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作者 | u_box(酷安)

努比亞 X 的爆紅讓「雙面屏」這個概念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Yota Phone 作為雙面屏的一個先驅也重新被人提起,筆者在今年暑假入手了 Yota 3,目前作為主力機使用了兩個月,下面是使用的一些深度體驗。


ROM

國內版的 Yota 3 使用了基於 Android7.1 的 journey UI(詳見上篇圖文熱評),自帶軟件界面類原生,廣告和在線服務這一體兩面的東西都不存在,不過對於身處搞機圈外圍的我來說,全安裝第三方 app 即可,反而客製化空間更大。

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桌面與通知欄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手機*不能*使用第三方桌面和圖標包,亦不能自定義通知欄快速功能鍵,自帶的 Launcher 連應用抽屜和自定義網格數的功能都沒有(shortcut 倒是有),對美化有強烈需求的就不必考慮這部手機了。

墨水屏

作為一部雙面屏手機,Yota 3 最大的賣點自然就是它背面的這一塊墨水屏了,在 Kindle 爛大街淪為泡麵板的今天,手機自帶一塊墨水屏還是會讓不少人心嚮往之的。

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裸機

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帶殼

不過即使到了第三代,Yota 3 的墨水屏仍沒有背光,最常見的閱讀場景便成了室外,烈日之下,別人的手機即使開最高亮度加上戶外增益,也不如這麼塊反射光源的墨水屏來的清晰。但想睡前讀點書,還是要秉燭才能夜讀啊(事實上我也沒試過看關燈開手電看墨水屏,想深入讀書還是下床開臺燈吧。)

操作邏輯

兩個屏幕間的切換類似努比亞 X,一次只能使用一個屏幕,可通過重力感應和雙屏上的切換按鈕切換。

這塊墨水屏採用了獨有的一個 Launcher,對微信、新聞(界面新聞源)、股票(大智慧源)、閱讀(默認加在線書城的 fbreader,pdf 須喚起系統自帶的清爽版 WPS)進行了深度定製。

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部分深度定製app截圖

其他 app 方面,只支持系統限定的部分應用(其他應用根本無法喚起),*不*支持狀態欄和懸浮窗。

不過支持的 app 也滿足了大多數使用場景,從新聞、閱讀到社交(有微信 TIM 知乎豆瓣都沒微博),甚至還有瀏覽器(支持系統自帶和 UC),官方也基本願意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如果你習慣使用主流官方 app 進行常見活動,這塊墨水屏基本都能滿足。

雙面屏的另一種可能——YOTA 3 使用體驗分享

支持的應用列表

(刷酷安是不可能的啦)

電子書

閱讀電子書,Yota Phone 自然在行,墨水屏支持幾乎所有主流 Android 平臺在線閱讀 app,自帶的閱讀軟件有 fbreader 的加持,epub, mobi, txt 等常見格式的閱讀也不在話下,相當清爽的內置 WPS 讀起 pdf 也是相當流暢(不過在 4 寸屏上讀大 pdf?可以但不方便,便捷閱讀還是要考慮 iPad/大屏電紙書)常見的筆記、翻譯、分享功能也統統支持,社交化閱讀不在話下(需配合使用自帶的搜狗輸入法)。

小技巧

待機狀態下的墨水屏可以顯示一張定製圖片(類似 Kindle 和努比亞 X),也可以顯示時間、天氣、步數等信息(大號手環,而且墨水屏要每分鐘刷新一次)。比較好評的是「墨知搖一搖」,切換墨水屏 10s 內搖一搖即可喚出一張圖片,我拿它搖課程表用,彌補官方 launcher 的缺陷。

Yota 的二代是支持彩色屏內容映射到墨水屏的,到了 3 代官方隱藏了這一功能,可以通過 酷安上的一款叫「More Shortcuts」的應用找到設置裡的對應 activity 開啟。截圖由於沒有狀態欄,可在墨水屏開啟時,按音量下+電源鍵對墨水屏進行截圖。此外,這臺手機還支持閱讀模式和學生模式,前者長按電源鍵可進入,相當於飛行模式+關彩屏,後者則是在正常網絡中關閉彩屏功能。這兩個模式對專注閱讀效果甚佳(可惜沒時間啊)。

刷機

雙面屏即使有第三方包也不敢刷,不過在設置 - 開發者模式裡可以解鎖,應該是解 bl 鎖,沒試過(我還要保修啊!)。這鎖沒解,第三方 recovery 和 root 乃至 Xposed 也就無從下手了(告別搞機,就是現在)。

總之,這是一款對 DIYer 不太友好,但基本使用差強人意的一款手機,對閱讀的優化基本上也到達了 Android 平臺電紙書的最高水平。手頭 epub,mobi 和 txt 電子書比較多,厭倦了 kindle 的同學可以試試(驍龍 625,還可以順便戒遊戲)。


總結

在全球各大品牌手機外形日趨相近的 201x 年,堅持做雙面屏的 Yota 也算是一股清流。

而最近,探索多樣化手機外形的道路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同儕。

我們高興的看到,努比亞、魅族(雖然失敗)在雙面屏上做出了更驚豔的嘗試;柔派和三星在摺疊屏幕上修成了正果;榮耀和小米讓滑蓋技術重獲新生;OPPO 和 vivo 對於自動化機械結構的探索也讓我們耳目一新。

喬幫主在的時候,他的絕妙設計自然是全行業致敬的對象;他離世之後,手機行業更需要多樣化的探索和進步。一塊鋼板的藝術已經日臻完善,另闢蹊徑才是全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期待更多的廠商能夠不落窠臼,在便攜智能電子設備上,引領下一個十年。

  • 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