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寧:零售業正在經歷大的時代變革

张轩宁:零售业正在经历大的时代变革

中國經濟在機遇與挑戰中走過坎坷而又平穩的一年。在2018年行將結束時,民營經濟走到了“聚光燈”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年中,“民營經濟退場論”甚囂塵上,年尾,一場座談會廓清了對民企的思想迷霧。

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民企座談會上說,我國的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廣闊的舞臺。隨後,各部門和各地政府聲勢浩大馳援民企,資金與政策並行,民營企業在艱難的環境中迎來希望。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正如所言,40年中國經濟面貌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也是民營經濟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除了民營經濟,2018年房價快速上漲勢頭繼續被遏制,金融保持穩定,去槓桿進一步推進,傳統經濟和新經濟依然展現出巨大的潛能。2018年即將結束,2019年倏忽而來,明年民營經濟如何發展,中國經濟又將走向何方?

新京報經濟新聞部一如既往推出年度鉅獻《看2019•新聲》,邀請國內頂尖級經濟學家、企業家和官員,共話民營企業,問道中國經濟。

张轩宁:零售业正在经历大的时代变革

永輝超市、永輝雲創創始人 張軒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00年3月,已經經營有幾家超市的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嘗試把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開設了福州市首家生鮮超市——永輝超市屏西店。當時有供應商對超市的開架售賣形態不解,嘀咕著“哪有白拿東西,不要付錢的”。

但在張軒寧的帶領下,超市這種“新”業態在我國東南地區發展穩定,永輝超市在2004年下注西南“川渝地區”,並於2010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輝超市)2018年三季報顯示,其營收182.95億元,同比增長22%;三季度總計新開門店數172家,綠標店25家,永輝生活店137家,超級物種10家。

核心業務之外,張軒寧始終保持危機感,“永輝如果沒有創新業務,哪一天用戶不喜歡了,就會非常危險。”因此,他設計用創新業務保護核心業務,再用探索業務保護核心業務的“三級引擎”,孵化出永輝生活、超級物種、衛星倉等多種獨創的零售業態,佈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張軒寧的理想不止是用技術改變零售行業的“人、貨、場”全產業鏈,而是讓永輝從零售企業進化為服務零售行業的科技企業。近日,新京報記者專訪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他透露與騰訊雲合作的永輝雲計算中心已經交付使用,是一個多地多中心的雲平臺,此外原本在福州試跑的永輝衛星倉業務也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開。

在經濟“弱復甦”的大環境下,以永輝為代表的零售企業,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搶灘線上線下融合,零售業走向新的十字路口,商超行業被認為等來變革時機,這會是實體經濟振興的機會嗎?

零售業正在經歷一個大的時代變革

新京報:你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什麼?比如零售商超領域有什麼顯著變化?

張軒寧:這兩年開始,零售產業的資本整合開始變多,無論是實體商超和互聯網企業的結合,還是零售企業之間跨區域的整合都在變多,大背景是零售業正在經歷一個大的時代變革。

首先是用戶的變化,隨著消費升級和分級的到來,用戶也正在變得多樣性和多變化;其次是零售的場景和體驗發生變化,原來用戶到店只是為了買東西,現在在零售場景中可以是購物、吃飯、約會、商務會談等,未來不同業態、線上線下還將不斷融合;正因為用戶、場景都變了,商品供應鏈也要變,我們需要讓商品更智能地匹配用戶需求,商品的進銷存出,全流程數據化,用數據匹配出用戶需求的商品。

面對變化,零售商需要更懂用戶和市場,需要快速反應,而互聯網企業的成熟應用、大數據、線上能力將加快線下商超的數字化進程。同樣,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這幾年線上流量見頂、用戶獲取成本上升,也讓行業重新評估線下渠道的價值。大家意識到,線下零售的消費場景天然具有體驗感和沉浸感的優勢。也正因此,資本紛紛湧入、巨頭跨界涉足,大家都在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

新京報:2019 年上述變化是否會持續?在未來幾年內,上述新變化會導致國內零售行業出現哪些變革?

