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蔣勁夫承認家暴並向女友悠花道歉: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今天範兒姐不想去扒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誰對誰錯,只想問一句:下一個捱打的會是誰?

家暴只有0和無數次的區別!

家暴不止發生在兩性之間,還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

家暴不單指從身體層面施暴,還有從精神層面、經濟層面、性層面對家庭成員進行施暴。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家暴不僅是對女人,還包括老人、孩子和男人。

而最讓我們痛苦的是:為什麼家暴了你不離開?

01

疼痛、無休止

家暴讓人遍體鱗傷

範兒姐也曾不懂事地容忍過家暴:我的閨蜜小白結婚3年,因為過年想回自己家,被老公打了一頓。後來男方道歉求原諒,範兒姐也是幫兇地勸小白回家。

可那個渣男根本沒停過手,蜜月期後,不管是因為他媽說了啥還是飯做得有點鹹,就一點小事,他都可以大打出手。接二連三的暴打就沒停過,直到離婚。可憐我的閨蜜至今不敢走進婚姻,看到太壯的男人就害怕,做了很久的心理療愈才走出來。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盈施

剛懷孕那會兒,他喝醉酒回來,拿擀麵杖往我肚子上砸,就是往死裡砸的那種,說我生個女娃還不如不生。我想著也是,能怪誰呢,只能怪自己肚子不爭氣。

@零幾宏

上次家暴我被燒傷了鬧了離婚,周圍親戚都來勸我,說女人哪兒有不受男人欺負不受婆婆氣的。要我懂點事,等孩子大了他就不會打了。

這幾種情況往往老公一道歉,一溫柔就回去了。可家暴一旦開始,就是0和無數次的區別。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因為施暴者體驗到了暴力帶來的快感和快速達成目標的爽感。大部分施暴者往往有極強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一言不合就會激發他的暴力因子。

而受害者在有施暴經驗後往往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害怕,覺得自己需要討好施暴者,避免再次被施暴,於是在施暴者的花言巧語道歉下,往往心軟的原諒對方。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會覺得這個男人還是愛我的,就是一時沒忍住,我也有不好的地方。這樣不安的積累,讓施暴者可以0成本施暴,不用擔心承擔責任和壓力,反倒是受害者越來越聽話。

再加上會有旁觀者的和稀泥:夫妻間哪有不打架的,清官難斷家務事。

如此就給施暴者提供了輿論支持,就像這次蔣勁夫事件,有多少sb說他打的對,去nmd。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就是這樣施暴者上癮,受害者忍讓,旁觀者和稀泥,讓家暴一而再再而三發生著。

輕的你只是被打,不好看穿長袖,少出門,暫且忍耐,還能活著。可重的則已經喪失生命。

02

對待家暴0容忍

珍愛生命,遠離家暴

2008年末,25歲的北京姑娘董珊珊和王光宇結婚。結婚後第五個月,珊珊帶著一身傷跑回了孃家。只過了三天安生日子,就被丈夫強擄回去。

她多次試圖逃跑,試著離開親人在外租房居住,都被抓了回去。她和母親先後八次求助,得到的回應只有:“夫妻不好管”、“都是家事”。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丈夫強迫她一絲不掛地站在窗前,揚言“如果再逃跑,就殺了她和她的家人。”

2009年8月11日,董某逃回奶奶家,後住進了重症監護室。10月19日,因搶救無效死亡。死因是多發傷、多臟器功能衰竭。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王某向警方描述他最後一次毆打董某:“用拳頭打,用腳踢,從臥室門口踢到床上,也不知道踢了多少腳…

婚姻於董珊珊而言,就是一場無法醒來、無法自救的噩夢。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而這遠沒有停止。2014年年初王光宇被釋放後,結識另一個23歲的小姑娘,並與之結婚。

幾個月後,北京眾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接到一個23歲年輕姑娘的求助電話。女孩哭訴自己遭受嚴重的家庭暴力,很無助。

