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宜興陶有哪幾種?

宜興陶土分佈在縣境南部丘陵山區的古生代地層中,大約2億----4億年前的就形成了,深埋于山腹中,當地人開採出來製陶。陶土分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類。

白泥,是一種灰白純粉砂質含鋁土質粘土,被廣泛用來製作砂鍋、日用陶器及美術陶。

嫩泥,是一種土黃色、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是用來製作日用陶器-------缸、壇、盆、罐的原料。但嫩泥的收縮率大。

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統稱頁岩,未經風化時又叫“石骨”,色紫紅,堅硬如甲故名。風化後,進行粉碎,用於製作普通陶器。

長期裡來,宜興陶業主要用以上三種陶泥製作日用陶器。直到明代萬曆年間,才發現在甲泥礦中夾生有一種片狀結構的礦石,大有用處,取名“紫砂泥”。

製作紫砂壺所用的原料是紫砂泥,其原生態與我們常見的膠泥、黃土並無不相同,而是呈片狀結構礦石態。雜生於甲泥礦內,開採後必須用人工挑選出來,要露天堆存一段時間,讓其自然風化,分解成黃豆大小的顆粒,俗稱“生泥”;然後粉碎成所需的顆粒度,加水調和揉練,經過陳腐,便成“孰泥”。紫砂藝人們是用“孰泥”製作紫砂器的。

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紫泥有何特點?

紫砂泥有紫泥、朱泥和本山綠泥三種,產於不同的礦層,經過加工後,均可單獨用於製陶,也能相互摻和製成各種色澤專用陶泥,但統稱為紫砂泥。所以,紫砂泥又有“巖中之巖”、“泥中泥”之稱。

紫泥是三種紫砂泥(紫泥、朱泥和本山綠泥)中產量最多的一種。紫泥是甲泥礦層中的一個夾層,含量3%-----4%,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釐米到一米左右。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成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是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綜和分析紫泥屬於粒土。

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朱泥有何特點?

紫砂泥的品種之一,俗稱“紅泥” ,因在黃氏礦石的夾層中,呈橙黃色,也有人稱為“石黃”,產於陶土“嫩泥”礦內,狂性瑣碎,需經人工挑選。周高起《陽羨名壺系》雲:“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含鐵量不等,燒成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

紅泥產量很少,早年除銷往南陽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坯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塗在紫砂泥坯上,作裝飾。後來,有制壺藝人為取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進行洗泥、沉澱,得到約140----180目細孔的泥料,細如滑脂,這就是朱泥胎土。朱泥的含鐵量高達14%------18%,燒成後壺身呈紅色。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大,收縮率高達30%,一般成品率約七成,故不宜用朱泥製作大件,只能製作中小件。早期朱泥水平壺中也有調砂的品種,是以機理效果為裝飾。

本山綠泥有何特點?

紫砂泥品種之一,又名段泥,是一種略呈青灰色的泥,如青殼鴨蛋的顏色,燒成後呈米黃色。本山綠泥也產於甲泥(夾泥)內,有“泥中泥”之稱,藏量相比較紫泥要少得很多。

本山綠泥,是龍骨與黑墩頭之間的一層礦泥,而不是所謂的紫泥夾層。根據成分分析,其含鐵量較少,且以鐵離子為主,故其礦物成暗綠色,燒成後呈黃色。由於其石英含量高,顏色淺,故礦物有油脂一樣的光澤,屬於一種完全解理礦物,其產量非常少只有薄薄一層。

本山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一般用作化妝土,不獨立成壺,塗在紫砂器坯的表面,燒成後呈粉綠色

據說,古代有一種“團山泥”,產於黃龍山與青龍山交接處北麓之團山。這種由紫泥和本山綠泥天然混雜共生在一起的泥料,燒成後呈青銅色,十分雅緻。由於儲量不多,很快就用完了。也有人改變了紫泥。本山綠泥的比例,得到不同的色澤。

天青泥有何特點?

