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豪散文《家鄉的小河》

馮子豪散文《家鄉的小河》


村西的一條河,由北向南流著,彎彎曲曲,連接幾十個村莊。河是哪年開挖的,沒人能說得清,只知道在明朝就有了河;河在開挖時有多深,沒人能說得清,聽老人們說:銅底鐵邦,燕子三展翅都別想從河底飛上河岸。而現實中的河,沒有這麼寬這麼深,在我眼裡它只是一條給我童年帶來歡樂,令我終生難忘的河。

馮子豪散文《家鄉的小河》

現實中的河,河口只有一百多米,常年碧波盪漾,水流淙淙。水裡生滿了各種各樣的水草,河灘裡淺草坪鋪,野花盛開。河兩岸樹木蔥蘢,楊柳依依。童年的我同夥伴們集結這裡,把割草的草箕、鐮刀,扔在河灘裡,渾身上下脫得一絲不掛,跳進水裡游泳、追逐、嬉鬧、扮家家,玩得累了,便直挺挺地躺在河灘上休息。旱天,河水清澈見底,河口野鴨成群。最討人喜愛的是剛孵出不久的小野鴨,拳頭大小,渾身黧色,毛茸茸的在水面漂著。你若在岸上大叫一聲,或向河裡扔塊石頭,它便立即潛入水底消失了,當你再發現時,已在幾十米之外。最有趣的還是在河裡摸戈魚,旱天水少,戈魚好在淺水裡築巢,巢不大,形狀極像一個摁在泥中的碗,用手一摸,巢內很光滑。中午水熱,戈魚十有八九在巢裡休息,所以被我們逮個正著。而戈魚也很狡猾,你若在水裡不攥緊它,一旦露出水面,它會毫不留情地張開三條尖銳的戈,從三個方向把你的手刺破,而後乘機溜走。我們把逮來的戈魚,用柳條從魚腮內穿入,從魚口中穿出,使魚頭朝上尾朝下,一個挨著一個排著。一枝柳條可以穿十幾條戈魚,運氣好的話,可以逮好幾串。回家的路上,大家把一串串戈魚,掛在草箕上,排成隊,邊走邊唱:“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歌聲映著晚霞,驚飛了樹層中的鳥群。

馮子豪散文《家鄉的小河》

山洪來了,河水變渾,河灘也被淹沒了,河水拍打著兩岸,想極力從河岸衝出去。人們便日夜在河岸上守著,河東村守東岸,河西村守西岸,組成了防汛小組。這是最倒黴的是兔子,它們被大水趕得無家可歸,便來到河堰上湊熱鬧。人們是容不得它們的,於是開始了人兔大戰。人們成群結隊,手拿木棒、鐵鍁,趕著四處逃難的兔子,兩岸開鍋一樣,沸騰起來,喊聲震動天地,許多兔子被趕到水中淹死,或成為人們的階下囚。最殘忍的是聞訊趕來的鷹,它們有黑色、紅色,成群結隊的在空中盤旋,兩翼展開成直線,頭直往下勾,兩爪彎曲著,成半握拳狀。發現兔子,立即俯衝下來,一隻爪照兔子的屁股狠狠抓過去,入肉七分,兔子慘叫著往前跑。鷹的另只爪懸空,成錦雞獨立狀,等兔子回頭咬鷹時,正好被懸空的爪抓住嘴,兔子只能成為鷹的美餐。但往往事與願違,有經驗的兔子是不回頭的,它會一直往前跑,網樹叢中跑,直到把鷹撇死為止。

鄉親們最擔心的是河決堤,記得有一次河堤開了,洪水奔牛似的往村裡灌,村裡的勞動力手拉手地跳進水裡,用身子擋洪水。村裡的門板、麻袋都用完了,才算把洪水堵住。洪水過後,天晴了,河水綠了,河裡來了許多白鷺,它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有的在水上展翅,有的在小溪捕魚,有的在河灘戲逐,有的在樹叢中築巢休息……河水很寧靜,映著藍天白雲,託著悠悠往事,偶爾有魚兒躍起,打碎了這種寧靜,給河水添上一朵美麗花兒,又顯得是那樣的安詳、幽靜。這時,你若站在跨河的橋上,南北望去,河形蜿蜒起伏,河水熠熠閃光,河像一條美麗的錦帶,伸向遠方,匯入天際…….

馮子豪散文《家鄉的小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