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未來五年國際化採購需求將超過120億美元

澎湃新聞11月7日在中核集團國際化採購需求發佈會上獲悉,經統計,未來五年中核集團進口採購和海外業務本地化採購整體需求將超過120億美元。據悉,中核集團上述採購需求涵蓋核電、核燃料等多個產業領域,10個商品細分小類,主要集中在大宗原材料、機械類設備和工程總包等方面。

中核集团:未来五年国际化采购需求将超过120亿美元

發佈會現場

上述發佈會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行。2018年7月,原中核集團與原中核建集團完成戰略重組,形成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製造、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等10個專業化公司以及13個直屬單位,形成了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

當天發佈會上,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餘劍鋒表示,核能行業是中國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的一個縮影。中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核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中核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建立了支撐核工業全產業鏈的全球的配套供應鏈,與俄、法、德、美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了商務合作。

餘劍鋒稱,作為中國核能發展的主力軍,中核集團擁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具有比較完整的核科技工業產業鏈。其中,中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1臺,在建機組5臺,並正在承擔14臺國內外機組的建設、安裝工作。在天然鈾勘查開發、核燃料工業製造等核燃料供應環節,始終與中國核能發展相配套、並適度超前。在後處理、核設施退役、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領域也具有較強的實力。

據瞭解,依託集團核工業產業鏈優勢,秉持“開放、協作”的理念,中核集團規劃構建面向全球的核產業供應鏈體系,致力於加強核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效協同,促進核產業領域跨區域、跨國界的協作。

2018年2月,中核(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滬成立,以“集約化、專業化、國際化”為目標,建設中核集團統一的招投標與集中採購平臺;並以此為基礎,建設“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國際化、綠色化”的“全球化核電設備和零部件物流供應體系”,促進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售後服務的高效協同,為全球核能產業客戶提供專業化供應鏈服務,降低全產業鏈成本,為全球核能產業發展創造更高價值。

未來五年,中核集團將以“一帶一路”為主要方向,推動核能全產業鏈“走出去”。在核電領域,中核集團將持續推動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海外項目本地化採購,積極協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體系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增進人民福祉。預計未來五年中核集團海外本地化採購總金額將超過36億美元,涉及南亞、中東、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