明周高起在《陽羨名壺系》中說道天青泥“出自蠡野,陶之變黯肝色”,也有些人認為燒出來的茶壺顏色像天青色,才是天青泥的顏色。據採礦人介紹,天青泥是紫泥中的一個品種,是龍骨上的一個夾層,只是比較嫩而已。開採出來時,的確像天的顏色一樣,其燒出來的顏色確實呈暗紅色,也就是“黯肝色”,質地細膩溫潤,據說是歷代紫泥中最好的一個品種。為了追求“天青泥”的色澤效果藝人們經過潛心研究,在紫泥里加入適量的金屬氧化物及硃砂泥,就可以再現“天青泥”的色澤效果。其配方是不公開的。

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紫砂泥加工要經過哪些工序?

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砂泥,形似塊狀岩石,俗稱“生泥”。“生泥”分揀出來後堆放於露天中,任其自然風化。待泥塊鬆散至小塊時便可將泥料錘碎,過60目篩選(不易太細),在加水調和,人工腳踩踏練,稱為“練泥”。及至泥料軟硬適中時,用鐵鏟切成適當大小的方塊,放在陰溼的地窖中“陳腐”(又名養土),要經常灑水,保持泥料的溼度。“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因泥料中的有機物成分全部都腐爛揮發了,可以提高燒成質量。古代藝人特別重視“陳腐”,據說“陳腐”達百年的純紫砂泥,貴逾黃金。

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器練泥,專用設備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等。生泥在自然風化後,經初碎、粉碎、過60目篩、溼水後進入真空練泥機,直接連成孰泥料,不必再經過陳腐養土,效率高泥的質量也好。

用手工孰泥制壺,因胎體中泥團粗細懸殊,壺燒成時體積收縮不勻,壺內壁中有空隙,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用機制泥料制壺,有些肌理效果不易做成,如“梨皮肌理效果”,吸水率由通常的3%----8%下降到1%-2%左右,直接影響到紫砂壺的實用性能。

什麼叫本色壺?有何特點?

紫砂泥有紫泥、本山綠泥、紅泥三種,均可單獨制壺,燒成後叫“本色壺”。但這樣紫砂壺是比較名貴的,一般紫砂器表面色澤是用泥色染成,其方法是將某種色泥料碾細,用清水侵泡、攪拌,漂浮在水面的一層蠟膏便是色漿原料,用之塗在壺坯的表面,燒成後永不褐色,也有“本色壺的外表。

“烏泥”紫砂?

紫砂中的“烏泥”是指兩個並不相同的品種;一種是用含有錳鐵量較高的烏泥製坯,燒成後的陶器呈烏黑色;另一種是用普通紫泥製坯,採用“捂灰”的裝燒方法產生黑色的。長期以來,這種“烏泥”紫砂,實際上是那些因受火不勻,色澤不一致的次品紫砂,只好利用“捂灰法”補救,再次燒成“烏泥”效果。

現代紫砂中的“烏泥”是在紫泥中摻入金屬氧化物,燒成時易於控制,顏色也很好,但質地不如傳統“捂灰”工藝生產的“烏泥”紫砂,缺乏溫潤感。

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第一道防線——防止買到假紫砂土

制壺的泥料是否為真紫砂土?對於初入門者來說,往往難以從外觀上辨認紫砂土,若沒有拿壺進行實地泡茶驗證,很容易掉入假土的陷阱。我現在透露一個辨別真假紫砂土的訣竅:將熱水加入壺中,觀察壺體顏色的變化,就可以知道這把壺泥料的純度。同理,再以朱泥壺為例,真正的朱泥壺遇熱水之後,壺體顏色會變得較深,而假朱泥壺遇熱水後,壺體顏色變化不大。

構成紫砂的基本泥料 是紫泥、朱泥和緞泥。泥料再經過調配成為“五色土”,當然也可視需要調配出其他顏色的土,這也是紫砂泥的魅力所在。泥料變動、燒結變動都會造成壺的顏色變化。宜興供應泥料的陶作坊,會將每一批泥料都塑燒一個樣本,並記錄每個樣本的泥料調配比例,如此燒結時的顏色與泥料調配才不會有偏差。

正統的紫砂壺做法首重泥料,但若遇到走速成路線的制壺者,也會在用的泥料中加入化學顏料,如此,燒結之後的假紫砂土幾可亂真,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辨認,同時身價也可與真紫砂一樣。這也是化學調製的各色紫砂壺大為猖獗的原因之一。

我想,沒有人願意花真紫砂壺的價買下用假紫砂土做的壺。問題是,對於經驗不多的買壺者來說,如何才能避免被騙呢?