張軒寧:業態層面的變化還是從用戶的需求出發,分三類:到店場景更加豐富化,食材可堂食體驗和到家服務更加便捷。整體而言,零售的區域格局將被打破,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將會出現萬億的零售企業,希望有一家是永輝。

新京報:在同店、坪效、毛利率等指標都到達增長上限時,零售商超行業的利潤率是否遇到提升瓶頸?永輝是如何提升利潤率的?

張軒寧:雖然在電商的衝擊下,近幾年實體零售商超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對於永輝來說,反而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具體到永輝的商超業態,目前商超業態門店歷史虧損是最少的,而且新店開出來的培養期最短、獲益最快。過去三年,商超業態的毛利率同比每年都在上揚,營收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在門店層面,永輝不斷優化門店場景、商品結構、用戶體驗,努力適應了近幾年來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管理上,永輝通過合夥人+競賽機制這樣的管理體系,以文化價值觀驅動前端門店創業夥伴的積極性,從體制機制上保障了永輝的快速裂變;永輝主動擁抱新技術,通過與騰訊合作,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優化體驗。這些都保障了永輝近幾年來業績和利潤的持續穩步增長。

新京報:最關注哪些新科技?已有哪些佈局?

張軒寧:永輝正在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數字化探索,2018年2月,永輝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智能供應鏈研究院,並且設立了相應的博士後研究站點,著力研究供應鏈中的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技術,用最前沿的科技來賦能永輝的供應鏈。

目前永輝已經開始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產地溯源和全程追蹤,此項技術在多寶魚等相關項目中已經落地,接下來會推進更多品類。

與創新工場的合作中,創新工場旗下創新奇智也為永輝雲創提供AI零售商業解決方案。此外,永輝還與漢朔科技、杉樹科技、地平線等科技領域創新企業進行合作。

從零售企業到服務零售行業的科技企業

新京報:你說過永輝有三個保護層,用創新業務保護核心業務,用探索業務保護創新業務,這三個保護層和現有業務分別是怎樣的對應關係?

張軒寧:永輝雲超是永輝的核心業務,商超業態是非常穩定的,每年業績、利潤持續增長。但是永輝如果沒有創新業務,哪一天用戶不喜歡了,就會非常危險。所以我們做了創新業務來保護核心業務,又做了探索業務再來保護創新業務,三層引擎驅動。

永輝雲創是永輝之前的創新部門,幫助商超業態從紅標店到綠標的進化,並且探索精標店,在這個基礎上,永輝雲創孵化出了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到家等創新業態。雲創的創新,也為整個永輝擁抱互聯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永輝雲商和永輝雲計算,則是永輝的探索業務。這些業務對應的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永輝對這些領域進行提前投入和佈局,將為未來贏得先機。

新京報:永輝最近在加速開店,但作為上市公司,永輝也需要兼顧利潤,請問你如何平衡擴張速度和盈利指標?

張軒寧:永輝分為核心業務,創新業務和探索業務。這三個業務從資源和時間上以6:3:1的比例推進,永輝還是比較實在的公司。

新京報:永輝最近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能否詳細地闡釋一下永輝的投資佈局和希望達成的目標?

張軒寧:永輝希望從一家零售企業進化成為一家服務零售行業的科技企業,所以我們的投資佈局也是基於此思路,圍繞縱向的供應鏈整合與橫向的業態拓展。

一則是夯實供應鏈體系,通過投資,做全球範圍內的縱向供應鏈整合,通過對上游品質生鮮類資源、優質高標準的生產企業的投資,不斷整合及強化永輝的全球供應鏈優勢;再者是橫向的業態整合,通過對全國範圍內零售渠道整合的資本化運作,以加速業務佈局,加大平臺服務輸出。除此之外,永輝也考慮通過對零售科技領域公司的投資,讓科技不斷賦能零售,以提升公司科技零售技術和服務能力。

张轩宁:零售业正在经历大的时代变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永輝與騰訊價值觀高度契合

新京報:面向線上、線下融合的產業互聯網時代,永輝的整體轉型規劃是怎樣?和同行業對手相比,永輝的優勢在哪裡?

