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這家P2P平臺位於深圳,2013年5月正式上線,註冊資本金為6250萬元,下圖是其股權結構: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可以看出,其股東均是個人股東,股東分別為孫明達和張東波,股比分別為60%和40%。

從其官網顯示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8年11月25日,平臺累計交易額將近270億元,服務的用戶人數超過72萬人,下圖是其官網顯示的借貸數據。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近日,有平臺的出借人表示,在2018年9月的時候自己投資的標的已逾期,9月10日去了一趟平臺公司所在地,平臺讓這位出借人等待拆標,平臺表示標的拆完後本金多少會回點,到9月底時自己投資的標的全部被拆分,標的拆完到期後還有沒有收到1分錢本金。

還有一個讓人覺得比較奇怪的事,這位出借人表示:10月29日,自己以及一同的21位其他的出借人共22人一起去平臺要求出兌付方案,平臺避而不見,還表示他們堵門鬧事,直到後來周旋很久才得以進去,進去後平臺表示不是平臺欠自己的錢,而是廣東中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欠錢不還,並表示出借人可以自己去催收,催收回來的錢兌付給這部分出借人(22人),這位出借人表示,她有平臺蓋章的承諾函,同時還附上了這22位出借人的名單: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從承諾函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平臺表示:請這些出借人協助平臺公司共同進行催收,且平臺願意提供協助的出借人鄭重承諾,承諾的內容為:從即日(10月30日)起,由廣東中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向出借人清償所有的債務,凡進入平臺公司賬戶(具體以實際到賬賬戶為準)中的金額,到賬後3個工作日內全部用於對提供協助的出借人(具體出借人名單以附件一記錄為準)進行清償,保證名單中所有出借人的待收款全部退出到出借人銀行賬戶。

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這位出借人表示,10月31日、11月2日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共計催回賬款約150萬元,催收到的150萬元到平臺賬戶後,平臺表示,這是正常回款的,並非這些出借人催款回來的,這位出借人表示很無奈。

此外,據這位出借人表示,他們去廣東中信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催收時這家公司的老闆表示,9月及之前的月份每月向平臺還款不低於1000萬元,加上其他的還款,平臺按理每月應該兌付出借人一些錢,但實際上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他們並沒有收到相應的本金。這位出借人還介紹說,10月31日、11月2日催回來的被私下兌付給了某些人,有的兌付了2萬,有的兌付了10幾萬,這裡面有些是平臺的關係戶。

下圖是部分的出借人表達對此P2P平臺的看法: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從上面的內容也可以看出,平臺拆標強制復投、且四個月本金未進行兌付是既定的事實。

同時,在平臺的社區,也有很多人提出:“強制復投早已到期,無本無利息,什麼時候才是盡頭?”這樣的問題。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大家如何看待呢?

這家運營超5年的大型P2P平臺為何被指項目強拆強復投並進行私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