有一個方法:找一位藏壺家或是可靠的壺商當諮詢顧問,並經常跟這些朋友打交道,以他們手中的茶壺作為研究樣本。唯有日積月累地與壺相交,才能增進對泥料的熟悉度,才分得出真假紫砂的不同。

在這裡我也要提醒初入門者,千萬不要被市面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辨認方法所誤導,尤其是不要當“視覺系”與“聽覺系”的消費者。

“視覺系”消費者的問題在於:拿著放大鏡看茶壺泥料。“視覺系”消費者若看到黃色細微突起的顆粒夾雜在紫砂土裡,就會說這是“金砂”,就以為這是一把好壺。事實上,在做壺時只要先用八百攝氏度塑燒泥料,作為所謂的“熟料”,然後將熟料碾碎成細粒並混入壺的泥料中一起燒結,就可以在壺體表面呈現若金砂般的顆粒。要是你不懂這樣的原理,還以為那些顆粒是真的金砂呢!

用放大鏡看泥料的方法並不可取,除非是研究泥料的組織結構,否則會越看越迷糊!

“聽覺系”消費者的問題在於:憑敲擊壺身的聲音或是抽出壺蓋時發出的聲響來辨別泥料。“聽覺系”消費者往往以為敲擊聲越鏗鏘有力,這把壺就越好;以為將壺蓋從壺身抽開之際,發出的聲音越高昂、越如寶劍出鞘,這把壺就越好。事實上,聲音清不清脆,除了受泥料影響之外,也會受燒結溫度的影響,不能將其當做唯一的判斷標準。

所以,最好不要當“視覺系”與“聽覺系”買家,同時遵守四字箴言:多看少買。換言之,不要靠任何人推薦或介紹,不要靠任何文字說明輔佐,而要完全靠自己來斷定何者是天然泥料,何者是化學泥料。買壺者若真能做到這一點,就是走對了方向。

第二道防線——防止買到仿品

買茶壺最忌買到仿品,這些仿品壺不但泡茶不會好喝,壺本身也不可能增值。而且因為是仿的,買到後,當下就貶值了。

1980年,一位以賣烏龍茶給日本觀光客為生的業者,拿了一把顧景舟的壺,開價二十萬(當時的臺北天母房價一平方米七萬元)。我的一個朋友知道後想要收藏,問我的意見。我反問他:“顧景舟何許人也?”他說:“顧景舟是個很有名的高級工藝師,他的壺很值錢,買了還會增值。”我看這位朋友如此熱情,本想支持他,但在看過茶壺本尊之後,覺得除了壺上的款識正確之外,泥料和線條造型都透著一股粗鄙的氣息。於是我拿出香港茶具文物館羅桂祥所藏宜興紫砂壺的照片,供朋友比對參考。事後,他便再也不提這件事了。

現代名家壺的仿品到處可見,下面又是仿顧景舟壺的個案:在廣東某觀光區,一位臺灣遊客上門,老闆用五百元人民幣低價誘人買壺。我的那位退休教授朋友一聽,心中大喜。他一看壺款落“顧景舟”,加上老闆大力推崇,便也坐下來喝茶,並趁著上洗手間的空檔打越洋電話向我求證。我告訴他,五百元的名家壺必定是假的,若是五十元的話,倒還可以買回臺灣當教材。最後,這位朋友果然將“顧景舟”用五十元帶了回來。

買錯當交學費?胡說!

明知是假貨,用低價買回當教材還說得過去,怕的是明明買錯了貨,還自我安慰地說,反正就當交學費!或是說,古董,只有古人才會懂,我們怎麼會懂呢?這些說法和做法都是我不認同的。古壺的價格比新壺高上許多倍是合理的,除了歲月帶來的價值之外,還因為古壺所呈現的是一代陶工的力作,其中也有文人參與的價值。

花兩萬元買一把刻有“鳴遠” 的古壺,還自鳴得意撿到便宜?你已經上當了!已經出土的陳鳴遠壺都在博物館!若那把“鳴遠”壺是真品,識壺者眾,早就應該名壺有主了,哪輪得到你撿便宜!

