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全線“飄紅” 逢高銷售或是良策

玉米價格全線“飄紅” 逢高銷售或是良策

11月中旬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全線“飄紅”並衝高不斷。從現貨市場來看,在主產區農戶賣糧熱情或因心理、或因天氣受到影響的背景下,糧價節節攀升,其中東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一度觸及1800元/噸高位,華北糧價再度上行至2100元/噸最高價位。與此同時,北方港口價格經歷小幅回調後重回強勢。

連盤玉米期價再次“飄紅”,其中C1901合約期價盤中最高達到1942元/噸,衝擊合約在2018年1月8日創下的紀錄1946元/噸,收盤於1921元/噸,距離紀錄高位僅一步之遙。今年在秋糧上市的重要時間窗口,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上演“反季”上漲行情,似乎令人看到去年秋季的“影子”。

東北糧價“跳升”實屬罕見

11月中旬以來,東北玉米價格上漲趨勢用“跳升”一詞形容顯得十分貼切,並似與華北玉米價格上漲一比高低。吉林嘉吉生化玉米掛牌價格從1700元/噸跳升至1800元/噸,單日累計漲幅高達100元/噸,在深加工企業收購歷史上實屬罕見,同樣,吉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上量”時間明顯後移。

回顧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吉林深加工企業上量時間大多在國慶節以後,而今年直至11月中旬,嘉吉生化日收購量不足200噸,這也是東北深加工企業連續上調的原因。調價過後,深加工企業收購量開始增長。其中,黑龍江部分企業日收購量增至3000~4000噸,最高近1萬噸;吉林部分企業日收購量增至100噸左右,最高超過500噸。

華北糧價再破“1元”大關

11月中上旬以來,在東北玉米遲遲未能集中上市以及當地連陰雨天氣等因素影響下,華北玉米價格再度衝破“1元”大關,最早傳來鄒平西王掛牌價提高至2070元/噸,距離去年3月份英軒酒精2100元/噸報價僅一步之遙。就在市場還未明顯反應過來之際,其價格又迅速攀升至2100元/噸,令人不禁感嘆其漲勢之快。同時,從時間上來看,華北玉米價格普遍突破2000元/噸,較去年整整提前了4個月,值得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發稿前,華北市場又迅速“變臉”,部分地區再次傳來調價聲音,主要原因就是華北地區天氣轉好,企業上量有所增加,部分企業收購價試探下調。其中,昌樂英軒酒精廠下跌20元/噸,臨清德能金玉米下跌4元/噸,壽光金玉米下跌6元/噸,其他大部分企業報價暫時平穩。若近兩日天氣晴好,預計上量均逐漸增加,價格逐漸趨穩,但區域市場上量分佈不均,或將出現部分企業提價現象。

漲價背後仍需“居安思危”

當前國內玉米期現貨市場節節攀升,華北玉米價格更是突破今年3月初創下的2100元/噸關口,糧價持續上漲固然可喜,但仍需“居安思危”,在此輪上漲潮中分批逢高銷售或許是一個良策。

一方面,最新氣象預報顯示,11月23日~12月2日,東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3℃,下週開始,東北大部分地區全天氣溫有望降至0℃以下,利於東北玉米批量上凍、脫粒。

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關係最為關鍵的11月份,維持1~2個月的玉米庫存可行,過多囤積勢必成為明年的“隱患”,一旦對美穀物輸華的進口大門打開,不久的將來,市場供應將會顯現充足局面。

此外,受豬瘟疫情影響,國內豬價同比偏低,養豬利潤同比減少,可能降低養殖場補欄的積極性,間接影響玉米飼用消費需求增長。

在國內糧價急漲和國際油價下跌背景下,山東深加工企業再度出現虧損,黑龍江酒精盈利更是大幅縮水,從每噸酒精盈利700~800元下降至當前的200元。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能否一直“高走”值得考量。

歡迎添加關注田聯網微信公眾號:tianlianwang1234 柑橘網微信公眾號: ganjuwang 瞭解更多農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