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有人說,如今國內將電影這場獨屬於每個人的私人體驗營造得浪漫無暇的青年導演第一人,當屬畢贛。成名於處女作《路邊野餐》,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接連入圍戛納、金馬,畢贛的電影雖與市場主流不同,但卻總能引起主流市場的高度關注。上週《地球最後的夜晚》宣佈定檔2018年12月31日,同時發佈定檔預告,從預告片中也可窺伺到,這一次的畢贛相比以往進行著更大膽也更多元的嘗試,在偵探類型片的外殼下,妙手製造了一場如夢似真的電影新體驗。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臨近年尾,回望這一年的電影市場,《地球最後的夜晚》可以說是今年在國際影壇最受褒獎的一部華語電影,從入圍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到以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五項提名入圍金馬獎,並被選為影展開幕影片,畢贛和他的第二部作品憑藉著始終如一的好口碑成為今年電影市場上備受期待的一部影片。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地球最後的夜晚》戛納首場放映後,好評如潮。海外權威電影評分網站Metacritic開分即高達99分;同時,“Bi Gan”立馬登上的twitter實時熱搜第二;

《視與聽》《Film Comment》等電影雜誌的撰稿人Jordan Cronk稱畢贛是“繼阿彼查邦之後將電影的感官體驗發揮得最為極致的導演”; 《The Playlist》撰稿人Aaron Stewart表示:“兩部電影下來,畢贛正躍升為中國的塔可夫斯基。他發明了屬於自己的電影語言,關於時空和記憶,去解讀變化中的中國。這部電影貢獻了影史最偉大的鏡頭之一”;

中國駐法影評人鋼鎖給出“必將載入電影史的3D長鏡頭,畢贛拓展了電影語言的新邊界”的高度評價,可見畢贛這一次出手,再次驚豔了世界。

上週電影宣佈定檔之後,又再一次在娛樂圈掀起熱潮,官微定檔預告播放量超600萬,轉發超6萬次。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那麼,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呢?

從影片定檔預告來看,有生猛的槍口、毒舌與火焰,也有溫柔的紅唇、親吻與《墨綠的夜》,凱里方言講述的卻是關於世界末日的浪漫寓言,一襲綠裙的神秘女人穿行過潮溼的鏡頭,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短短1分12秒的預告片,似無心卻有心地營造出一片獨特的美學世界,也極盡挑動起觀眾的好奇。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再來看影片的主創陣容,從演員到幕後都是妥妥的金馬配置,除演技派男演員黃覺,兩位金馬最佳新演員得主湯唯、李鴻其,金馬影后張艾嘉等,影片攝影師由臺北電影節最佳攝影姚宏易(侯孝賢御用攝影師)擔任,同時配樂林強也曾多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配樂。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獲得含金量如此之高的製作班底,畢贛也曾在採訪中表示,打動大家加入這部電影的其實是電影本身——“他們願意來也就想花時間找找拍電影的感覺,就像演員看完我們電影告訴我說,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就很想拍電影。”

畢贛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是混雜了很多個人經驗和想象力,又配合著工業做的一部電影,它的工業完成度還不錯,但更多是那些手工藝的想象力。”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所以,畢贛總結這部影片是“一部古典嶄新的電影”,這是個有趣的形容,也成為這部影片最神秘和最獨特之處。

而後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無非是畢贛在《地球最後的夜晚》當中首創的2D+3D觀影模式,以及那個大膽又獨特的60分鐘3D長鏡頭,但在技術指標之外,畢贛本人更看重的自然是影片的內容表達。

拍攝《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的創作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工業化認知為零到在工業基礎上尋求內容創作突破口。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個完全有工業品質的電影,(拍攝中)需要跟各個工種溝通。我是一個沒有工業經驗的人,甚至還不如一個正常電影學院畢業的人,我(之前)不知道監視器是什麼,沒見過,我也沒跟過組。”回憶起影片拍攝最初,畢贛特別坦誠,說起了自己最初進組時的“懵逼”過程。

“我記得第一天拍的時候是在醫院旁邊,下著雨,我就一直在導演棚裡走來走去,因為不知道怎麼搞。以前拍《路邊野餐》或之前拍短片的時候,我都是直接在現場,很多時候攝影師都是我。拍《地球》時攝影師又在現場,然後我的導演棚離現場還有一定的距離,我不知道該不該過去。黃覺覺哥說你怎麼看起來挺焦慮的,我說我沒見過監視器怎麼搞,我是不是應該坐到這兒,他說你試試,然後我就試了一下,看了一下監視器。”

當外界對於影片的溢美之詞源源不斷時,畢贛似乎顯得很平靜,聽完這個小故事,也似乎可以理解畢贛身處聚光燈當中的那種平靜,因為對他來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所創作的驚豔不是神來之筆,而是他通過一點一滴的學習和嘗試所作出的應得的成績。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當然,進入工業化製作流程當中後,與專業的演員及團隊合作,對於畢贛的這一次新作品創作而言是如虎添翼。

“我覺得越到後期越順利,因為大家都是很懂電影的人,包括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他們一聽就知道,原來你想要的是這個,那我們一起去試試,它有風險,但它很美麗。”回憶起影片拍攝過程,畢贛也顯得頗為感慨。

對於畢贛而言,《地球最後的夜晚》不僅是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更是他向工業化製片流程學習和交出的成績單。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綜合影片的幕後創作和物料體現,可以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部在工業電影語境下的工藝品,有嚴格的製作流程和標準線,但更具創意和想象,著也就是畢贛在學習工業化製片流程之後遇到的另一個難題——“剛剛學會了怎麼跟電影工業對話,又發現電影工業不管用了,因為那個鏡頭不是工業能解決的。”

“那個鏡頭”指的就是片中最為出彩的60分鐘3D長鏡頭。這個鏡頭一共拍了兩期,每一期拍攝很多條,“一期”時間內大家會準備一個月左右,然後拍攝一週,第一次拍攝就失敗了,之後又進行第二期準備和第二期的拍攝。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就像觀眾從未見過這樣的鏡頭,從未有過這樣的觀影體驗一樣,這樣的拍攝方式和表達手法,也是畢贛和他的團隊第一次嘗試進行的,所以畢贛也笑著說:“《路邊野餐》就是我一個人在那兒懵逼,不知道怎麼辦,到《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時候就是我和大家一群人懵逼,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

“我們的演員演過很好的作品,但也沒有演過這麼獨特的電影,我們都沒有感受過,並不是說我們什麼都有,我們什麼都沒有。”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從導演及團隊學習和進入工業化流程,到打破工業化流程的束縛創造影像的二次生命,這部電影的生產背後,其實經歷了一段龐大而複雜的過程,有個小數據就可以代表,畢贛平均每場戲拍攝條數是30起,由此可見,這部影片的拍攝絕非外界看來,有了資金有了名演員就容易許多。

驚喜往往出現於未知的嘗試之後,膽大如畢贛,才華橫溢也如畢贛,在入局又破局之後拍出了《地球最後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我覺得我的電影應該是讓大家在市場裡最大程度地看到實驗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對於這場冒險,畢贛如是說。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2018跨年夜

現在,電影定檔於12月31日,應和著片名在今年最後一天上映,很浪漫,而勇闖賀歲檔的態度,也很冒險,但浪漫又冒險不正造就了《地球最後的夜晚》?所以對於影片的市場表現,我們也報以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