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七傷拳”而聞名,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崆峒山,距離甘肅省平涼市區12公里,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傳說黃帝問道於崆峒山的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

崆峒山所在的大區域有伏羲故里-平涼市靜寧縣成紀文化城,可見該區域歷史上很知名,是中國人文發源地之一。

崆峒山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總體規劃面積為83.6平方公里。是六盤山的支脈,屬於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岩構成的丹霞地貌;

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

秦漢時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佈諸峰。

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群。

自古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 摺疊

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崑崙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大家都知道的的應該是金庸武俠《倚天屠龍記》中謝遜修煉的崆峒派“七傷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