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中化、青海鹽湖、美盛、開磷、雅苒、新洋豐等行業大佬都來了,他們都說……

11月7日,中化全球作物營養論壇在上海舉行。適逢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全球作物營養領域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聚集上海,圍繞“全球作物營養”這一主題,踐行“開放、互惠、共贏“的理念,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的創新思變之道。

中化集團總裁張偉,中化集團總裁助理、農業事業部總裁覃衡德,農業事業部副總裁馮明偉、馬躍,約旦阿拉伯鉀肥公司營銷總監Rashid LUBANI,摩洛哥磷酸鹽集團東亞和大洋洲地區銷售副總裁Rim BENNANI,晉煤集團總經理王茂盛,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IPNI)中國項目部主任何萍,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謝康民,美盛國際分銷副總裁Kevin KIMM,貴州開磷集團總經理廖慧,雅苒國際執行副總裁Terje KNUTSEN,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鑌,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江輝以及來自全球作物營養行業的各方代表出席會議。共同討論在當前的世界經濟的格局下,全球化肥行業、作物營養行業未來的走向;特別是從基礎肥料、新型肥料、生產技術等不同角度論證、分享了行業的發展趨勢。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嘉賓觀點

生物技術、數字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偉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偉

全球的生物技術、數字技術、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這些因素對作物營養領域發展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一定會推動作物營養不斷地變革、發展。

創新與轉型同步,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們注意到一些領先的中國作物營養企業,正在持續的引進消化吸收國際的先進技術,並且不斷地推成出新,如何把握新新農業的需求,在行業大環境下,共謀發展,如何把握中國農業轉型升級的質量導向、綠色導向、市場導向,創新思變、互惠共贏,這個時候顯得至關重要。科學至上已成為中化集團的核心價值觀,在價值觀的引導之下,所有的業務都要進行轉型、升級、改革。未來,我們希望把中化集團全面的轉型為一家科技驅動的創新平臺公司,每一個板塊都能夠成為一個專業化的企業,即平臺+獨角獸。

尿素合理的價位在2000元/噸左右。——晉煤集團總經理王茂盛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晉煤集團總經理王茂盛

據統計,截止2017年初全球尿素總產能2.4億億噸,同比增長700萬噸,全球的開工率約70%。中國尿素的總產能是世界的三分之一,氮肥產量主要集中在原料資源地和主產區。

從供求關係來看,目前全國氮肥行業工大於求,由於供需錯配,貿易規模仍然很大。供需差距正在逐漸縮小,預計未來,供需將趨於平衡。

2013年,國內尿素最高的價格曾漲至2500元/噸,隨著持續降低到1100元/噸,2017年隨著國家加快退出落後產能,帶動價格持續上漲,今年九月份,尿素的價格已經突破了2000元/噸,按照目前的原料價格,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尿素價位應該在2000元/噸左右。

從國內市場來看,中國氮肥產品主要以尿素為主,農業、工業是我國尿素消費的主要市場。近年來,受國內化肥限制政策影響,以及農業供給側改革,氮肥需求量持續降低,結合農業專家對中國未來糧食產業的預測,按肥料利用率達到40%,粗略估算預計,2025年我國農業尿素需求量為3070萬噸。

三三制戰略是解決鉀肥短缺問題的長期戰略。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謝康民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謝康民

目前,我國的鉀肥有三缺,一是資源短缺,全球的鉀肥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全球接近100億噸的儲量,中國的鉀肥只佔全球資源量的2.2%,目前的生產量僅僅滿足國內的一半;二是土壤緊缺,中國從西到東、從北到南是一個缺鉀趨勢,隨著國家糧食的發展、工業的需求,使得鉀肥的需求量在上升,短缺越來越嚴重;三是生產緊缺,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的鉀鹽需求量在1600萬噸左右,近年來國內產量接近800萬噸左右,僅僅滿足50%。

鉀肥有三缺,怎麼辦?第一是加大海外找鉀力度,十幾年來,中國陸陸續續有34個項目在海外,第二個是在施肥上,要控氮控磷補鉀。第三個是三三制戰略,即三分之一自己生產,三分之一境內加工、國內銷售,三之一是要依賴於貿易的,三三制戰略是長期的戰略。

未來5年,全球鉀肥工廠的開工率基本保持在80%-90%的水平。——美盛國際分銷副總裁Kevin KIMM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美盛國際分銷副總裁Kevin KIMM

未來五年的磷肥市場,預計需求將以溫和的速度進行增長,但是仍將超過供應量的增長速度。

對於鉀肥市場,未來五年,從增長趨勢來看,需求仍然將非常強勁,2018-2023年,需求將有極大的增加,年增長率達到1.8%,額外增加800萬噸,另外農產品價格的變化也會加劇增長。因此,全球供需相對平衡,工廠的開工率基本保持在80%-90%的水平。

Kevin KIMM預計,鉀肥市場不會出現長期、嚴重的供需失衡情況,鉀肥價格會相對平衡,不會再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企業要從規模、速度發展轉向動力和質量型。——貴州開磷集團總經理廖慧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貴州開磷集團總經理廖慧

企業要堅守環保底線,推進綠色發展。企業的生產的標準應該比國家的標準高;同時還要要化解過剩產能,優化存量資產,提高利用率、調整產品結構。

此外,還要改變經營業態,提高服務水平。在綜合產業鏈上,提供精準的服務,構建種植業綜合解決方案。

含硝態氮的化學產品、數字農業在未來具有優勢。——雅苒國際執行副總裁Terje KNUTSEN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雅苒國際執行副總裁Terje KNUTSEN

Terje KNUTSEN認為,硝態氮顯著地提高生產力,同時還能減少碳排放,因此作為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之一,硝態氮的化學產品是將來越來越有優勢的產品。

數字農業能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通過使用傳感器技術等先進的生產方式,提供精確的生產數據。從每公頃的精確範圍到現在的每公里,未來這些數據會越來越精細。

企業服務對象將從傳統的經銷商向種植戶轉變。——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鑌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鑌

黃鑌分析,目前國內複合肥行業一方面是行業產能過剩,開工率不足40%,同時行業集中率仍然偏低,在3000多家的複合肥企業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大概在40%,而另一方面中國的複合化率不到40%,全球平均50%,發達國家和地區高達80%,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對於未來發展趨勢,黃鑌認為,一是中國的複合化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的五年,每年複合化率水平可提升1.4%,到2020年,可達到40%左右的複合化水平,從長期來看,到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知識,複合化率水平可以達到65%。

二是新型肥料將成為發展方向。近幾年,複合肥年均增長約5%,而硝基肥、緩控施肥為代表的新型肥快速增長,年均增長超過了15%。

三是隨著我國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以家庭為主的傳統的種植方式,正逐漸以大農場為主的工業化的種植方式所替代,反映在農資領域,將呈現出農資供應和農業服務的專業化、一體化、服務化和現代化趨勢,以及“種、肥藥、機械、設置和金融服務”的融合發展。服務對象將從傳統的經銷商向種植戶轉變,提供的將不僅僅是單一的產品,而是一種以作物為標的的全程的解決方案。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作者丨南方農村報記者 陳振興 劉海英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重磅丨中化、青海盐湖、美盛、开磷、雅苒、新洋丰等行业大佬都来了,他们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