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哲學家Heraclitus說:“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在一定分寸上熄滅。”

凡事失了分寸,都很可能往負面發展。

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

1


再親密的朋友

分寸不可差失


前不久,在綜藝《Hi室友》中,女嘉賓周潔瓊(《偶像練習生》的舞蹈老師)因為許多爭議性動作,被罵“舉止失當”。

練舞時,突然摸男嘉賓胡先煦(《百鳥朝鳳》少年藍玉飾演者)的臉,胡先煦明顯楞了。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聊天開心時,會不自覺地往男生身上靠、或者狂拍身邊的人。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最飽受爭議的,是幾位嘉賓一起給小狗洗澡,周潔瓊把腳放在浴缸裡。

旁邊的陳立農對她開玩笑:我不希望它洗完澡之後有腳氣。

周潔瓊哈哈大笑,然後抬腿踢了一下陳立農。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節目一播出,這些行為立刻引起網友的不滿。

有人說不知胡先煦女朋友看到會作何感想,也有人覺得穿著牛仔超短褲抬腿踢人不僅不雅,也很沒禮貌。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畢竟,坐在旁邊的陳立農在她靠過來時,有一個下意識的躲避動作: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因“沒有分寸感”被網友粉絲“手撕”的明星,不在少數。

綜藝《挑戰吧太空》中,吳宣儀因為“掀男明星被子”被送上了熱搜。

節目錄制當天早晨,隊友朱正廷賴床。

旁人提醒要進屋的吳宣儀:朱正廷還沒起床。

她並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敲門,直接闖進了男生房間。

進門後,吳宣儀二話不說,開始抖朱正廷的被子。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朱正廷瞬間驚醒,尷尬地對她說:我沒穿褲子。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的觀點基本一致:

闖男生寢室、隨便掀男藝人被子,有失分寸。

況且,這樣的叫起床方法,會把人從熟睡中“驚醒”,對心臟不好。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也有人覺得“都是朋友,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如果性別對換,一個男生直接上手掀女生的被子,問題的嚴重性或許就一目瞭然。


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有讀者曾給小妹留言,自己閨蜜的老公出軌,為了安慰她,這位讀者費盡心思,給閨蜜打電話、跑去深圳開導她、請她旅遊。

但最後,閨蜜卻不聯繫她,吃飯、旅行、逢年過節,都無視自己,直接給她老公發消息。

好在,這位讀者的丈夫很清醒,及時刪除了“閨蜜”。

這位閨蜜,同樣是“失了分寸”的典型。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友誼,不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

而是需要清楚地知道:我們交往的界限在哪裡?

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

找準自己的定位,絕不越界,這是對彼此的尊重。

2


“有主”的人

更應該學會避嫌

除了朋友間,有對象的人,更應在意分寸感,懂得“有所不為”。

朋友可以有很多,愛人只能有一個。

楊冪錄製《明日之子》時,“熱衷於”玩華晨宇的頭髮、衣服帶子。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華晨宇幾次試著把衣服帶子拽回來,她還是不鬆手。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有些粉絲說“冪姐會撩”,更多人感受到的是“不尊重,不認真”。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和楊冪合作了《扶搖》的阮經天,也曾在採訪中提到:楊冪很會撩。

她會教阮經天怎麼“撩妹”,從哪裡碰起,一點一點,然後到最主要的地方。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會親身示範到阮經天都覺得不好意思。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如果只是為了拍戲,倒也無可厚非,然而,這些“小動作”也常常出現在生活裡。

拍攝中場休息時,將雙手伸入男演員外套口袋裡取暖。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新劇宣傳時,在舞臺上撕開男主角黃曉明的衣領,還和對方玩“戀愛四連拍”:

摸臉、隔空送吻、背後擁抱……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對於一個已婚的人而言,這樣的舉動,實在不合適。

有些親暱的事情,原本就只能留給另一半。

網絡上曾有一個很火的話題:

如果你和你的女朋友,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突然有一個美女過來,讓你幫她擰瓶蓋,你會幫她擰嗎?

不少男人栽在了這道“送命題”上:“不就是擰個瓶蓋嗎?舉手之勞。”

在許多女生心裡,卻不這樣想。

日本綜藝《人類觀察》,將類似的情境搬到了現實中。

一對情侶一起去海灘,中途女友去洗手間。

然後一位比基尼美女,以“被人放鴿子,自己夠不到背”為由,請求這位男士幫她塗一下背部的防曬霜,來考驗男友是否能對自己的伴侶忠誠。

隱藏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切,早已知情的女友也在鏡頭外看著。

鏡頭裡的男生,沒猶豫多久就答應了下來:

“行,這也不是做什麼虧心事。”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他一邊心安理得的給美女塗防曬霜,一邊小聲告訴自己:

“就是日行一善,這沒什麼。”

遠處的女朋友,已經是怒火中燒。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不過這位男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越界”了。

還在美女抱怨陽光好刺眼後,隨手把女友的太陽鏡給美女戴上,誇她:“戴上去很好看,像電影明星。”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幫美女擰瓶蓋和擦防曬霜這些看似“助人為樂”的舉動,實際上已經觸犯了兩性之間交往的大忌:

