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蔣中衛先生在工作現場

人物介紹

蔣中衛:安哥拉中國職業經理人,在非深耕多年,曾在國內權威雜誌發表過十幾篇專業文章,對華人在非洲的工作有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主要從事機械行業,曾就職世界工程機械第二大品牌日本小松九年,也曾在埃塞俄比亞、乍得任職業經理人,並且任“三一”重工工程機械培訓講師。

用一句安哥拉權威人士的話說:“哪裡有路,哪裡就有中國人的足跡,哪裡有人,哪裡就有中國人的身影”,這句話也生動地概括了中國人在非洲的境況。如今,中國人遍佈非洲各個角落,基建、貿易、農業、通訊……無處不在,甚至條件惡劣的採礦業,都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

穩紮穩打、不怕苦累、永拓海外創業……這些勇敢的行為和精神使得很多中資企業在非洲穩穩地紮下了根基,但在一片陌生的大陸上開拓疆土總會有繞不開的絆子,從政策、法律、宗教到文化、民俗、禮儀,這些“盲區”都會成為你的絆腳石。

蔣先生表示,在中國,入職培訓是每一個新員工的必修課,除了崗位技能,公司也會給新員工普及公司文化和職業理念。但是在非洲,很多華企偏偏忽略了這一點。很多中國公司僱傭當地員工,由於文化和觀念的差異,其中的衝突也不容小覷。同樣,如果華人赴非前不補好“培訓”這一課,也相當於盲人探路,難免觸礁。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有很多聲音說中國人在國外缺乏當地法律法規和禮儀教育的培訓,導致很多非故意性違法,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在您看來,有什麼解決辦法?

蔣中衛:來到非洲的中國勞務人員,他們的文化程度和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對當地的法律認識和風土禮儀知道甚少,再加上語言溝通的障礙,如果缺乏這方面的專業培訓,難免導致很多非故意性違法。

我認識一個山東朋友,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一個商機。當地百姓大量以驢為勞動工具,但都不吃驢肉,長期以來,那些大量老弱病殘的驢露死郊外,造成環境汙染。朋友認為可以把這些死去的驢集中起來,處理掉肉,把晾乾的皮運回山東製作阿膠補品。想法很好,可惜他不懂當地宗教法規,被當地居民舉報,罰款後又被驅逐出境。

還有一次,一名中國員工在路上發現一條被車碾死的狗,想把狗拉回營地煮了吃。這一舉動被當地員工發現,他們全體罷工,最後工會出面才了結此事。因為在伊斯蘭教裡,不管什麼情況都不能把驢和狗當餐桌上的食物。

對於以上兩件事,我深深地覺得,進駐非洲的中國企業一定要加強培訓,不定期進行道德法規、宗教禮儀以及風土人情和語言方面的培訓來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融入當地社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國內培訓行業如火如荼,您如何看待非洲的培訓業?由於中非工作觀念不同,華企會給當地員工做關於中國職場或規則之類的培訓嗎?

蔣中衛:是的,培訓是我的專長,在非洲的各種培訓較少,現在還停留在制度方面的宣傳。非洲現代化發展還在初級階段,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現在,一些傳統觀念和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一直左右著大部分當地員工的思想,比如一個月的工資和他應得的福利,他不認為是自己的勞動換來的,而認為是上帝安排我們給他的,為了教會旨意他可以不顧一切。

我曾經在安哥拉搞過兩場培訓,收效甚微。中國和非洲人的觀念和認知有很大的差異,就像我上述所言,“一切尊崇上帝旨意”,這給我帶來不小的麻煩。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蔣中衛先生與當地孩子們在一起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外來思想的影響,非洲年青一代的思想也在轉變,規章制度的執行已經在當地員工中發揮作用,只是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工作流程尚未真正進入他們的思想深處。所謂中國職場規則之類的培訓,還只是理論可行,實際操作還要有個過程,根據當地特色和特點進行充分準備,再進行培訓工作,就更好了。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您覺得中國企業或個體經營者在非洲發展有哪些阻力?根據您在非洲生活多年的所見所聞,能否給我們分享一些案例?

蔣中衛:我覺得中國企業或個體經營者在非洲發展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政府各職能部門嚴重的官僚主義。此外,辦事效率低下、腐敗現象嚴重、敲詐勒索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和當地一位將軍共同開了個砂石料場,經過從國內進口設備、安裝調試,生產經營初見成效。後來這位將軍卻以土地資源國有化的名義,強行解除合同,迫使中國合作者離開。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華人企業在當地發展情況總體如何?他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在非洲這片熱土紮下根來?

蔣中衛:華人企業在當地發展總體還是不錯的。國字號的大型企業有政府的支持和認可,一些民企,如南通三建、華海國際、中江國際、江蘇建達、中安國際等通過自己多年來的艱苦奮鬥也贏得了當地政府的信任。

但是中國人在非洲也不是沒有問題,他們大部分還是從事道路、鐵路、橋樑等一些建築行業的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從長遠來看,附加值不是很髙,增值率較低,雖然有中信等國內個別大企業投資的水泥廠、農業機械組裝廠以及小型食品加工廠,但是這遠遠滿足不了今後的可持續發展要求。

我個人認為,今後要想更好地在非洲這片熱土紮下根來,必須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產業調整。建築行業、貿易往來固然重要,但農業產品開發與深加工、中小型製造業的轉型和升級也很重要,甚至具有科技含量的電子、輕工產品也可進一步在非洲這片熱土深耕細作。

專業推送中東非洲地區市場分析,商機分析等

如果覺得好的話請動動小手關注下,期待您的關注!

人在非洲,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