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在開篇之前,我們先講一個一度流傳很廣的段子。在一場不贏球就出局的比賽中,主隊久攻不下,場邊暴躁的主教練像一休和尚一樣用食指在腦袋上瘋狂地畫著圈圈,叫喊道:“Use your head!”場上的球員十分聽話,恍若醍醐灌頂般開始瘋狂地起高球,主隊1米7掛零的前鋒無奈地看著皮球在空中飛來飛去,至於結局嘛?球隊慘遭絕殺……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這雖然只是個段子,卻體現出了文化的重要性,畢竟以當代中國的教育水平,小學生都明白“Use your head”的真正意思。不過,“重球技,輕文化”確是中國足球的一大弊端,尤其以前的體校時代,很多球員從小隻專注於訓練而忽略了文化學習。但足球並非單純的比拼身體和技術的運動,也是智商的比拼。智商在球場上可具體表現為對教練意圖的理解、戰術的運用、跑位的靈活性以及情緒的管控等;在場下,優秀的智商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完成比賽覆盤,從總結比賽得失中提高自己的足球能力。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而智商說白了就是文化素質,中國足球的未來在青少年,而青少年的足球發展一定要貫徹“文體並進”之路。在歐洲足壇,我們聽過很多學霸的故事,比如新科世界盃冠軍法國隊後防大將瓦拉內就曾因備考中學高級水平考試(相當於中國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而掛掉了齊達內邀請他加盟皇馬的電話;而英格蘭新星拉什福德剛進一線隊時晚上踢完比賽,第二天就要繼續回學校上課……在英國,俱樂部預備隊選拔年輕球員時,除了足球技能還要進行文化考核,包括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不好好學習便沒有球踢,這還真不是段子……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山東魯能泰山足球學校從創建起,就明確了“文體並進”的思路,除了培養足球技能,還關注素質教育與智力開發,要求所有學員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所有課程。這就保證學員即使成為不了專業的足球運動員、走上職業球員道路,也可以選擇參加國家統一的升學考試來繼續自己的學業或者有足夠的文化素質去從事其他方面的職業;而對於那些走上職業足球道路的球員來說,文化素質即球商,對足球場上的幫助也是巨大的,當然還有其退役後的職業選擇。簡單來說,魯能足校“文體並進”的目的是確保所謂“足球苗子”擁有擇業和生存能力。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魯能足校定位於九年義務教育、中等教育和足球訓練相結合的全日制寄宿。文化課教學嚴格執行教育部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小學部學生參加濰坊當地統考。中專教學則結合學生特點,有重點地進行文化課教學,利用學生的足球特長,保證更多的畢業生即使走不上職業道路也可以考入高等院校深造。對於精英球員的選拔,魯能更是直接劃定文化成績標準線,成績不達標者無法進入梯隊。就連在巴西基地長期訓練的梯隊,魯能也會配備專業的文化課老師隨隊,小球員們除了訓練,晚上還要趕作業……這便是“素質教育與智力開發”青訓文化體系理念在魯能的落地生根。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以魯能小球員為例,U14國少進攻核心何小珂除了球技精湛,學習成績也是相當出色,在學校有“何三百”之稱。不久前,魯能足校初中部精心組織策劃了“含英咀華 你我共寫”作文節,組織了“同題異構”優秀作文評選活動,何小珂的《為夢想而努力的女孩》獲得了二等獎,而獲得一等獎的龍廷威是小柯在魯能前場的最佳拍檔。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堅決貫徹育人以“智”,魯能青訓文體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