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企施展保殼術:淨利連續2年虧損 “高價”賣房、賣子公司

又一國企施展保殼術:淨利連續2年虧損 “高價”賣房、賣子公司

股價跌去70%背後,淨利連續兩年虧損,為保殼又是賣房又是出售子公司,若主營業務不能得到改善,靠營業外收入保殼終究會“歇菜”。

11月23日(週五),*ST藍科(601798)低開,尾盤封上跌停板,股價報4.6元。

11月22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其中要求*ST藍科說明出售藍亞檢測股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具體影響,說明年末實施本次交易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存在調節利潤的考慮等內容。

問理財注意到,11月20日,*ST藍科披露,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藍亞檢測100%股權以2.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國機資產。其中,國機資產為公司控股股東的全資子公司,也就是說此次交易實際上是*ST藍科將自己的全資子公司轉讓給控股股東。

又一國企施展保殼術:淨利連續2年虧損 “高價”賣房、賣子公司

公告顯示,以2017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藍亞檢測淨資產賬面價格為1807.43萬元,增值23192.58萬元,增值率為1283.18%。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藍亞檢測營收分別為2160.21萬元、4730.21萬元、10518.78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36.97萬元、966.16萬元、1952.74萬元,

不過,2018年上半年藍亞檢測營收為1858.58萬元,同比下降41%,淨利潤為80.02萬元,同比下降93%。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交易增值率高達1283.18%,也難怪上交所發出問詢函。

事實上,高價出售子公司實則為了保殼。問理財注意到,*ST藍科已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虧損1.37億元、8719.67萬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又虧損9112.18萬元。

同時,*ST藍科擁有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上海藍濱、藍亞檢測。其中,上海藍濱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均為虧損,分別為-8692.12萬元、-6851.01萬元、-2665.77萬元。

這也是為什麼公司選擇在年末“高價”出售子藍亞檢測,若2018年繼續虧損,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又一國企施展保殼術:淨利連續2年虧損 “高價”賣房、賣子公司

而早在此之前,10月26日公司稱將全資子上海藍濱所持有的位於上海市呂巷鎮和平村的67095平方米(約合101畝)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其上19247.67平方米的地上房屋建築物以進場掛牌交易方式進行對外轉讓。

經評估,上海二期基地地塊項目資產賬面價值5142.62萬元,評估價值9642.57萬元。若算上上述的2.5億元轉讓子公司,超3億元的營業外收入或有望助公司實現扭虧。

截止2018年9月末,公司貨幣資金為3.1億元,而流動負債為12.34億元,固定資產為9.141億。那麼問題來了,盈利的全資子公司出售,即使今年扭虧保殼,下一年是不是又要虧損呢?

業內人士表示,若公司經營不能得到改善,而一味的靠出售子公司、賣房等來保殼,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更應該考慮如何改變自身的業務模式以及經營結構,從而使自身的盈利能力提升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