再以明朝時大彬② 的壺為例,市面上叫“時大彬”的壺很多,但你得分清楚到底是明朝的真品,還是清朝或是民國的仿品。

假設業者拿出一把“魚化龍壺”並宣稱此壺與博物館所藏同級,是清晚期邵大亨 ①所做,那麼請問你,“大亨”的印款是陰文,還是陽文?如果你連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那麼那把壺只要看看就算了。

買古壺需要穿越時空的隔絕,去領略制壺者的工藝沉澱,並且從古壺身上找到一種品茗的情境。目前所能看到的傳世的壺,必然經得起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考驗,必然具備優雅深邃的內涵,必然擁有與茶相濡以沫的光澤。古壺更訴說著愛壺者與它的一段段動人的衷曲。

然而,如今買古壺的人往往沒有透徹掌握古壺應有的歷史意蘊或是壺本身應有的氣質,只是一味追尋著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名家名壺,甚至跟著現代商人炒作的古壺圖錄起舞。

臺灣企業家通常是花大錢買古壺,等買到了以後只將其視為戰利品存放到錦盒裡,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收藏”!要不就是拿起記事本記錄壺的買價,以及賣方告訴他的關於壺的故事。這種情形正是臺灣藏壺的畸形現象。至於壺體本身所落的款識是行草或是篆書,他根本看不懂,也不想懂。我實在無法體會這樣的藏壺樂趣在哪兒。若以投資報酬率來看,買家自己連壺的身世都說不清楚,又如何能期待引起別人的共鳴與認同呢?

所以,花得起錢買古壺,並不等於你就懂得買古壺。買壺不是消費能力的顯示,更不是用於炫耀的資本。愛上古壺是你今生品位的追尋,當然希望長久。一旦你發現入錯了門,手上的壺盡是仿品,那麼我建議你:面對錯誤,重新開始。

買壺四道防線,您防了幾道?

第三道防線——防止買到槍手做的代工壺

名家壺之所以在臺灣有千萬把,在臺灣暢銷二十年,除了商人拉抬壺價以外,主要還是因其“落款”的權威性 ,“征服”了買方的心。

有趣的是,儘管臺灣歷經收藏名家壺的狂潮與冷卻,但在許多品茗活動裡,只要有宜興壺,還是有人受不了款識誘惑,會問這把壺是誰做的。中國人對於印章的認同,來自古時印款具有的廣大權威力量,以及其身份確認的功能。

印章款識有行情

過去制壺者想要仿冒印章,都會找雕刻師按照原壺小心翼翼地仿製,以求逼真。如今,科技發達,制壺者更可用電腦製成幾近完美的仿款。

在印款的仿冒上,除了底章以外,還有所謂的邊款與跋印等的仿款,這些則必須找來懂金石刻印者完成。古壺的刻印有所謂的“一套”之說,即底章、邊款、蓋與跋印一起落在壺上,刻一套印款行情臺幣八千元。

仿壺者光刻一套印款就必須花臺幣八千元的成本,由此可以推斷,古壺轉售之後有更大的獲利空間。我曾經在臺灣中和市一個市場旁,遇到一家專門販賣宜興古壺的店家,老闆告訴我,只要壺譜上有的古壺他都可以做。為了取信於我,他還拿出部分仿製的作品測試我的辨認功力。其中有一把用於仿製的樣本壺,壺底款落有四字“葛明昌造”。細看款識四周的泥色,明顯比其他部分更白。仿壺者說,那是用樹脂拓底款留下的痕跡。

仿壺者毫不避諱地說,這把古壺已經複製了十把,早將原來買古壺的成本賺回來了!最後,因為相談甚歡,老闆就將這把樣本壺賣給我了。

款識與印章既然已經成為制壺者自我負責的一種符號,也在買壺者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權威感,那麼最應對款識負責的就是制壺者以及賣壺者了。在一把壺上蓋上印章,就等於是做了品質保證,業者應有這樣的認知。否則,胡亂蓋章,不就等於是偽造文書嗎?

