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恒大再投5千万打造顶级赛事,让西班牙球队成陪练每年踢18场

中超落幕一周,各家俱乐部都纷纷开起了总结大会,但新赛季到底该怎么玩,大家都还比较懵。

关于新赛季的建队计划,原本各俱乐部都会早早未雨绸缪,提前按需做好准备。但这两年中超联赛受到的行政干预太多,引援调节费、外援政策、U23政策接踵而至,每一项都足以打乱球队部署。赛季收官战那天,卡纳瓦罗被问及新赛季备战方案时,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切都要等到足协政策下来才能定,否则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这个政策究竟啥时候能出,目前的说法,是足协杯决赛之后。

豪赌!恒大再投5千万打造顶级赛事,让西班牙球队成陪练每年踢18场

一线队这边暂无动静,不代表恒大足球没有行动。这两天,作为恒大足球人才库的恒大足校,又重磅推出了一项举措——每年斥资5000万人民币,在西班牙当地办“恒大杯”,从U14到U18共计5个年龄段,每年有长达10个月的赛季,一支球队的平均比赛场次接近60场,彻底解决了中国年轻球员真刀真枪、高水平比赛场次少的问题。按照恒大的说法,这是恒大足球在青训层面“一条龙”服务的收官大招,从训练到比赛一项不落。

豪赌!恒大再投5千万打造顶级赛事,让西班牙球队成陪练每年踢18场

这些年来,每当谈到恒大一线队老化问题,或是许家印提及全华班目标时,外界总会问一句,恒大足校到底啥时候能出人,有没有可能接班?这里不妨看看事实:恒大足校2012年开始招生,首期最大年龄段是98/99年的孩子,但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在经营几年之后,当学校的名声和质量都有了更强保障,并且中国足球大势回暖之后,才有了2001/02和03/04等年龄段的优秀苗子出现。这些孩子里,王世龙、谭凯元等人已经有了一线队报名机会,但现在就指望十七八岁的他们去接班老大哥们,显然还不现实。备受尊敬的徐根宝指导在崇明基地十年磨一剑,麾下弟子们18年后才登顶中超,或许这才是足球人才成熟所需要的真正周期。

在国家层面的号召下,恒大有意再次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像八年前那样掀起中国职业足球的金元风暴那样,把一潭死水的职业足球推上高潮。而这一次,恒大努力的方向将不仅是职业足球,而是整个中国足球,尤其是国字号球队的振兴。五年前,许家印就第一次提到了“全华班”战略,并把目标日期定在了2020年。可是,随着大牌外援们的涌入,这几年的中超,已经完全变成了顶级外援垄断的联赛,决定一支球队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往往就在于有没有那么一两名超级外援。

2018赛季发生的一切,对恒大来说算不上好消息。上半赛季没有超级外援,恒大一度滑落联赛第五,整支球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等到下半年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来投,虽然球队主力阵容只换了两个人,但实力明显上了好几个台阶,不断打出连胜,险些逆转了整个赛季。这样的残酷事实,的确会让恒大为难——想要成绩,就离不开超级外援;想要更新换代,恐怕不得不暂时放弃眼前利益。

这样的处境,其实就是我们人生中经常面对的抉择。我们都想追求梦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可是迫于社会现实,又不得不珍惜眼前的面包。我们也曾想过,不顾物质基础去追梦,但几个月之后发现还不起房贷、养不活妻儿,你还是得放下身段,重新投入眼前的苟且。以恒大足校现有的人才储备,哪怕真能培养出一批国内顶尖的优质球员,也至少还得再等三年时光。但平心而论,如果未来三年恒大为了培养他们,而一个冠军都拿不到,你是否还会坚定地陪在这支球队身边?

很多人都知道,恒大足球提出过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已经耳熟能详,那就是用三到五年时间,引进世界顶级外教外援和优秀内援,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重奖重罚的管理机制,打造最强的中国俱乐部。这一步,恒大早已完成,并且超额完成。第二步,是用五到十年时间,通过外援带动本土球员水平,逐步减少外援,力争在2020年实现全华班,并且“继续领先”。

最后的第三步,被视为恒大足球,甚至是恒大集团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抓好青训,恒大足校不断输送人才,俱乐部全华班取得更多冠军,为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贡献人才”。这里明确提出了两点,其一是全华班也要夺冠,其二是要帮助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可以说,目标非常明确,当然,也给作为人才库的恒大足校提出了更高要求。毕竟世界杯才是中国球迷的民心所向,一次世界杯决赛圈之旅的影响力,大于无数的中超乃至亚冠冠军。

正如这几年成为中国扶贫界的领头者一样,恒大对于中国足球所做的事,其实也是在传统弱势项目上的“精准扶贫”。过去这六年,恒大足校总投资接近20亿,仅最近6年的运营成本就已亏损6.5亿。但在中超大部分球队舍不得投资青训的大环境下,恒大并未因为巨亏而止步,反倒是一年内出台多项政策,继续加大对青训人才的扶持,起码能说明恒大集团,包括许家印本人长期投资中国足球事业的决心。

豪赌!恒大再投5千万打造顶级赛事,让西班牙球队成陪练每年踢18场

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无论任何时代,所有开创性的举措,在前期总会受到不少争议质疑。我们不知道恒大足校到底能不能最终成功,但起码这些年他们引进外籍优秀青训教练,开设海外分校,直至这一次在海外创办高水平青少年联赛的行为,还是实实在在的让中国足球少年得到了接轨国际的机会。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我今天刚看到的数据,说实话,有点触目惊心——1990年至95年,在中国足协备案的青少年球员总人数为65万人,这是历史最高点。到了1996年至2000年,也保持在了61万人。可是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数字开始断崖式下滑,跌到了18万人。而在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2153人!你敢想象吗?这就是中国足球的残酷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