聊天中,呂孝權副主任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女孩的丈夫竟是王光宇,並且她一提離婚,丈夫王光宇就揚言要殺她全家。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2014年,一部《中國反家暴紀事》,讓觀眾看到了無數位女性的悲劇人生。

這部源自真實生活的紀錄片,沒有靈異或驚悚的故事情節,卻被無數人視作“恐怖電影”。

因為不給整日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丈夫錢就被用刀割手的周某;因為和未婚夫拌了幾句嘴,就被挖了眼睛的李某;被丈夫踩在地上,跺得骨折、滿臉是血的楊某;……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而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9.4萬女性因無法忍受家暴自殺;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家暴。

不要僥倖:家暴和出軌一樣,都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03

家庭暴力的傷害

比我們想象得更嚴重

家暴不僅對女性的身心有極大的傷害,也會傷害到下一代。

38歲的女導演黃莉也曾講述:在她11歲的時候,她親眼目睹了爸爸對媽媽的家暴。更恐怖的是,媽媽被家暴後,竟把所有怒氣都發洩在了她的身上,每一次捱打都是趁爸爸不在家的時候。

她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訴爸爸。因為她怕爸爸再次打媽媽,更害怕媽媽被打之後再來打她。所以,她選擇默默忍受。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媽媽被家暴而無法反抗,她被媽媽打罵,也不能反抗,隱忍和犧牲,就成為了她在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

還記得達州高三學生自殺前寫千言絕命書,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

一句臨終留言勾起許多人被家暴的經歷,到底有多恨,多無助才不願意回家?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小郡主

小時候和我媽睡,翻身都小心翼翼,身體任何地方碰到我媽,就會把我踢下床。不管是不小心打翻水還是廁所掉地上的頭髮沒撿,都會被罵你怎麼不去死。

後來我媽和我爸離婚了,我媽就更暴力,我哭她就拿小刀對著我臉說,你再哭我就讓你死。後來我實在太委屈了,就跑到廁所,哭一會再出來,從不哭出聲音。

@Q小瑜o

小時候為了一個冰淇淋被打得流鼻血不止、覺得魚有腥味說了一下被一耳刮子打的找不到北、他們打麻將不回家把我關在門外到凌晨、承諾過的獎勵也從來不兌現、

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小孩他們都給買東西就是沒有我的、為了一件衣服當眾在商場扇我耳光…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懿搪瓷CC

我高考落榜了,我爸很憤怒地說你怎麼不去跳樓啊?你跳樓死了算了別在這裡給我丟人現眼,還給很多親戚都說我給他丟臉了!

陰影一直有,他還一直有家暴,成年了才好很多,自己沒有快樂的童年,如果可以選擇出生,寧願選擇沒來過這世界。

父母對孩子的暴力很多時候是自己情緒的宣洩,一個家庭怒火往往會遷移到弱者身上。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父母可能會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帶回家,當人不知道怎麼處理情緒壓力的時候,他就會按照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從上而下傳遞情緒,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踢貓效應”。

當然也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觀念,但抱著這樣理念的家長,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嗎?

只是因為棍棒比較容易達成效果吧!可當孩子長大往往忘不了你高高舉起棍子的畫面。

而更可怕的是:他也可能學習你,對他的孩子施暴,也就是社會學理論中講的“榜樣模仿”。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童年的施暴經歷往往會造成孩子極大的精神壓力,讓他們感受到害怕、恐懼、被遺棄和深深負罪感的情緒。

有的人甚至不能走入社會、走進婚姻,一生都在這種恐懼和被遺棄的感受中痛苦的煎熬。


04

被家暴也不離開

可能不是心理原因而是病理原因

很多人看到這,就會問:離開不就好了嗎?可現實中的案例,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受害者選擇不離開。

2010年,福布斯報道的一份來自美國反家暴聯盟的數據表明:85%的受害者無法徹底離開一段虐待的關係;2013年,美國家暴熱線統計:一個受害者,平均要經過7次的努力嘗試離開,才能真正離開一個施暴者。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很多人會偏見的認為:

被家暴的婦女真沒用!

