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觀察|美朝特金會,中國不是旁觀者

亞太日報評論員 蕭蕭

經過多方努力,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的會晤終於在新加坡成行。但更關鍵的是,雙方談判能帶來哪些成果,這才是值得期待的內容,就像79年前中蘇領導人會晤中,斯大林說“我們要搞個什麼東西”,毛澤東說“這個東西應該是既好看,又好吃。”意思是峰會形式上要好看,給世界上一個積極的觀感,而“好吃”就是達成的協議要有內容,有味道,實實在在。其實,用“好看又好吃”的標誌來衡量特金會,同樣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新起點”來之不易

12日下午,在新加坡聖淘沙島上的嘉佩樂酒店,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微笑著交換籤字文件,在閃光燈下再次握手,並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根據文件,朝美將努力“建立新的朝美關係”,以及“構建朝鮮半島持久穩定和平機制”。特朗普承諾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金正恩重申對“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承諾。為推進落實會晤成果,朝美將舉行高級別政府代表團談判。金正恩在簽字儀式上說,通過此次會面,雙方將拋棄過去,迎來“新起點”。特朗普指出,聯合聲明內容“非常廣泛”,美朝關係將進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局面。

華府觀察|美朝特金會,中國不是旁觀者

特朗普和金正恩午餐之後散步

實際上,朝鮮過去數十年單槍匹馬與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交鋒,阻礙了自身實施改革。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是在核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才實施了經濟改革措施,朝鮮的私營市場獲得發展,連國有企業也有了更多的經濟自主權,由此帶來的好處在平壤街頭隨處可見。很顯然,金正恩認識到,朝鮮要變得更加強大和成功,就須藉助市場的力量,而且人的創造力以及探索和創業精神都是實現經濟蓬勃發展的必要因素。這樣一來,朝鮮不得不在發展經濟和控制政局兩者間做出選擇,至少也要做出一些妥協。

雖說美國在迫使平壤變革方面沒有什麼影響力,但實施接觸或可為改善該國經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採取措施減少朝鮮的不安全感,可去除一個其加大核開發的動因。美國拒絕與平壤對話,只會加深朝鮮政權的受威脅感。鑑於朝鮮正在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核大國,華盛頓該做些新的嘗試,而新加坡會晤正是這樣的開始!

中美合作與朝鮮棄核

坦率地講,特朗普的言行反反覆覆,連作為總統的資質都受到美國國內的懷疑。他說,“與小火箭人(指金正恩)對話時浪費時間”,表現出不惜對朝鮮動武的架勢,但後來又說“與金正恩關係很好”,直到來到新加坡的聖淘沙。這種不確定性以及力量對比上的懸殊性,客觀需要一個第三方來參與,保持平衡與擔保。

如果朝鮮認為,因為生存危機需要核武器,那麼實際上中美也有另一種選擇:創造一種即使朝鮮放棄了核武器也可感到安全的框架體制,讓處於停戰狀態的朝鮮戰爭有望實現真正的終結,這正是朝美聯合聲明提及的“永久和平體制”的本質。從未來發展態勢看,互信缺乏的朝美在具體去核及回饋方式上存在痛苦盤整時,中國的“建設性接入”無疑能起到推進作用,那也將是歷史性的成果。

特朗普能否守住“朝鮮戰線”?

回顧2017年以來的美朝鬥法,可以發現雙方在“邊緣政策”上走得太遠了。2017年元旦,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在新年講話中說朝鮮已進入洲際彈道導彈試射的最後一個階段,該導彈能將核彈頭打到美國本土,他也因此成為首個引起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注意的外國元首,馬上入主白宮的特朗普在推特中給出含有140個字符的回應:“這絕不會發生!”這被外界解讀為他會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

華府觀察|美朝特金會,中國不是旁觀者

2017年4月15日,朝鮮在閱兵式上首度公開疑似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武器。

俄外交學者康斯坦丁·卡拉巴諾夫認為,特朗普兌現諾言遠比發條推特要困難許多,“畢竟朝鮮核計劃進展已如脫韁野馬”。聯合國安理會在2016年11月30日通過決議,譴責朝鮮核試驗,要求平壤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並決定對其實施新制裁,使得朝鮮煤炭出口減少60%,且禁止購買朝鮮的銅、鎳、銀、鋅。具體到俄羅斯,已拒絕對朝提供一切武器、航空及導彈燃料,放棄進口朝鮮煤炭、鐵和鈦兩種礦石。

前美國國防部長佩裡相信,朝鮮核導彈計劃的危險,不在於他們無緣無故地對美國發動攻擊——他們不會自我毀滅,“但他們幾十年來一直在打一手牌,並在此過程中表現出冒險意願,該計劃真正的危險在於可能使朝鮮敢於冒更大的風險——也就是說,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從而可能(無意之中)引發與韓國的軍事衝突”。

他歡迎美國在特金會上嘗試了“創造性外交”,當然,他沒有排除非外交手段,“如果外交努力失敗,那麼美國可以考慮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這需要中國的有效參與”。“如果朝鮮拒絕嚴肅的外交方式“,中國參與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還可以謀求非外交途徑,例如擾亂其洲際彈道導彈試驗,不是在其發射場,而是在國際海域。實際上,如果朝鮮政府認識到美國對外交之外的手段是認真的,美國外交手段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他警告,時間非常重要。如果美國不能很快找到凍結朝鮮核洲際彈道導彈行動的辦法,這場危機會非常容易失控,導致破壞性比第一場大得多的第二場朝鮮戰爭,這也是本輪特金會最有價值的地方。


作者簡介:蕭蕭,亞太智庫研究員,長期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世界新聞報》《新民晚報》《青年參考》《南方週末》《鳳凰週刊》《兵器知識》《兵器》《現代兵器》《兵工科技》《艦載武器》《坦克裝甲車輛》等主流媒體發表作品超過5000篇,並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平臺有所參與。

華府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華府觀察|美朝特金會,中國不是旁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