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歌唱家王潔實和謝莉斯作為中國歌壇第一對大紅大紫的二重唱組合,在上世紀80年代,兩人就發行了1000多萬張唱片!但與此同時,這對金童玉女也傳出不少“夫妻緋聞”。事實上,謝莉斯只是王潔實“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之一,而非妻子。是三位女性的合力之“愛”,讓一名汽車修理工逆襲成了傳奇歌唱家!

與青梅竹馬的妻子是工友

王潔實1952年出生於北京,很小的時候,他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放學就喜歡抱著家裡的半導體收音機,不停地搜歌曲聽。初中畢業後,王潔實參軍入伍。

1973年,21歲的他從部隊復員後,被分配到北京汽車運輸公司當修理工。每天換輪胎、操電焊、擰螺絲,把自己搞得全身油乎乎的。樸實的女工友曉紅,既是他的組長,也是青梅竹馬的戀人。無論是在部隊時情意綿綿的鴻雁傳書,還是參加工作後的並肩作戰,兩個年輕人,從情竇初開時就已經心心相印了。

一年後的某天,聽說中央戲劇學院正在招收工農兵大學生,一直覺得王潔實多才多藝的女友,就鼓勵他去試一試,也好擺脫修理工的命運。“我覺得你有才,不應該被埋沒在修理車間。”曉紅目光篤定地望著王潔實說。於是,他就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女友陪同下去碰運氣。

當時選擇電影演員的標準就是高大挺拔,濃眉大眼。王潔實雖有1.8米的魁梧身材,卻長得“濃眉小眼”,外型上並沒有什麼優勢,最終是憑藉磁性嘹亮的嗓音,才敲開了中戲的大門。

當時,汽車修理廠的工友們都說曉紅傻,不該鼓動王潔實考什麼大學,何況還是美女如雲的中戲!“這下他成了飛出雞窩的金鳳凰,將來說不準還能當上明星,怎麼還看得上你這個髒兮兮的女修理工啊!”曉紅卻笑著說,他不是那種人。

畢業後,剛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王潔實就與曉紅舉行了婚禮。“沒有妻子的鼓舞,我至今還是整天兩手機油的汽車修理工,是她讓我走上了演藝道路。所以,無論將來有什麼成就,我都會珍惜我們這份深沉的感情。”婚禮上,王潔實的真誠表白,令新娘感動得幸福落淚。

70年代的電影作品不像現在這麼多,片中的人物也只有兩種形象:濃眉大眼的英雄和賊眉鼠眼的壞人。而王潔實的樣貌既不具備“英雄人物”的標準,也沒“壞人”那麼寒磣,所以上鏡的機會就相當有限。他坦言,自己工作之後最忙的一次,就是在北影演藝劇團演話劇《日出》,整場戲下來就有他的一句臺詞,加起來站在臺上的時間只有五分鐘。而在僅有的一部電影作品《大河奔流》中,王潔實只演了一個大背影。

1978年底,跑了兩年龍套的他向領導提出,想調換工作。他說:“團長!我想唱歌,演戲我也演不好,我不太喜歡。”聽王潔實唱了幾首歌後,團長很快就把他帶到了中央電影樂團。第一次走進樂團的大門,聽著激盪人心的《保衛黃河》旋律在耳畔迴響,王潔實一下子找到了感覺。也就是在這一天,他初次見到了謝莉斯。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邂逅生命中的貴人

聽說王潔實想考中央電影樂團,團長就讓就謝莉斯當考官。聽完王潔實的演唱後,她當即面露喜色地表示:“他的聲線很不錯!”漂亮大方的謝莉斯,當時是電影樂團的“首席”歌唱演員,比王潔實大5歲。

不久後,在謝莉斯的建議下,團裡安排她和王潔實組成了新中國第一個男女聲二重唱。為了磨合聲音,也為了在藝術上有所突破,兩人反覆練習,幾乎天天泡在單位的排練廳不著家。當年,中央電影樂團四周是一片荒涼的麥地,後邊緊挨著一個大糞廠,窗戶上落著好多蒼蠅,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窗戶裡,飄出了嗩吶、小號和二胡的聲音,還有王、謝組合的男女聲二重唱,這一切都讓王潔實陶醉其中。即使現在回憶起來,他都覺得很親切,很充實。

謝莉斯是女高音,王潔實是男高音,但他們在高音區並不是很配,最後在中聲區找到聲音協調的感覺。

1978年的10月2日,在大慶的一個多功能演播廳,王潔實和謝莉斯第一次登臺表演。他們合唱了三首歌曲《油田的夜晚》、《金達萊向著周總理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高亢與柔美、嘹亮與抒情的嗓音組合,贏得了潮水般的掌聲。從此,王潔實與謝莉斯開始了長年的演唱合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名聲也越來越大。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王潔實;謝麗斯 - 歌聲飄過30年(1979-2009)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1979年,中國音樂界只有“美聲”和“民族”兩種唱法,根本沒有“通俗”這一說。當時,王謝組合除了在一直重複演唱電影歌曲外,苦於沒有自己的風格。年輕的王潔實思想開放,喜歡聽來自法國、印尼等國家的流行歌曲,漸漸地,他和謝莉斯就開始琢磨一種新的演唱風格,一種屬於他們的現代唱法!

