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曉宏、張復明暢聊閱讀與媒體作用

第二十五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全民閱讀“紅沙發”系列訪談活動第一場,邀請到了兩位重量級嘉賓,一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閻曉宏,另一位是山西省政府副省長張復明。

閻曉宏:今天書博會一開幕我就在觀察,我感到比預期的還要好,有些地方都在排隊,而且很多重量級的作家,比如王蒙、鐵凝、梁衡、劉慈欣等等,還有很多像朱永新這樣的專家學者,我覺得他們不僅帶來了很多好書,還帶來了很多非常精彩、層次很高的文化活動。這是我們書博會很大一個亮點。

張復明:非常感謝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給了山西這樣一次舉辦書博會的機會。三天的博覽會是整個活動的高潮,但是實際上活動是從今年4月份持續到10月份,總共有276場相關的活動,場次達到2735場次,最近的這三天就有18個主題,59項重要的活動,場次達到270多場次。

主持人:兩位覺得通過舉辦書博會這樣的方式,對推廣全民閱讀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閻曉宏:書博會是推廣全民閱讀的一個重要平臺,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使大家對閱讀重新來思考,來審視。全國書博會已經在25個省會城市舉辦過了,它就像一個閱讀的播種機一樣播下閱讀的種子,我認為這個作用是有深遠意義的。

張復明:我也覺得在當下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閱讀如果要走向深度閱讀,要走向全民閱讀,僅僅通過一個為期三兩天的展銷活動,可能是很難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和我們日常全民閱讀的工作活動相結合,形成一個機制,形成一個習慣,形成一個文化,形成一個氛圍。

主持人:李克強總理在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外記者時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書籍和閱讀是人類傳承文明的主要載體,全民閱讀應該形成一種氛圍。作為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通過哪些工作為群眾創造更好的閱讀條件呢?

閻曉宏:從政府來講,首先對圖書應該有正確定位,它是商品,但是也有社會效應的屬性,中央專門就這個問題發了文件,我們也應該正確對待這個問題。另外我們再從政府工作來講,這些年對出版單位有很多減稅免稅的政策,通過這些做法鼓勵出版機構出好書,出精品書。

張復明:“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已經寫到了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於保障公民文化權利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閱讀作為公民閱讀重要組成部分,既然是一種權利權益,政府就有責任和義務去提供,去保障。

我自己認為大概主要是在這三個場合,一個就是到圖書館讀,一個是在自己辦公的地方讀,還有在家讀。從圖書館這邊講這是政府應該提供的一個基本公共化服務,山西有八個市有省一級圖書館,119個縣區都有圖書館,還有很多農家書屋,社區書屋,這些都是閱讀的好地方。另外,對於圖書的流通,交易這塊,支持民營書店,支持新華書店的轉型,包括支持網上書店。

主持人:每年書博會上都有一個重點的活動,就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 “紅沙發”系列訪談。媒體對全民閱讀傳播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呢?

閻曉宏:這個作用太大了,我們搞一個讀者大會坐的人再多也就兩三千人,但是要通過媒體傳播出去有可能覆蓋的面是上千萬人,所以媒體對我們的文化工作來講是非常有張力的,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成效。

張復明:媒體的影響力、擴散力、滲透力、傳播力,不是任何一個活動可以比的。所以這次也特別為第25屆書博會早早制定了宣傳的方案,比如山西本地的紙質媒體,晚報類、專業類的報紙,新聞類資訊類的報紙,差不多都參與到了全民閱讀和書博會前期活動之中,如“最美讀書人”,“隨手拍讀書”之類的活動。這些都是通過媒體,紙質媒體,網絡媒體傳播出去的,使得更多人關注瞭解到進入全民閱讀活動中,瞭解到我們有這樣一個書博會。

本報記者 賈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