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談點真正有用的東西

簡單說說為何大跌(因為是過去式了,過去不糾結,而是朝前看,所以淺談):

1,短期有巨大獲利盤,之前的小釋放遠不夠;

2,不低比例的上市公司減持,這點明顯不講ZZ,但是無奈;

3,遊資類與純概念類拉高的幅度過高,高處不勝寒,然後被強力J管;

4,沒有強力的權重板塊搭臺子,反而會下一個臺階尋求支撐;

5,傳聞毛衣T判進展並不是很順利,當然下跌時的理由總會有很多;

6,小虧到大虧的一個過程,當一直無法扭轉這種持續小虧的現象,大虧就不遠了;

應該可以明確的說,J管層或許默認了這種大跌釋放:

1,默許不少公司的減持動作;

2,某隊遲遲沒有動靜,週四只是維持一下;

3,對遊資的打壓,這點有些被動,因為拉的實在太高,和15年被動去配資等槓桿沒有本質區別,問題在於這樣下的損害要比再默許遊資繼續拉昇標杆然後再下的損害應該低,不然就控不住了;

4,發佈不少公司說解除了股權質押風險,本身就讓人感覺這輪反彈的本質東西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是否超跌了呢?

周策:談點真正有用的東西

看上圖:

一,如果上週的週一是明顯的誘多,那麼週五的尾盤大概率有些破位的成分了,看樣子還得有點跌幅空間,但應該不是這樣暴跌下來,而是緩跌;

二,國慶節日前的市場本質上就是一個大平臺的相對寬幅震盪,下不去,因為有某隊和Z策上的扶持,上不來,因為拋壓較重,且市場存在大量的刀手,而刀手的存在恰恰是市場這個階段的一個特點;

三,那麼國企節後的大跌恰恰是用國外下跌作為藉口而已,上不去就得下來,這個是必然,那麼怎麼在這種惡性循環裡生存或者還能賺點,這就得認清這種拉不動、抵抗式下跌這種階段的操盤思路了;

四,對於週五的下跌,從圖中看,其實還是處在國慶節後下了一個臺階後的相對窄幅的平臺上面震盪,只是一把把平臺中樞給跌破了,這個修復就得需要點時間了,或許還有可能繼續下去一部分去尋找平臺下沿的支撐,然後才算釋放的差不多,Z策面、資金面、市場面等再重新組織進攻。

再來說說週末消息面:

一,IPO常態化,再兩家,無披露融資額。固定節目,沒啥可說;

二,國際原油週五晚繼續大跌,這裡面應該和需求面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層面的東西吧;

三,最嚴高送新規出爐,或許送的得注意,但這塊應該會先抑後揚,後面這個揚就是真高送;

四,鼓勵融資回購,這塊有點看不懂,減C的家數太多,很矛盾,先看看如何演變吧;

五,特斯拉降價,投桃報李,企業層面先表態;

六,下週是G2O前最後一週,大事前指數振幅應該會降低,趨於平緩,應該是緩和修復的一週,但是修復還是中繼多長個心眼;

七,對炒作SB高新的遊資進行了超級警告,這對遊資來說不是好事:

周策:談點真正有用的東西

接下來說說怎麼做:

為何最近以來一直推崇輪動式打法,因為這個打法比較適合最近的盤面,是有點累,考慮的也比較多,但是和結果比起來,這都是小事,你說呢?

對這塊的幾點思考:

1,倉位可以很大,也可以瞬間降為零,跟隨而來,要靈活;

2,跟隨資金,即使小幅被套,也會被跑路機會;

3,多割肉,但是就因為多割肉才賺錢,這點很多人不理解,小割為了安全,作準則可以吃一筆,這是近期行情的特色;

4,不要期望什麼超級行情,市場擴容到這個地步,得多少資金才能全部推動起來,所以只有結構性行情,那麼就錨定結構去做;

5,用進攻降低虧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對沖風險,但得講究策略,不可逆勢幹,順勢怎樣都行,逆勢進攻虧損更大,所以週五早盤一塊出掉,後面南航和路暢都拉了一把,本身這都屬於逆勢,也是不可預期,所以這個沒啥可惜的,做大概率而不是小概率。

目前個人打算:

翻了下盤面,不少板塊都是破位的狀態,除非短期反包,不然都很難有機會。

1,一直說看銀行與地產能否撐盤,實際上週五它們也破位了,但特別是銀行,每次破位都是階段小低點,那就看看這次如何;

2,基建類相對強勢,少部分趨勢還保持著,只是不知資金是否從這塊做進攻,這個階段不能去錨定,而是跟資金,所以接下來觀察;

3,真高送是否有資金認可,這塊先抑後揚後會否有資金來經營這塊;

4,說來說去,反正下週最好就是修復行情,這樣跟隨資金做輪動就是,而不是被動等待,很多人或許被套牢動不了很難受,那何不用一部分資金輪動找感覺,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統呢?

5,週末消息面一般般且偏空,下週上半周的謹慎依然需要高度保持,當然快進快出問題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