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多,是在甩誰的“鍋”?

最近幾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增加,這不乏各地政策上的支持,教育產業化愈演愈烈,難怪很多人直呼上不起學,是因為他們去了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建立的初衷是什麼?我想當然是為了活躍教育,不至於公辦教育一潭死水,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效果。但隨著教育產業化和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使得私立學校的辦學方向走入了兩個歧途。

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多,是在甩誰的“鍋”?

甩了素質教育的“鍋”

為了迎合人們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就努力抓學生成績,提高自己的“分數質量”,來擴大生源,拓寬財路。然而成績怎麼抓?靠素質教育行不行?發現素質教育並不能讓學生考出好成績,索性放棄吧,正大光明的搞應試教育。今天小編就看到了抖音上的一個短視頻,內容據說是素有高考工廠之稱的衡水中學一天學生和老師的縮影,可以看到不到早上5點,老師就乘車來到學校,此時教室已經是燈火通明,學生也陸續來到教室,開始了一天的知識傳遞。晚上則又是到了10點學生才熄燈回寢室。且不說白天時間安排的緊不緊,單就這起早貪黑,也夠恐怖的。在下面的評論也是大亮:

這樣也太拼了吧,拿生命在學習啊

太恐怖了!有點泯滅人性

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去這種學校!

衡水中學培養了幾個諾貝爾獎?

學生真累,老師更累

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多,是在甩誰的“鍋”?

從眾多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發現,多數人是不贊成這種教育模式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成績的確好,多數班級的學生能在高考中全班端。很明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學率。但在這“辦人民 滿意的教育”背景下這好像也無可厚非,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大把人把孩子放在這裡接受魔鬼教育。

有了“成功”的模式,很快就被各地效仿,複製了這種模式,這其中不乏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和小學教育,不光是私立學校這樣了,就連公辦學校也迅速跟上,這也就是現在學生累老師的根源吧,這類的私立學校是就是始作俑者。當然這種教育模式的好與壞也沒人能說的清,短期看是成功的,但長期看效果會怎樣呢?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多,是在甩誰的“鍋”?

甩了義務教育的“鍋”

不難發現,現在各地也都在支持私立學校的建立和發展,就在我們濟南前段時間媒體裡還宣傳私立學校突破了多少多少所,其中初中多少處,小學多少處,列的十分清楚,集團辦教育也成了大勢所趨。貌似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也許這也是他們一不小心吐露了“心聲”吧。私立學校意味著什麼?高收費,自收自支,就在小編所在的縣區,十年前就有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初中學校了,學生進門是高收費,老師工資是縣區財政支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細細一想也就會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