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自動辭職的總統,“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


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是美國第34任副總統和第37任總統,尼克松總統曾在1972年和1976年兩度訪華,打開了兩國關係的大門。

對於我國來說,是首位在任期間訪華的美國總統,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但是,在美國國內,尼克松卻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自動辭職的總統,辭職原因就是1974年的“水門事件”。

1946年尼克松接受推薦成為當選美國國會眾議員,1948年,尼克松作為眾議員非美活動委員會的成員參與了希斯間諜案,被認為是共和黨保守派成員和麥卡錫主義的幫兇。

但是儘管他有飽受爭議的事蹟以及工作上的汙點,但他仍舊為國家做了一些貢獻,執政後他重點探索航天科學實驗,看中航天事業的發展。

尼克松對內的目標是抑制通貨膨脹,重振美國經濟,期間也是一直嘔心瀝血極力挽回美國經濟的復甦。

對外,提出尼克松主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接觸,打通和中國的關係,1973年,結束了越南戰爭。

同樣是1973年,蘇聯領導人回訪美國,雙方宣告冷戰結束,這是歷史上也是重大意義的一次轉折,起碼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內憂外患。

1974年,他自動辭職,當時的尼克松已61歲,他沒有選擇隱居安度晚年,而是用另一種努力改變他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挽回自己的聲譽。

在此後20年的時間裡,尼克松不斷反思自己,積極參與國際間事務,為美國的在任總統出謀劃策,最終他的行為感動了美國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