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當我們看到他人的短處,產生一種不愉悅的感受。這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個人判斷力的高低,而是煩惱和思維角度的問題。我們這樣看人,就很難看到他人的長處。其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就需要我們用智慧加以對待。運用這樣的心態,我們也能發現他人的缺點而恰恰是另一個的優點,如果這樣就能和諧自他之間的關係,乃至和諧自己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莊子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莊子 

一、學習《留個缺口給別人》短文,做更層次的管理人才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作報告,一位聽眾問:“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企業家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麼?”“零”、“圈”、“未完成的事業”、“成功”,臺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留個缺口給他人,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縱橫。也許,這就是企業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每個美人都能挑出瑕疵來

每個美人都能挑出瑕疵來。——土耳其

二 、在管理中我們進行逆向思維,善用人短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有其長處,就必有其短處,任何人的短處之中肯定蘊藏著可用的長處。人的長處固然值得發揚,而從人的短處中挖掘出長處,由善用人長髮展到善用人短,這是用人的最高境界。長短互換的規律告訴我們,任何時候對任何一個人都不要僵化地看待,不要靜止地看待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要積極地創造使短處變長處的條件,同時也要防止長處變短處的情況發生。 用人的關鍵並不在於用這個人而不用那個人,而在於怎樣使自己的每個人都能在最適當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潛能

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身體的缺陷

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詩人但丁

三、學會選擇和懂得放棄,才能擁有海闊天空

做人做事不要做得很圓滿,一定要留個缺口,讓別人去填滿它。留個缺口給他人,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可以說,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也就是人的缺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一鍋奶油

別因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鍋奶油倒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事業扔掉。——蒙古族

四、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積極發掘他們的優點,做到人盡其用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不同特色的人就有不同的性格。有人性格倔強,固執己見,但他頗有主見,不會隨波逐流、輕易附合別人意見;有人辦事緩慢,手裡不出活,但他同時往往辦事有條有理,踏實細緻;有人性格不合群,經常我行我素,但他同時可能有諸多發明創造,甚至碩果累累。如果你是智者,就能於短中見長,善用其短。讓不同特色的使自己的短處用在合適的地方,能發揮百倍的效果。

留個缺口給他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西漢學者戴聖

總之,要學會用智慧去觀照,學會用智慧去寬恕和寬容。做到這兩點,我們和人交往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