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這個世界,有兩種接近理想的方式: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外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實現了,縱使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平移到區塊鏈的世界裡,前者是V神,後者是BM。

很多人說V神是理想主義者,而BM是現實主義者,但幣少我(微信ID:bikebushao)並不這樣認為——

V神和BM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的區別不過是抵達理想的路徑不同:前者渴求尋找到某種加密經濟的黑箱,以此來保障人們的財產與自由;而BM是被世事磋磨過的人,他走的路徑是充分承認現實世界,並且在其基礎上建立某種有效的工具,來抵達自己的理想。

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幣圈有句戲言:只有10%的人買了比特幣,只有10%的人沒買EOS。

提到EOS,大家就不能不提到BM——原名Daniel Larimer,由於其網名為Byte Master,因此江湖人稱BM。

所謂發大願者必受魔考。

BM發出了一個保障人類財產、自由、公平的大願,於是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魔考。

儘管是高富一般帥出身,依舊被命運花式吊打、被大V(中本聰)奚落的佈道者,儘管多次創業但是結果一言難盡的創業人。

有時候幣少(微信ID:bikebushao)覺得,要是放到武俠世界裡,BM就是黃藥師啊有木有,黃老邪也不是這樣一個離經叛道、劍走偏鋒的技術宅男麼。

坐下四大弟子,黃老邪虐他們千百遍,他們愛黃老邪如初戀,這不也是BM和粉絲之間虐戀情深的真實寫照麼。

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襯得隔壁家以太坊的V神,成了肆意江湖、落拓不羈的令狐沖,俱是一時風流人物。

說BM像黃老邪,主要是他在比特股時間中乾的事太邪性,失了人心。

2013年,BM帶來了他的成名作比特股,獨創的DPoS共識以秒級交易速度一舉成名,Bit shares也成為世界第一所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BTS的橫空出世,Beyond the Bitcoin對BTC的數字幣霸主地位構成了潛在威脅。

雖然自帶外掛,但是比特股的走勢並沒有像BM想象中的走勢那樣發展。

很快BM就發現自己發不出員工工資了,然後他就出了昏招——增發(跟政府印錢一樣,效果也是你懂得……)。

他把比特股和KeyID、DNS、PTS、AGS、Vote等幾個項目正式整合,演變成一個超級DAC(去中心化自治公司)項目,增發了5億BTS,分兩年釋放給技術人員。

消息一出,社區譁然,流失了一大批老粉。

而BM也因在理事會的投票表決中4:7的選票數,黯然離開比特股社區。

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接著他又把目光瞄準了社交,創辦了區塊鏈的社交媒體Steemit。

這個項目市值最高的時候接近四億美元,在2016年初,跟知乎的估值不相上下。

李笑來後來還說過,Steemit的點子是他給 BM 打電話的時候告訴後者的。

到了2017年的時候BM大概是覺得無法發揮自己技術上的優勢,也可能是純屬覺得沒勁了,於是再次宣佈了離開。

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再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EOS。

神奇的是,每次BM一走,比特股和steemit幣價就開始上升,也怪不得人家都說是BM雖然是個技術天才,但也絕壁是運營屆的熊孩子。

每次講到BM,大家總是忍不住把他和V神比較。

V神和BM恰好示範了創始人的起手範式:要麼就是100%的技術宅、極端簡單、極端地追求信仰自由;另一種就是洞察人心、出手狠辣、手腕高超夠邪性。

所謂的中間狀態,要麼油膩市儈,要麼被迫憋屈,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團滅。

在他們主導的世界裡,能被描述為瘋狂,恰恰是一種恭維。

BM:我的每行代碼,都是在朝世界翻白眼

雄心壯志之間有時候是互斥的,

就跟V神和BM之間並不對盤一樣。

BM對此也表過態:

我人生的完整使命就是去尋找可行的加密經濟方案來保障每個人的生命、自由、財產和正義。

Vitalik和我都在共同為同一個終點而努力:盡力減少社會腐敗和實現社會自由最大化。

我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我們基本假定的差異。

但是如果懷著同樣的價值觀或者目標理想,那麼操作的方式不同什麼關係呢?

馬克思講過句話: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人生境界,很多事做左右之分,非要分出個上下來,反倒是我們這些圍觀群眾的狹隘了。

幸運的是在區塊鏈的世界裡,天才間的博弈從來不是隻有一種結局。

BM對於未來的構想從來不滿足做某一種加密幣,他想要的是設計一種經濟體,他的野心在比特股的錨定貨幣的設計上,早已彰顯。

所謂天才,不是永遠篤定未來在哪裡,而是對來臨的各種不確定性保持高度開放。

有人說:BM是EOS最大的bug。

也有人說:BM是EOS的靈魂。

無論周圍浮現的痴迷還是反對,BM好像都渾不在意,他一次又一次嘗試按下舊世界的Reset鍵,執拗地在表達——

我想要的,只有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