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大佬入獄!日產“政變”在即

11月19日晚,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產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因涉嫌違反《金融產品交易法》被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逮捕。


汽車界大佬入獄!日產“政變”在即


隨後,日產汽車在其全球官方網站上發佈一則公告,稱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涉嫌隱瞞收入情況(涉嫌少申報薪酬50億日元)、挪用公司財產,董事會成員格雷·凱利(Greg Kelly)也參與其中。

由於上述兩位日產汽車高管的不當行為嚴重違反了董事會職責,日產汽車CEO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將在本週四提請董事會解除卡洛斯·戈恩、格雷·凱利的職務

功臣

提及卡洛斯·戈恩,汽車行業幾乎無人不曉,正是其一手將日產汽車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

資料顯示,在1991年至1999年,日產汽車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連續下滑,從6.6%下降至不足5%;在日本本土市場,日產汽車的境遇同樣如此。即便日本政府及金融機構連續救助,日產汽車依然無法走出泥潭,至1999年,其負債額已高達21000億日元。

萬般無奈之下,日產汽車只有選擇“賣身”。即使如此,福特汽車、戴姆勒-克萊斯勒等跨國車企也不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直至1999年5月,雷諾汽車如“救世主”般出現,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日產汽車36.8%的股份。此後,雷諾汽車又增持日產汽車股份,持股比例為43.4%。

同年6月,雷諾汽車副總裁卡洛斯·戈恩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出任日產汽車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COO),10月,提出“日產復興計劃”,通過削減成本、加強合作、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扭轉日產汽車的經營狀況。

在日本企業的文化中,主機廠與供應商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二者共進退;對待員工,日本企業採用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企業與員工相伴終生……卡洛斯·戈恩的則將這些制度障礙全部掃除——對供應商,他從1300家降至600家;對員工,他在3年間裁員2萬餘人,工資、職務唯能力論,而非靠資歷。在很多日本員工看來,這些措施幾乎無法接受。

但是,僅僅兩年時間,卡洛斯·戈恩就使日產汽車扭虧為盈,2000年盈利27美元;至2002年,日產汽車就還清了全部債務。此後,卡洛斯·戈恩名聲大噪,享譽汽車界。

誰的日產

2002年3月,雷諾汽車與日產汽車正式成立雷諾-日產聯盟戰略性管理公司,即雷諾-日產聯盟(RENAULT-NISSAN Alliance),兩家公司在事實上合併

但是在雷諾-日產聯盟中,雷諾汽車與日產汽車的地位從來都是不平等的。1999年,日產汽車年銷量達257萬輛,營收達534億美元;同期雷諾汽車只能賣出170萬輛,營收只有356億美元。當時,業內形容雷諾汽車收購日產汽車為“蛇吞象”

目前,雷諾汽車持有日產汽車43.4%的普通股股權,而日產汽車則持有雷諾汽車15%股權,且這部分股權無投票權。透過這43.4%的股權,雷諾汽車從日產汽車中獲得大量利潤,在雷諾汽車2017財年的合併報表中,雷諾汽車50%左右的利潤來自日產汽車。在過去幾年,日產汽車對雷諾汽車的利潤貢獻比例都超過50%

與此同時,法國政府則試圖進一步掌控日產汽車。

2014年,法國通過“弗洛朗熱法”(Florange Law),該法案能使長期持有股權的股東在董事會擁有雙重投票權。

2015年4月,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現任法國總統)在沒有告知雷諾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的情況下,在不足半年的時間內,將法國政府在雷諾汽車的持股比例從15%提升至19.73%。如此一來,法國政府在雷諾汽車的投票權比例將上升至30%,透過雷諾汽車在日產汽車43.4%的股權,法國政府將擁有決定日產汽車戰略及日產運營的權力

這引起日產汽車的強烈反對。有外媒曾評論,“從日產的角度來看,雷諾汽車正像一隻寄生蟲一樣正在試圖完全控制宿主。”

儘管雷諾汽車是日產汽車的第一大股東,但是雷諾汽車與日產汽車在2002年成立聯盟公司,而非直接抹掉日產汽車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保持日產汽車的獨立性。

法國政府的舉動刺激到了日產汽車,日產汽車試圖通過增持雷諾汽車的股權、並將其化作投票權,來反制法國政府。當時,雷諾-日產聯盟一度面臨解散。

戈恩曾經將日產和雷諾的夥伴關係比作為一樁婚姻:“兩個人結婚後並不會合二為一,相反,他們保持著各自的個性,一起營造生活。”由此可見,戈恩並不想這樁維持了16年的“婚姻”就此告終。

在卡洛斯·戈恩的斡旋下,至2015年底,法國同意自身在雷諾的投票權被限制至17.9%,並且表示不干涉日產汽車;同時,日產汽車放棄增持雷諾汽車,並且不再追要投票權。

“聯盟”走向

在雷諾-日產聯盟中,卡洛斯戈恩是“靈魂人物”,正是在其帶領下,兩家弱勢的汽車公司雷諾汽車、日產汽車才能在近20年的合作中穩步前進,追趕大眾汽車、豐田汽車的步伐。

但是,雷諾-日產聯盟的危機也暗中釀成——卡洛斯·戈恩越成功,其繼任者壓力就越大,誰能繼續帶領這個龐大的“汽車帝國”?

有外媒評論,一旦卡洛斯·戈恩離開,雷諾-日產聯盟或面臨過殘酷的權力鬥爭,甚至將快速分崩離析

不巧的是,出生於1954年的卡洛斯·戈恩確實臨近退休年齡,雷諾-日產聯盟仍沒有選出一個合適繼承人。另有外媒猜測,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當年出手,或許就是法國政府想先一步掌控雷諾汽車及日產汽車。

2016年,日產汽車收購三菱汽車34%的股權將其歸入旗下,原本的雷諾-日產聯盟擴張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2017年,雷諾、日產以及三菱汽車的合併銷量達到10,608,366輛,較上年增長6.5%,旗下汽車品牌多達10個,這讓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第一次有了同大眾汽車、豐田汽車叫板的實力。同時,這也將卡洛斯·戈恩的聲望再次推向高峰。

為了解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未來問題,卡洛斯·戈恩有心對“聯盟”進行二次重組,他定下的基調是,保持三家公司經營獨立的情況下,探索三家公司加強合作的道路。

2017年4月,卡洛斯·戈恩卸任日產汽車CEO,同時提拔西川廣人為日產汽車CEO,力圖保持日產汽車的獨立性。

被拋棄

對於“聯盟”的問題,卡洛斯·戈恩、法國政府、雷諾汽車、日產汽車等各方心知肚明,但卻各有各的打算。

卡洛斯·戈恩被捕後,在當晚的新聞發佈會上,日產汽車CEO西川廣人表示,將在本週四提請日產汽車董事會解除卡洛斯·戈恩與格雷·凱利的職務。

隨後,三菱汽車也表示將請董事會解除卡洛斯·戈恩董事長的職務。

至於法國方面,法國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表示,戈恩已經不再適合領導雷諾。他希望雷諾汽車能夠成立一個臨時的管理機構。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示,對卡洛斯·戈恩的調查尚無定論,法國將努力維護雷諾汽車的穩定,及雷諾與日產的聯盟。

​(國際金融報記者 張力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