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湖南株洲冶煉集團實現鉛鋅冶煉資源循環利用

點擊上方“公冶金渣與尾礦”可以訂閱哦

據湖南日報報道,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國外新技術,大規模對冶煉中產生的廢渣進行綜合利用,提煉出金、銀、氧化鋅、鉛等多種貴金屬。前不久,該公司搭配鋅浸出渣直接煉鉛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直接煉鉛項目)入選省第一批資源循環利用典型案例。

近日,記者走進株冶,看奇蹟是怎麼發生的。

堆積如山的廢渣不見了

株冶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鉛鋅生產基地、有色冶煉龍頭企業。企業創辦60多年來,共生產鉛鋅及其合金、銅、金、銀、銦、鉍、碲、鍺等有色金屬1278萬噸,創利稅近100億元。

「企业动态」湖南株洲冶炼集团实现铅锌冶炼资源循环利用

生產過程中,株冶每年會產生大量含鉛、銀等重金屬的廢渣。過去廠區裡,廢渣堆積如山。

11月10日,記者一進株冶廠區,便到處尋找廢渣,但沒有找到。繞廠一週,映入眼簾的是乾淨平坦的道路與淺藍色的廠房,空氣清新,完全不是印象中傳統冶煉企業“傻大黑粗”的樣子。

“這要歸功於直接煉鉛項目。該項目從2013年竣工投產以來,公司形成了具有獨特優勢的鉛鋅聯合冶煉生產模式和高效資源回收的綜合生產模式,對生產中產生的廢渣100%進行循環再利用。”株冶安全環保部部長方祥東介紹。

2010年,株冶被定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試點企業、第一批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綠色冶煉”為目標,株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研發重金屬環境汙染治理新工藝。

2013年,株冶建設的直接煉鉛項目投產,對廢渣及尾礦進行再利用,可年產粗鉛12萬噸、電鉛10萬噸以及多種貴金屬。

方祥東介紹,直接煉鉛項目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直接煉鉛工藝——基夫賽特直接煉鉛工藝,主要原料是鉛鋅生產中產生的廢渣和尾礦,可處理含鉛20%至70%的廢渣,真正實現鉛鋅冶煉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從投產至今,已處理各類渣料72萬餘噸。

一次創新帶來多重效益

株冶鉛冶煉廠,是直接煉鉛項目所在地。裡面兩個10餘米高的爐子中間,用直徑近2米的管道無縫連接。高聳的煙囪裡滾滾“白煙”往外冒,卻聞不到一絲異味。

方祥東介紹,煙囪裡冒出的“白煙”,其實是經脫硫達標處理後外排的水蒸氣。

直接煉鉛項目是株冶發展循環經濟重要一環,其本身也是一個閉環式循環經濟系統。項目反應塔產生的熱量用來進行餘熱發電,產生的高硫煙氣用來制酸。反應爐爐渣送至煙化爐系統進行有價金屬回收,而煙化爐爐渣則作為建材原料外售。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及減少廢水排放,該項目還單獨設置了循環水系統,脫硫產生的廢水用於生產亞硫酸鈉,冷卻水在內部循環利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株冶在直接煉鉛項目中,還進行了一次技術再創新,獲得了很大的環保與經濟效益。

本來,煉鉛要用一種特殊河砂作溶劑,這種河砂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價格比普通河砂貴得多。而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如電視機、電腦顯示器等)處理中,會產生一種叫含鉛錐玻璃的廢棄物。對這種廢棄物如果不進行有效處理,讓它們留在自然中,水和土壤會受到嚴重汙染,並且很難修復。

生產實踐中,株冶人發現,含鉛錐玻璃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那麼,能不能用含鉛錐玻璃替代河砂作溶劑呢?

試驗證明,完全可行。

而且,含鉛錐玻璃中還含有高達21%左右的氧化鉛。用含鉛錐玻璃替代河砂作溶劑,不僅可實現廢物利用,消除一個很大的汙染源,還能大幅降低冶煉成本,並能提煉更多有價金屬,產生更大經濟效益。

經有關部門同意,2016年6月,株冶直接煉鉛項目原輔料中的河砂,變為了含鉛錐玻璃。

根據二氧化硅含量計算,1.5噸含鉛錐玻璃可替代1噸河砂。在煉鉛原輔料配比中,含鉛錐玻璃為4.5%至7%。目前,株冶煉鉛系統日均處理原輔料1000噸左右,含鉛錐玻璃日均利用處置量為45噸至70噸。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材工業廢棄物利用技術研發中心

工業固廢綜合處理與利用領域

技術開發

技術轉移

標準制定

技術方案

行業會議

技術諮詢

裝備推廣

技術服務

與您分享更多冶金固廢處理

與利用技術項目信息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聯繫人:廖述聰 13651164324

張 蓓 1352285931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管莊東里甲1號

電話/傳真:010-657488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