“那時候中國樂壇並沒有多少歌曲,電影插曲的曲調唱法又是早就規定好了的,不具備拿來進行實踐的可能性,我們就選了外國歌曲《紅河谷》進行試驗……”王潔實說,由於他們的歌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輕鬆的風格和自然的唱法更迎合了觀眾心中所想,一下就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80年代初,兩人被曲調清新的臺灣歌曲所陶醉,又開始翻唱《踏著夕陽歸去》《校園的早晨》等歌曲。團領導對他們說,最好先不要唱,等中央什麼時候下通知再說,畢竟是來自臺灣的歌曲!後來的演出中,大膽的王潔實和謝莉斯沒有和領導打招呼,就唱了臺灣校園歌曲!而後,融入臺灣風格的演出幾乎是場場爆滿,這對金童玉女也一下子紅遍了大江南北。

1981年,王潔實和謝莉斯的第一張專輯《何日才相會》磁帶,以高達6.9元的標價賣出了500萬盒,在人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塊錢的當時,能創造出如此驚人的銷量,簡直無法想象!有錄音機的地方,幾乎都在播放他們唱的《笑比哭好》《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九九豔陽天》《龍船調》《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兩人的歌聲給中國百姓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笑比哭好

王潔實;謝莉斯 - 懷舊電影金曲 名片情歌(第八集)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外婆的澎湖灣

王潔實;謝莉斯 - 原唱經典名曲珍藏(3)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九九豔陽天

王潔實;謝莉斯 - 歌聲飄揚60年——向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獻禮(第五集)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王潔實;謝麗斯 - 歌聲飄過30年(1979-2009)


可能是謝莉斯與王潔實的合作太成功了,以致當時社會上不少觀眾都“一廂情願”地以為,他們是形影不離的兩口子,為此還鬧過不少笑話。有一次王潔實到外地演出,觀眾在後臺和他打招呼,“您愛人今天沒來啊?”“對,沒來。”“今天您一個人唱?”“不是啊,還是對唱。”“換人了?跟誰啊?”“沒換,還是和謝莉斯。”“啊?不是沒來嗎?”

1985年,他們到上海演出時,因為王潔實有事耽誤了一會兒,沒和其他演員一起辦理入住手續。等他到達賓館向主辦方要房間鑰匙時,主辦方答覆已經給了謝莉斯。於是王潔實便去找她要,誰知謝莉斯卻說自己只拿到了一把鑰匙。一頭霧水的倆人再次找到主辦方,對方卻比他倆還驚訝,連問:“你們夫妻倆還要住兩個房間?”

關於外界的傳言,王潔實的妻子並非沒有一點介意。但她畢竟是一個明事理的女人,也知道丈夫並不花心。對此,王潔實的解釋很幽默:“你想也是啊,當別人說你老公和另外的女人簡直是天上一對地上一雙時,她不可能去鼓掌稱是,肯定會多多少少的吃醋。但我的為人她清楚,所以對我很放心。”

女兒讓他學習周杰倫

王潔實的女兒端端出生在1980年,那正是王潔實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期。王端端小時候對爸爸的印象,就是他總不在家。“一年演三四百場,經常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我總抱怨他不陪我玩。懂事後才知道爸爸有多辛苦,有一次他和謝阿姨去邯鄲,5天演了24場,一場就要唱十來首歌,爸爸說唱到後來嗓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可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就覺得應該惦記著觀眾,唱得太多嗓子雖然疲勞,但是後面的演出歌唱少了觀眾不答應。”

女兒介紹說,王潔實那時候總是騎輛自行車去演出,觀眾也是騎著自行車去觀看。“聽爸爸說當時他每場演出的收入(夜宵費)是四毛錢,觀眾也是花四五毛錢看一場演出。爸爸出去演經常住在後臺,跟樂隊開伙做飯,條件艱苦他也不覺著。”

王潔實演出從來不帶女兒,觀眾太多,太熱情,他怕孩子被擠丟了。有一回他去鄭州,演出休息的時候上街去買點東西,竟然有大批當地歌迷尾隨他,說是想看看真人什麼樣。開始是七八個人,後來越跟越多,竟然發展到二三百人,最後面的人也不知道前邊發生什麼事,在後邊打聽“怎麼了?怎麼了?”“王潔實來了!唱《外婆的彭湖灣》那個!”他一看局面有點控制不住,趕緊躲進一間商店,服務員還挺熱情,說:“我帶你從後門走。”剛出後門,幾十個人把王潔實堵了個正著,大夥特別得意:“就知道你得從後門走,請給我們握握手吧!”