保證書有問題

面對在宜興壺上亂蓋章的偏差現象,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應不斷加強。一般來說,對於業者所提供的保證書,應注意下列問題:

1.保證書的真偽。

2.保證書所保證的壺在數量上是限量,還是量產?若是後者,這張保證書無異於一張宣傳單。若是前者,還要辨別限量的編號是真的還是隻是噱頭。

3.避免碰上由業者買來貼上工藝師照片的假保證書。消費者可詢問賣壺人,所謂的名家或工藝師是如何創造這把壺的。也就是說,業者必須將壺的身世說清楚、講明白,而不能以一張來路不明的紙當保證。

買宜興壺附加保證書,一度被認為是一種行銷的手法。其實,在資訊透明化的時代,這種方法已經不管用了。我曾經在宜興聽到制壺者討論,如何在網絡上貼上自己的作品,或者是公佈自己的創作理念以作為招攬買壺者的利器。名家壺要想在市場上得到認同,必須像畫廊一般,建立一套正規的代理制度,讓名家壺的身價與制壺者的藝術成就成正比,而非光靠一紙保證書就想得到認同。

第四道防線——防止買到假名家壺

上述三道防線是針對已入門者的建議,對於初入門的買壺者而言,最應防範的是連壺都不會做的假名家。

假名家往往還會製造新聞以提高知名度,就是自我炒作。

【案例一】

G君自己買了一批壺,因為銷路不佳,因此暗地裡派人去買自己的產品,然後告訴大家說自己的產品被仿冒了。這種自編自導的“遊戲”成了新聞焦點,也帶動了他的人氣。

【案例二】

另有一位S君也很會利用媒體提升知名度。他的方法是:拿自己的大拇指去買保險,說自己的工藝完全憑藉這隻大拇指,萬一有個閃失,如何對得起消費者?

【案例三】

假名家Y君,他所做的壺都是找槍手代工的。在一次壺展裡,Y君的槍手Z君也拿出一把壺參展,由於雙方沒有溝通好,Y君拿來參展的壺與Z君拿來參展的壺一模一樣,造成“撞壺”事件。眾人議論紛紛,為何兩個不同的創作者做出了同樣的壺?

好事者告訴Y君,你的壺被仿冒了!Y君居然還若無其事地說,讓他展吧!我的拿走好了,讓大家來評評理。

不會做壺的人,買別人的壺蓋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通過宣傳與包裝,也可以成為名家。我想全世界的藝術品裡,再也難有什麼能像宜興壺那樣,使各種“名家”亮相表演!

不會做壺的假名家只會胡謅,他所賣的壺則往往是泥料不純,燒結欠火。有的假名家甚至連拍泥都不會,只會找槍手製壺,利用媒體制造知名度。我憂心假名家會引發“劣幣驅良幣”的現象。

假名家中還有來自宜興以外的商人,他們看準了消費者迷戀名家壺印款的心理,花高價請篆刻高手來刻印,甚至還會在壺身上篆刻。至於泥料純不純,就沒人注意了。

無論是宜興本地所出的假名家,還是外地的假名家,其目標都一致。自己圖利,槍口對外,射殺迷戀名家的消費者。因此,針對這種以假亂真的現象,除了靠消費者的自覺以外,出產宜興壺的正統工廠,是否也應該站出來正本清源?

江蘇宜興精陶集團董事長王俊華說,他要制定一套紫砂壺的檢驗標準,對紫砂土的吸水率與礦料配比做嚴格規定,期望將來宜興紫砂壺能有品質保證。然而,這最終還得靠宜興工藝師以身作則,共同遵守規定,才能使宜興壺撥雲見日。

買壺者只有守住上述四道防線,才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壺。在這裡我提供四句口訣,供買壺者參考:土要純,燒結透,形要美,工要精。此外還要配合自己的泡茶需求。如果再加上下一章所說的實戰方法,那麼,擁有一把好的宜興壺並非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