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從2010年左右就開始用安卓智能手機,對於安卓有比較深的感情。但是安卓在開放易用的同時,也有一些一直不那麼令人滿意的地方,就是不少手機一味的追求低價,導致不少手機實際體驗與宣傳的大相徑庭。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不過今年手機行業出現了很好的風氣,那就是各家更加註重系統的深度優化,追求設計與工藝的差異化,帶來了如漸變色這樣的新潮流。正是帶著這種期待,筆者再雙11期間也首次購入了一款千元+機型——OPPO K1。在用了之後,發現很多深入骨子的改變正在進行中。

設計,可以感受到的新追求

湊合著用,能看得過去,這是之前大家對於很多千元機的印象,筆者也是上手過不少小米、華為的千元機,確實部分機型存在這個問題。但是今年各家確實變動比較大,尤其是OPPO K1,在上手了之後,就會明顯的感受到方方面面的改變。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單純看設計,OPPO K1本身就是教科書,帶來了很多新的技術。首先,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全面屏設計上,OPPO K1應該是千元檔第一個使用水滴屏的手機,把2500萬自拍攝像頭放在了水滴之中,其他的光線、距離等傳感器,都被隱藏在了狹窄的頂部邊框上,第一次亮屏的那種驚喜還印象深刻。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足夠窄的邊框、足夠短的下巴,配合著水滴的小體積,讓K1這款千元機,也能擁有91%的屏佔比,6.4寸大屏幕帶來更小的尺寸,讓這種千元機的進步設計可以被視覺與手掌感知。

色彩,就是要年輕、時尚

好的變化,不止一面。OPPO K1把年輕人對於手機的要求吃的很透,就是要低價不低質的產品。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在機身背部,OPPO直接拿過來了旗艦機成熟的漸變色思路,首次在背部使用納米級 IMT 3D 注塑成型工藝,配合漸變色彩的衝擊,讓K1的背部擁有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很多人看一眼就“中毒”,筆者也是因為這個被圈粉。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吃透年輕人的需求,不僅是好看,更要好的觸感。K1從精緻切割打磨的中框,到3D曲面過度的背部,讓握持感達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境界,配合7.4mm厚度的機身,上手輕薄的同時貼合感很友好,把玩起來就會情不自禁。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並且,為了能讓這種前後的超感顏值貫徹下來,K1還帶來了一鳴驚人的千元第一屏幕指紋技術,讓這款手機不僅是顏值標杆級的存在,也成為了新技術新體驗的代表。僅是外觀方面,相信如果是盲測,絕大多數都會認為是旗艦機。

OPPO K1上手體驗:千元價格下的旗艦外表

買東西就像看人,有人喜歡高顏值的,有人喜歡有內涵的。而OPPO K1就是刷先抓住了顏值黨的心,並且還用上了驍龍660、1600萬雙攝、3600mAh電池、最大6GB+64GB等內存,來抓住了內涵黨的胃,如何還不火?這也是我購買的最簡單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