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拼多多要用技術手段倒逼“傍名牌”商家知難而退

黃崢:拼多多要用技術手段倒逼“傍名牌”商家知難而退

雷帝網 樂天 11月20日報道

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今日在財報中表示,拼多多在不斷嘗試創新技術手段加強平臺治理,如利用算法模型與圖像識別技術打擊“傍名牌”。

“哪怕消費者在搜索框輸入山寨詞,也只能搜到正規品牌,倒逼“傍名牌”商家知難而退。”

黃崢透露,拼多多本季度收入能比上年同期增長近7倍,達到33.724億元,主要得益於2017年4月上線的在線營銷技術服務的增長。

“拼多多收入轉化率在不斷改善,但以更多流量激勵優質商家的策略也抵消了一部分收入轉化率的提升。平臺希望打造良性循環,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

黃崢稱,拼多多的終極目標是讓用戶滿意,黃崢也正面回應了部分商家傍名牌的問題。

上市後,拼多多共計被媒體和公眾點名涉及的山寨和傍名牌現象的品牌共計50餘個,仔細調查發現,其中20多個從未在平臺出現過。

“對其餘30多個涉及假貨和傍名牌的產品,平臺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用釘釘子精神一個個紮紮實實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介紹,拼多多持續發佈“雙打行動”階段性說明披露,其中有20多個所謂“品牌”從未在拼多多平臺出現和售賣,系“網絡段子”所致。

拼多多稱,旋轉剃鬚刀、小臉面膜、門鎖照相機等八個“買家秀”系網絡謠言,均已找到源頭並完成闢謠。其餘30多個涉及假貨和傍名牌的產品,平臺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自第二季度以來,國美電器、噹噹網、小米等品牌先後入駐拼多多,目前已有500餘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拼多多品牌館。

“拼模式”瞄準農產品方向

拼多多另一個方向瞄準的是農產品,黃崢觀察到,與美國的標準化農業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是分散的小規模耕作,農民缺乏市場信息,在整個農業週期中,“種什麼,能銷售多少以及能賣多少錢”,都面臨著不確定性。

更糟的是,農民和消費者間錯綜複雜的分銷流通結構,大大增加了農產品損耗,縮短了保質期。在這種傳統結構下,農民經常被迫提早收穫農產品,或用化學品處理以延長保質期。消費者不僅要支付高價,還只能獲得較差的產品。

拼多多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拼團模式聚集消費者需求,並傳遞給上游農民。憑藉更多市場信息,農民可與全國同行比較價格,以合適價格和包裝向3.855億拼多多用戶銷售產品。

拼多度認為,消費者最終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新鮮、更安全的產品,農民也可以獲得更高收入。雙贏的結果,對改變農業和扶貧都有很大意義。

黃崢認為,這一方案不僅適用於農業。經過30多年的飛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很多消費品的全球最大生產基地。然而,產品銷售流通系統還是很複雜。與農民類似,大部分生產商缺乏對消費者的理解和對產品需求的精準預測。產品受歡迎,可能供不應求;產品不如預期,又需要打很高的折扣來消化庫存。

隨著技術發展,拼多多的拼團模式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需求,也能模擬預測消費者未來的需求,並將預測傳遞給上游生產商。

通過對生產商數據賦能,他們將會有更充足的時間來計劃生產,開發出更符合目標客群的特定產品。通過減少中間環節,生產商可以保留更多利潤,用戶也可以得到更物美價廉的商品。

這種“拼模式”可以減少浪費,幫助生產商建立起原創品牌。而且,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喜歡定製化的產品,為了滿足需求,供應鏈還必須繼續升級。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