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亞太日報評論員、亞太智庫研究員 石江月

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的舉措當中,有一點讓很多人意想不到。那就是,在給出8個豁免對象的名單中,竟然沒有歐盟和一個歐洲大國。要知道,歐洲一向被視為美國的盟友,共同堅守所謂“西方價值觀”。因此,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做法引發歐盟、法國、德國和英國不滿。那麼,華盛頓的這一做法,將會給美歐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將會給伊朗問題帶來怎樣的影響?

外界可以注意到的一個細節是,當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新一輪制裁生效數小時後發表講話,警告企業不要利用歐盟設立的特殊渠道與德黑蘭進行貿易。

蓬佩奧說:

“我向你們保證,無視我們的制裁而與伊朗做生意,最終將是一個比退出伊朗市場痛苦得多的商業決定。”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顯然,這番警告是說給歐盟聽的,也是說給德法英這些歐洲大國聽的。此前,歐盟及這些主要國家一直公開反對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並呼籲歐洲的大公司不應懼怕美國的制裁而放棄與伊朗的商業交易。在美國看來,那8個被列入“豁免名單”的對象都有減少從伊朗石油進口的傾向和舉措,而偏偏歐洲卻不給自己面子,公然反對。

最為重要的是,歐洲還在積極展開措施,想永久性地繞開美國的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一套獨立的“特殊目的機構”,以避開美國製裁,繼續同伊朗的合法貿易活動。這是美國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美國看來,必須給自己的歐洲盟友一些“顏色”瞧瞧,把歐洲的這股念頭遏制在搖籃裡。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但是,歐洲國家也有自己的理由。例如,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表示,伊朗經濟崩潰可能會助長激進勢力的崛起,德國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因此正與歐盟保持密切合作,確保與伊朗之間的貿易往來。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也表示將擴大與伊朗的貿易關係。在英法德國和歐盟看來,如果伊朗看不到2015年核協議帶來的經濟好處,就會撕毀協議,恢復鈾濃縮活動。這會讓歐洲又會陷入到伊核協議之前的那種危機境地之中,畢竟如果伊朗發展核武器,將讓歐洲感到不安。

正因為歐洲看到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頻頻退出各種國際協定和國際組織,讓它們感覺到可能很難與美國在伊核協議問題上再有可以挽回的空間,而且特朗普政府帶來的不確定性難保未來美國不再退出其他的國際協定或國際組織,所以歐洲這一次想下定決心,嘗試在金融支付體系上脫離美元霸權,增加自己的獨立性。

作為對美國最新制裁的回應,歐洲大國將推出的這種“特殊目的機構”,這是一種旨在讓企業繞開美國限制的金融機制。

“我們完成這項工作的集體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事實上,歐盟的能源自給率比較低,前幾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導致天然氣供應成為難題就讓歐盟很受傷,現在如果無法從伊朗進口石油,歐盟境內油價可能會上漲。對於歐洲目前的經濟景象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壞的消息。所以當今年5月份特朗普宣稱要撕毀核協議,重新制裁伊朗時,歐盟就堅決反對。

由於歐洲不僅在態度上跟美國唱反調,而且在實際動作上也挑戰了美國的“美元霸權”,所以美國拒絕將歐盟和歐洲大國納入豁免名單,這將會對美歐關係帶來深刻的影響。在美國中期選舉結束後,由於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優勢變得反而更大了,所以在外交政策上,特朗普政府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美歐關係的“冰冷期”,從趨勢上來說將會延續下去。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已經把制裁的壓力和重點對準歐洲那些能源企業,所以從效果上來說,美國已經基本達成了自己的目標。2017年歐盟28國平均每天從伊朗進口57萬桶石油,佔伊石油出口總量的23%。其中,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希臘的進口量佔到全歐的90%。

自從美國提出要重啟制裁以來,歐洲能源企業已經主動採取行動大幅減少與伊朗的經貿往來,規避美國金融制裁。很多歐洲能源巨頭都取消了進一步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計劃,聲明只有在獲得美國豁免的前提下才會繼續與伊朗合作。今年9月,歐盟每天從伊朗的石油進口量已降至33萬桶。10月份的數字預計不會超過10萬桶/天。

綜合來看,現在皮球和壓力都在歐盟和歐洲主要大國這邊。如何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解決因為歐洲能源企業減少進口伊朗石油帶來的能源缺口問題?如何面對伊朗可能恢復的核計劃?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係?這些都是歐洲不得不考慮的重大問題。


作者簡介:石江月,亞太智庫研究員,國內資深軍事媒體撰稿人。發表軍事安全和國際防務文章達數百篇,《航空知識》《國際展望》《現代艦船》《坦克裝甲車輛》及《環球時報》等國內多家媒體都有刊登和轉載。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亞太日報觀察|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與歐洲關係面臨深刻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