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款導彈逃過了中導條約,至今成為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據報道,近日美國退出美蘇《中導條約》,引發了世界的關注。

《中導條約》於1987年簽署,該條約要求兩國削減射程為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堪稱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協議,減輕北約盟國中歐洲國家的壓力,也避免了美蘇冷戰的進一步升級。

曾有一款導彈逃過了中導條約,至今成為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該條約規定,蘇聯和美國共計劃分別銷燬1836枚和859枚導彈,並對銷燬的導彈型號、銷燬行為核查等做了詳細的說明。而在這些銷燬的導彈中,蘇聯有一款導彈逃過了被銷燬的命運,它就是“伊斯坎德爾導彈”,該導彈官方最大射程500公里,剛好處於銷燬射程之外而倖免,成為了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曾有一款導彈逃過了中導條約,至今成為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伊斯坎德爾"型導彈重約4噸,彈頭重500千克,出口型射程280公里,核常兼備,命中精度極高,圓概率偏差僅2~3米。其機動性、準確性和打擊力使"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系統成為當今世界上同類導彈中最具威力的武器。有分析稱,此款戰術導彈經過改裝後,射程將增加到600公里,被美國視為故意隱瞞而沒有列入銷燬清單,也正因如此,北約各國也都將此款導彈作為巨大的威脅,也一直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曾有一款導彈逃過了中導條約,至今成為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此次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也勢必會加速俄羅斯重啟SS-20等多款先進中程導彈的生產和部署,進而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不知是否會爆發新一輪的冷戰?另外界擔憂!

曾有一款導彈逃過了中導條約,至今成為俄製衡西方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