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要是好好的他幹嘛打你

打一下多大點事情,夫妻吵架很正常,你就是太作!

既然被打得這麼慘,為什麼不離開呢?還不是自己jian!


就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的蔣勁夫家暴。

“權力和控制,是家庭暴力的核心。而暴力,是外圍的表象。”

“施暴者是控制的一方,他們不僅控制配偶的身體,也控制配偶的心靈和情感。他們主導這整個關係。所以那些配偶,越來越會發覺自己深陷其中,無法逃離。”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為什麼不離開?】

害怕報復:數據和事實都告訴她們,離開不會終止對方的暴力,而會使對方的暴力加劇。男人會把她當做自己的所有物,當她“背叛”時,男人會展開憤怒的報復,不僅對她,也可能會對她的家人。

就像王光宇的威脅“如果你敢離開我,我一定會殺了你,殺了你的父母。”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沒錢不知去哪:離開需要金錢,租房子需要錢,吃飯也需要錢。她們被男人洗腦,在男人一遍又一遍“你這個廢物”的的謾罵中,以為自己沒有任何生存的能力,愚蠢而無能,除了留在家裡洗衣燒飯,根本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一切會好起來:每一對夫妻曾經也有過美好的時光,有過濃烈的戀情,那些男人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她們希望這個男人好起來,只要停止暴力就好。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為了孩子:那些毆打妻子的丈夫,也可能是慈愛的好父親。如果真的離開,她們可能無法得到孩子的監護權。她們害怕承擔這樣的後果,她們是母親。

害怕外界的流言蜚語:有多少人對於被毆打的女性有偏見,以為她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為她們懦弱無能?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害怕指指點點:有多少人會對著離婚的女性指指點點,說她沒有辦法維護自己的家庭,說她不是個好母親?她們不想被人那樣評判,所以索性藏著,掖著,把一切埋藏在心裡不說出來。

更有甚者,在長時間的家庭暴力之下,一個受虐的女性不離開的理由甚至可能不是心理原因,而已經是病理原因。


05

遇到家暴

堅決反抗,及時止損

範兒姐看過一個視頻,是以家暴為主題的舞蹈,用優美的舞蹈動作還原家庭暴力,再現了正在遭受家暴的受害者的生存狀況。

這些暴力包括:言語辱罵、身體暴力、菸頭燙傷、皮鞭抽打、菜刀恐嚇…

除了軀體上的傷害,家庭暴力很多帶來的是難以啟齒的“羞辱”。

《中國反家暴記事》記錄下來的60起案件中,有48起案件,受害女性在被打後,又被迫發生性行為。

有人面對鏡頭,滿是掙扎:“如果打我的頭,我的臉,我可以給別人訴苦。可是他打我的地方,我連給別人看的勇氣都沒有。”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也有人在徹底絕望、放棄:“我這一次跟你們哭了,以後再也不會哭了。我已經很久沒有哭過了。”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知乎上有個叫酒九,他曬出父親的“刑具”,拖鞋、手掌、塑料尺、塑料衣架、沾水毛巾、鐵尺、筷子、腰帶、膠皮水管,他說這是他從小到大體驗過的刑具,這些他能像段子一樣笑著說出來。

“提及那些言語侮辱和心靈踐踏,我只能張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了。大概是肉體上的傷總有一天會好,像是腿側的疤兩年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一樣。但是,我心上有一個洞啊。”

蔣勁夫家暴的背後,是數之不盡的施暴者


每一個被施暴的人心上都有一個洞。而這個洞可能一生都沒辦法填滿。對待沒必要再給他第二次機會,而是要從這種環境中逃離出來。

範兒姐想說,我們國家已經在2016年,頒佈了《反家暴法》,還有非常多的公益組織為受害者奔走,所以遇到家暴,決不妥協,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離開不容易,但我們要堅決的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