而在北京演出時,更有許多粉絲都追著王潔實和謝莉斯跑。有一次他從電臺錄完音騎車回家,等走到半路回頭一看,後面十多個人騎著車子猛追呢,“那會兒的歌迷目的挺簡單,就是希望能看著我安全到家,這樣他們就放心了。”王潔實感動地說。

夫妻倆帶女兒去公園玩時,也總是被人認出來,跟他打招呼、聊天、要簽名的人特別多。“他老是戴個大墨鏡,拿書包遮著臉,根本玩不好,後來出去我就跟我媽站在一起,躲爸爸遠遠的。我當時就想,做明星沒有自由,我長大一定不要當明星!”王端端笑言。

在她的心目中,父親王潔實是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不僅在音樂上敢於大膽創新,90年代初,他到四川演出時,覺得當地的火鍋和酸菜魚特別好吃,跟好友一合計,就在北京開了家川菜館!為了把酸菜魚做得正宗地道,王潔實還特意從四川酸菜魚發源地把做魚的傳人找到北京。飯館地方雖然不大,生意卻相當紅火,他自己想吃反倒沒地方坐。端端說:“雖然飯館後來不辦了,爸爸還是會得意地說,他可是文化圈裡最早經商的一撥人哦!”

女兒小時候,王潔實也曾帶她去學鋼琴,但端端覺得枯燥,連哭帶喊不願學了,他也不強求孩子。王潔實的教育方式是,把道理講給女兒聽,然後讓她自己決定。

16歲時,王端端選擇去美國求學,後來媽媽也跟著過去成了陪讀。思念妻女的王潔實,每年都會抽幾天時間去看看孩子。但在美國長期生活的女兒,思想觀念與他不同,還總愛給他“上課”。

“比如,美國人的習慣是不管衣著的貴賤,只要乾淨,每天換洗就可以。可是中國人就沒有每天換一套衣服的習慣。爸爸媽媽到美國,媽媽很快就被我改變,每天換衣服。可是爸爸就不管那一套,我和媽媽催他換衣服,他卻說:‘換什麼,衣服又不髒,我哪兒也不去,不用換。”端端告訴他,美國男性穿衣服很講搭配,黑皮帶就要配黑襪子黑鞋。王潔實就頑固地說:“這條皮帶跟著我八九年了,俺倆有感情,我一年四季就拴這條。”

近年來,王潔實很少在舞臺上露面,而和他同一時代出道的費玉清、蔡琴等人都依然在舞臺上活躍著,成為萬人景仰的“大哥”“大姐”。雖然曾經的輝煌對於王潔實來說不復存在,但這位歌壇前輩始終沒有放棄歌唱事業,也暗自下定決心,要向歌壇新人學習。

在寶貝女兒的“勸導”下,從2007年起,王潔實就開始聽周杰倫的歌。後來他就發現,新一代的歌手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在這個張揚個性和特點的年代,我們不用給年輕人劃分規矩,有那麼多歌迷喜歡他,就說明這個歌手挺成功。我覺得周杰倫就很好,是個才子!”

一個是上世紀80年代通俗歌曲的創新人物,一個是時下流行歌曲的領跑者,兩個都曾為音樂創新和付出的人自然心心相惜,所以王潔實非常理解周杰倫。

在他眼中,藝術是多元化的,是沒有止境的,自己向周杰倫學學那種歡快的音樂節奏感,沒什麼不好。雖已是著名歌唱家、中國電影樂團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待遇的歌壇老前輩,卻能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虛心和上進心,王潔實的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我也會唱《菊花臺》!”此話一出,王潔實立刻張口就來,那份如費玉清般的清澈、如周杰倫般的深情,亦如王潔實般的磁性聲音,好似天籟,令人神往……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如今,64歲的王潔實反而比早些年活躍了,2015年,他先後參加了《年代秀》《我不是明星》等電視節目,並與老朋友謝莉斯、黑鴨子組合等共同獻唱那些經典老歌,優美的歌聲,勾起了無數觀眾美好的回憶。同時,他還能將一些90後歌手的得意之作,演繹得獨具個人風格!

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依然神采奕奕的王潔實說,回首他從修理工到歌唱家的“逆襲”人生,最要感謝生命中的三個女人——搭檔謝莉斯是他的伯樂,默默為家庭奉獻的妻子是他的勵志“加油站”,女兒則是他的小導師,不斷用年輕人的思維拓寬他的眼界和人生格局!

歌唱家王潔實:是這三個女人成就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