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昨日,三少發文《永失我愛,為你斷更》悼念妻子,並在微博上怒批阿里某主編和某作者,不僅哂笑他和妻子的感情,對妻子的死更是冷嘲熱諷。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個人的切膚之痛,不過是他人的隔靴搔癢。這本是世情常態,無須多加指責。但起碼的同理心還是要有的,至少不可以對逝者不敬。

無論你是否認同三少夫妻的感情,無論你是否相信他們的恩愛,都不可以冒犯逝者,這是底線。

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我不知道兩位出言不遜者,如若上述不恭之語出自他們的妻子之口,如若聊天記錄裡的老婆換成老公,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人人都有七情六慾,誰都會有感情。即便是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也不能說心中了無牽掛。但這世界確實有些人,除了自己,誰都不信,誰都不愛,誰都不放在心上。

他們總是刻意放大利益的價值,而無視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將善念和真心視為草芥;

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否定一切,藐視一切,懷疑一切;

沒有起碼的敬畏心,沒有正常的同理心,也沒有生而為人該有的慈悲心。

只是這樣的人生,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不願付出感情,就說世間沒有真愛。以齷齪之心,豈能度天地之大?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想讓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該如何對待別人。你想收穫什麼,你就該先種下什麼。

對自我的恣意放縱,就是對他人的故意冒犯。

傷人終害己。

02

唐家三少昨日發出微博後,截至現在,已有點贊27萬,留言4萬餘條。顯然,兩位阿里人的過分言論,已經引起公憤。

三少為愛斷更,小編惡語傷人,好好說話那麼難

打開留言,可以看到,有理性的批評,有溫暖的安慰,也有不少火藥味十足的罵聲。

誠然,上述二人的言論確實有悖世情,但是,當我們以火力十足的言語狂轟濫炸甚至恣意辱罵時,是不是又把自己變身成另一個他們?

即便手握真理,也不可為所欲為。還是那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阿里文學已公開道歉,某主編也已被開除,他們為自己的不當言論已經付出代價。如若揪住不放,那就只會顯得不厚道。

有些事,點到為止即可,非要以不共戴天之勢,意欲趕盡殺絕,那麼,下一個該被譴責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如今網絡盛行噴子和鍵盤俠,大凡看不入眼的事,動輒開罵。而且很多罵人之話語,不堪入目,難以卒讀。

其來勢洶洶,猶如洪水破閘,一瀉而下,無人能敵。

只有想不到,沒有罵不到。

可是,這真能解決問題嗎?

大抵罵人者,都覺自己不過是手握道義之劍,意欲維護正義。卻不知凡事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而且看來看去,總覺很多人是在藉機發洩個人對生活的怒氣。

你所說的話,雖然不會作為呈堂證供,卻足以暴露你的個人修為。你可以不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但不得不對自己的個人品格負責。

每看到不明真相的人們,被輿論牽著鼻子,罵完這個罵那個,最後連自己都搞不清究竟誰是誰非,就覺非常心塞。

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加入了一場變相的情緒狂歡和自我宣洩,罵過以後,依然一切如舊,什麼也沒有改變。

當理性被瘋狂代替,當憤怒矇蔽了雙眼,黑白就可能會被顛倒,美醜也很容易會被混淆。你自以為的伸張正義,說不定就變成了他人眼中的血口噴人。

如果唾沫可以改變世界,那麼我們還要文明幹什麼?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更需要我們的溫柔以待。

惡語相向,除了讓自己變得滿腹戾氣,並不能真正懲惡揚善。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看來,我們真該跟古人學習,如何好好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