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長安汽車“玩死”的合資品牌,高管紛紛離職

據長安汽車發佈消息。長安汽車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4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0.51%,而歸於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4.46億元人民幣,同比降幅高達137.52%。對長安汽車來說,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從年初到現在,長安的股價也腰斬般下滑。從年初的605億元跌落到現在的250多億元。對於長安來說,今年算是最糟糕的一年了。與此同時,長安多名高管離職。

被長安汽車“玩死”的合資品牌,高管紛紛離職

對此,長安汽車的解釋是,由於合資汽車長安福特的業績大幅度下滑導致長安整體營收減少。據統計,長安福特汽車9月份銷量下滑高達60%。其實,合資品牌一直是長安汽車的利潤支柱。但是近些年。和長安合資的其他汽車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尤其是剛剛退出中國市場的鈴木,直接被長安“玩死”。不僅如此,長安與標緻雪鐵龍斥巨資打造的豪華品牌DS銷量也非常悲慘。據悉DS品牌至今尚未盈利,長此下去。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鈴木。

被長安汽車“玩死”的合資品牌,高管紛紛離職

和長安合資的品牌今年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唯有馬自達品牌還能保持微微增長。但是其總體月銷量也不過萬輛左右,難以成為長安汽車的利潤支柱。尤其是在今年冷淡的中國車市,長安各合資品牌很難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從長安各合資品牌的車型不難看出。產品線不完整,產品更新慢,競爭力不足是導致銷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被長安汽車“玩死”的合資品牌,高管紛紛離職

據悉長安的14名副總裁到現在近三分之一已經離職。而這些高管都是長安的長老級別人物。長安如此大規模的高層人事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長安的管理缺陷。近些年,雖說長安的合資汽車銷量下滑嚴重。但長安自己的品牌慢慢崛起。雖說銷量也有較大起伏。但其品牌銷量有一股要成為銷量擔當的氣勢。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發現。合資品牌在中國的銷量下滑和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量增多,說明自主品牌正在崛起。而長安自己的品牌也在慢慢崛起,很快將成為長安的銷量擔當。

被長安汽車“玩死”的合資品牌,高管紛紛離職

各大合資品牌中,其中長安的合資品牌這兩年比較沒落。很多品牌發展都很艱難。鈴木已經成為“炮灰”提前犧牲了。您認為長安下一個“死掉”的品牌會是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