作為“有主”的人,有些事是不得不避嫌的。

節目中的另一位男性就做得很棒,得知美女的請求後,他第一時間拒絕並表示自己有主了:“不好意思,不可以,我女朋友去上廁所了。”

在美女的再三請求下,他也只是說:“我很想幫你,不過你還是找其他人更好一些”。

生活中,不乏這樣對男女相處界限十分明確的人:

會主動拒絕別人示好、會告訴別人自己“非單身”、會在朋友圈的封面圖寫著類似“已有女友/男友”這樣的話。

可更常見的是,關係好著好著,就忘了分寸。

《仙劍奇俠傳》裡,李逍遙和靈兒有一個約定的動作“刮鼻子”。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可當他們闊別許久,即將相見時,靈兒看到李逍遙在對林月如做這個動作。

她憤怒失望地轉身離開了。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戀人的專屬動作,換了其他人,誰都不行。

人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而且天生自帶“領地意識”。

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在“交際距離理論”中,提出了四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

其中親密距離最為接近,在0到45釐米之間,彼此會有肌膚接觸。

楊冪的行為之所以讓觀眾覺得“不妥”;

給別的女孩塗防曬霜的男孩,之所以會惹得女友怒火沖天,都是因為他們把只屬於愛人的“零距離”接觸,給了第三個人。

兩人的關係沒到那一步,卻走得過近,有一些不合乎關係的親密舉動,就必然會引起自己或者旁人的不適。

之前小妹在文章《讓已婚男星親額頭,那個沒分寸感的女孩你夠了》中寫過,上綜藝時,鬼鬼向已婚的杜江提出:來玩大冒險,輸了親額頭。

而她靠近時,杜江的第一反應也是退後、躲避。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關係再好,也應該有一條交往的“紅線”。

是朋友,就只做朋友可以做的事情;有戀人,就主動拒絕其他親密行為。

既能讓雙方舒適,也不會給自己招來非議。


3


健康的關係

需要互相成全


如今,社交媒體拉近了朋友間的距離,卻模糊了不少人生活的邊界感。

有人感慨:“認識的人多了以後發現,有一個該關心的時候關心、該滾蛋的時候滾蛋的朋友,是多麼的珍貴”。

愛熱鬧、攀交情的人很多,懂分寸、知進退的人卻很“珍稀”。

有人在知乎提問:老公有女閨蜜是否正常。

她的老公和女閨蜜之間,關係要好得讓她覺得自己像個“外人”。

閨蜜離婚住進他們家,老公陪閨蜜談心;帶閨蜜散心、一起玩;記得閨蜜的經期……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把異性朋友的感受看得比妻子的重要、寧願指責妻子也不反省自己、打著“發小”的名義做盡曖昧的事情……

很難說這位丈夫是真的愛著並且在乎自己的妻子。

難怪網友戲稱:“千萬別讓你男友有紅顏知己的,紅著紅著你就黃;千萬別讓你女友有藍顏知己,藍著藍著你就綠了。”

很多時候,身在其中的人都會覺得“只是小事”:比如玩衣帶頭髮是無心之舉、塗防曬霜是舉手之勞、陪女閨蜜是因為十幾年的交情……

可是他們忽視了:你和異性朋友,有任何引起另一半不滿的行為,都是越界。

“小事”引起的猜疑或許會很快消失,但長久積累下來,必然成為“禍患”。

畢竟,朋友不能替代和你朝夕相處的愛人,友情也不該越過獨屬一人的愛情。

身邊那些擁有甜蜜美好愛情的人,必然是懂得分寸感、界限感的人。

黃磊與陳數曾共同主演過一部電視劇《我愛男閨蜜》,劇中的男女主人公從閨蜜發展為戀人。

當黃磊被問及在生活中會不會有異性閨蜜時,黃磊直言:

“生活中我不會有真正的女閨蜜,也不會是誰的男閨蜜。

一個已婚的男人說自己有一個女閨蜜,絕對不可能。

我的閨蜜就是妻子和兩個女兒,而且我的所有女性朋友,孫莉都認識。

我的女性朋友就是我們家庭的朋友,也是我老婆的朋友。”


女星掀男藝人被子遭慘罵:分寸感,是做朋友的底線


相較於影視劇中的形象,生活中的黃磊,更在意“分寸感” / 視覺中國

有分寸感的人不會讓異性朋友陷入“第三者”的尷尬境地,對於一個能夠嚴守愛情與友情界限的人來說,“男女之間的純友誼”就是一個偽命題。

梁實秋先生說:

“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親暱。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友情如是,愛情如是,親情亦如是。

分寸感,作用在有關現代人親密關係的所有瞬間。

總是關心你要不要結婚生子、拿多少工資的親戚,換個微信頭像就要進行思政教育的父母,總愛打聽你包包價格的同事……

分寸感應該成為一種後天習得的社會能力,一道給自己設立的“規則線”。

它不是束縛、不是傲慢、不是疏遠。

恰恰相反,它為人們設定了社會交往的安全距離,讓一個人做出合適的舉動。

保持分寸,是最體面的交往方式。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才是長久的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