氣能熱泵供暖,因為設備制熱效率高,加上國家有相應的設備和電能補貼,綜合結算下來,一個採暖季的費用也就是2000元多一點,跟煤炭差不多。兩者採暖費用差別不大,但是空氣能熱泵更智能,且在安全和環保上優勢更明顯,還解放了人力,因此更受老百姓的歡迎。

2018年煤改電政策,“煤改電”為何大力普及空氣能熱泵?

從燃煤供暖到空氣能採暖,幾年間,我國北方的採暖已經大變樣。而根據最新出爐的空氣質量報告顯示,空氣能熱泵普及後,2017年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都出現了明顯的好轉,這證明了空氣能熱泵具備巨大的實用價值。北方“煤改電”仍在繼續,2018年,越來越多的空氣能熱泵將出現在我們視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