張軒寧:永輝希望自己能夠從零售企業進化成為一家服務零售的科技企業。我們希望對用戶而言,永輝是城市生活服務配套,對合夥夥伴而言,永輝是零售創業的基礎設施。

對永輝來說,我們擁有十八年的零售產業經驗、豐富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在生鮮領域,憑藉精細化的管理和供應鏈積累,已經構建了獨有的業務壁壘,這些都是永輝積累下來的優勢。

要轉型成科技公司的第一步就是要有科技的人才、科技的團隊。永輝建立了自己的雲計算公司,這在傳統零售行業中應該是比較前瞻性的佈局,並且引進了來自亞馬遜、微軟、華為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頂尖人才。同時,永輝也在積極尋求合作伙伴的賦能,目前我們和騰訊、清華大學、創新工場等互聯網科技公司及研究機構都展開了合作。

新京報:為什麼最終選擇騰訊進行戰略合作,看中了騰訊的哪些特徵?

張軒寧:選擇騰訊,一個是因為永輝與騰訊都有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永輝的價值觀是“幫助他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從過往騰訊投資以及合作的企業的發展來看,去中心化的賦能模式是成功的。永輝其實也是一家賦能的公司,我們推行合夥人模式,將永輝打造成為創業平臺,用平臺能力服務前端門店。所以從價值觀上說,永輝與騰訊是高度契合的。

其次從業務上來說,永輝要成為服務零售的科技公司,需要強大的數據和技術的支持,通過與騰訊的戰略合作,能夠幫助永輝在數據和技術上探索智慧零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活得更久。

這樣的合作方式,也更加符合不同合作伙伴業務發展的實際需求。

新京報:騰訊的數字化工具更加偏重於顧客的運營及體驗,永輝此前的強項是生鮮品控、供應鏈管理,在重構商超的產業鏈的過程中,具體如何分工?是自建還是合作?

張軒寧:目前來說,永輝與騰訊接近一年的戰略合作已經步入深水區。

從前端體驗層面到後端營運上,永輝全面接入騰訊智慧零售“七種工具”,比如說掃碼購,永輝應該是最早應用的零售企業,微信小程序在永輝旗下各業態的推廣、普及程度也是領先業界的。

在零售底層技術基礎上,永輝與騰訊雲合作,落地了永輝雲計算中心,我們利用騰訊雲成熟網絡和強大基礎設施,建立了一個多地多中心,統一管控的永輝雲平臺。目前,永輝雲平臺各地數據中心已交付完畢,它將對永輝接下來往服務零售的科技企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技術支撐作用。

在業態層面打造了多個智慧零售標杆業態,以福州永輝到家業務為例,騰訊智慧零售團隊長駐福州,與永輝到家團隊深度融合, 11月份福州永輝到家線上訂單單日突破6萬單。

同時,在營運效率提升層面,超級物種、永輝生活門店,試點應用騰訊雲的優mall、優品等產品,這些能夠幫助永輝前端進行科學的經營決策和精細化運營。

新京報:未來永輝和騰訊合作的智慧零售模式跑通了,是否會整體對外輸出?

張軒寧:永輝有很多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中百集團、紅旗連鎖、還有新加入的百佳中國,在合作的過程中,永輝會將自己的平臺能力賦能給合作伙伴。比如在新近成立的合營公司“百佳永輝”的合作中,就是屈臣氏、永輝、騰訊三方合作,各自將自己擅長的部分和資源注入新的公司。 永輝、騰訊雙方在智慧零售領域所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相信不久的將來也能為更多合作伙伴服務。

新京報:

應該如何看待永輝在京東到家業務的上線和衛星倉模式?是否左右手互搏?目前衛星倉的跑動狀況如何?

張軒寧:無論是京東到家還是永輝到家,都是為了更好滿足用戶需求。目前衛星倉在福州已試點完成,現在進行全國範圍延伸,將有更多的用戶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到家服務。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編輯 徐超 金彧 校對 範錦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