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青島未來獨角獸:站上醫療變革風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雲端”生態!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站上医疗变革风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云端”生态!

9月18日,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洋智能科技”)旗下的易複診平臺迎來了在青島的“首秀”。當天,青島眼科醫院在北部院區正式啟用門診雲藥房,市民可以憑藉門診開出的院外處方前往任一一家已經掛牌的處方共享藥店取藥。

作為一個第三方處方共享平臺,易複診連接醫院、藥店、患者,在百洋智能科技的智能醫療版圖中舉足輕重。在醫藥領域全線邁入智能時代的大背景下,百洋智能科技果斷選擇了搭建“兩朵雲”——智能醫療雲和智慧營銷雲,分別為醫院和藥店的智能化轉型賦能,並最終通過兩朵雲的聯通,打通自己的智能健康產業生態閉環。

“在醫藥領域,我們是最懂互聯網的;在互聯網領域,我們是最懂醫藥的。”百洋智能科技董事長付鋼說。面對行業目前群雄混戰的局面,百洋智能科技的信心表露無遺。

搶佔醫療變革三大風口

醫療信息化並不是新鮮事兒,但是,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信息化發生了全新的轉向。將這種變化稱為一場徹底的代際更迭也絲毫不為過。而百洋智能科技的目標,就是成為此輪新型醫療信息化的領航者。

“軟件雲化、醫院信息系統院外化以及醫療決策智能化是新型醫療信息化的三大趨勢。”付鋼說。

在付鋼看來,信息技術的更迭以及醫療系統的變革共同促成了這三大趨勢。技術方面,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普及了“軟件即服務”形式,雲軟件替代了傳統軟件,大大降低了醫院信息化的成本。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滲透,其在輔助診斷和治療技術等領域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在宏觀層面上,國家醫療體制改革下的“醫藥分開”將越來越徹底,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和藥品零售銷售信息亟待解決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問題。

在百洋智能科技的佈局中,智能醫療云為醫院整體信息化解決方案,其中,沃森腫瘤治療決策支持系統是這朵智能醫療雲的核心之一。

2017年初,百洋智能科技成為IBM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中國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獲得沃森腫瘤治療決策支持系統在中國市場三年獨家總代分銷權,並在今年將協議延至八年。在百洋智能科技看來,腫瘤治療是醫療決策智能化的一個絕佳切入點。這不僅因為沃森腫瘤治療決策支持系統是人工智能在全球醫療領域的首個應用級成果,更重要的是,腫瘤已經成為困擾國人的一大慢性病。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站上医疗变革风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云端”生态!

△百洋智能科技成為與IBM沃森健康達成全產品線戰略合作

付鋼說,近年來全球針對腫瘤治療的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研發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適用這些藥物的患者能獲得更好的持續性治療方案,因此腫瘤正在慢病化。由於醫療資源的限制,慢病化必然伴隨著治療場景的下沉,這對各層級醫療機構的腫瘤診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沃森腫瘤治療決策支持系統可以全面提升基層醫院的腫瘤規範化治療水平,併為醫院臨床培訓、年輕醫生的培養提供高效、智能化教學工具。”付鋼說。

打造智能健康產業生態閉環

百洋智能科技智能醫療雲的另一核心是易複診平臺。

今年以來,國家先後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等多個文件,大力推動利用互聯網手段加快推進醫院處方外流和共享進程。有行業分析稱,在此趨勢下,院外處方將帶來約3000億的新增市場規模。

因此,能夠整合並聯通醫療、醫藥、醫保三方信息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平臺由此被催生。易複診就是其中之一,以患者為核心,實現了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藥品銷售信息間的互聯互通。

在醫院一端,易複診是醫院實現“醫藥分開”的一個工具,而在藥品流通一端,易複診則可以扮演為藥店“引流”的角色。作為聯通醫藥行業醫院、藥店兩大板塊的一環,易複診不僅是百洋智能科技智能醫療雲的核心,更是整個業務版圖的一大關鍵,在它的連接下,百洋智能科技的兩朵雲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站上医疗变革风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云端”生态!

△易複診處方信息共享平臺

百洋智能科技提供數據顯示,易複診平臺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1000多家醫院,1萬多家合作藥店,4.5萬名醫生,服務患者人次近百萬。

百洋智能科技的另一朵雲——智慧營銷雲,提供智慧藥店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優化藥店的日常運營效率,同時,也更重要的是,幫助藥店實現對消費者的智能化精準營銷,將患者標籤化,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在付鋼看來,當下,藥店也急需變革,要擁有更專業的服務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原因在於,醫藥分開改變的不僅是醫院,還將催生一個全新的健康產業鏈條。醫院處方外流,藥店可以獲取更多患者信息和健康數據,尤其是慢病患者,藥店由此迎來了轉型機遇,由單一的產品銷售升級為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從簡單的藥品銷售門店升級為周邊社區患者的健康體驗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外延處方和慢病管理中心。

做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跨界者

百洋智能科技成立於2014年,大股東百洋醫藥集團在醫療領域深耕多年。目前,在百洋智能科技約500人的團隊中,有超過一半的員工都有醫藥行業的從業經驗。

藉助大股東的資源,百洋智能科技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因此選擇了搭建兩朵“雲”。醫生出身且有著二十餘年醫療行業從業經驗的付鋼一直都不諱言:“在醫藥領域,我們是最懂互聯網的;在互聯網領域,我們是最懂醫藥的。”

作為一家系統集成服務商,百洋智能科技選擇兩條腿走路——引進與自主研發並行。

在智能醫療雲和智慧營銷雲兩朵“雲”上,既有引進的業內知名企業的組件,如IBM的沃森腫瘤治療決策支持系統,也有自主研究開發的產品,如易複診平臺。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站上医疗变革风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云端”生态!

△沃森智能系統在上海十院啟用

在百洋智能科技看來,要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變革國內醫療系統的信息化,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發落地性強的應用型行業解決方案。

付鋼告訴記者,在關鍵技術方面,國內企業在短期內很難能替代世界一流產品,因此國內企業在加強關鍵技術儲備的同時,也要找準適合自己的生存經營策略。

“做單一產品考驗企業發揮長處的能力,比如IBM的腫瘤診斷系統,它的任務是將這個拳頭產品不斷優化。而做系統集成,則是考驗企業補短板的能力,對醫療信息化來說,就是如何讓平臺上的每一個組件和模塊能夠更好的協調運行,更好服務於日常運營。”付鋼說。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孫欣)

寻找青岛未来独角兽:站上医疗变革风口,百洋智能科技打造“云端”生态!

閱讀更多“青島未來獨角獸”報道,

進入獨角獸報道專題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