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VF-1機器人狀態的頭部

最早認識VF-1是在《太空堡壘》這部動畫片中,當時還上小學的本鐵還是第一次接觸到這麼激烈的機器人太空大戰,地球方面就是靠VF-1這種三段式變形的戰機來對抗天頂星人綠色毛毛蟲一樣的巨大宇宙飛船。當時帥爆了的外形、三段式變形機器人和巨大的導彈掛載讓本鐵這種當時沒什麼見識的小學生奉為神物一般。

《太空堡壘》(英語:Robotech)是一部科幻動畫片,劇情描寫了三代地球人反抗外星侵略者的故事,其核心內容是戰爭與愛情。1985年,美國公司Harmony Gold(金和聲)將三部日本動畫作品《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記》重新編輯成為85集的長篇電視動畫,取名“Robotech”。美國方面賦予Robotech人物西方化的語言、思維以及名字,並重新編配了所有配樂和插曲。音樂在ROBOTECH三部曲(《麥克羅斯傳奇》、《機器人統治者》、《新生一代》)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整部作品共有42首配樂和20多首歌曲。後來,又由美國方面自行製作了續集故事與漫畫、小說、電子遊戲等周邊。經過編譯的《太空堡壘》在1985-1991年期間依次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南美多國、中國、俄羅斯首播,同時還根據當地語言推出了多種語音版本。1990年代初,中國大陸從金和聲公司引進了Robotech,由上海電視臺譯製配音,譯名定為《太空堡壘》。除了動畫之外,過去20多年間不斷問世的ROBOTECH系列作品還包括多達數百本的漫畫和傑克·麥金尼(Jack Mckinney)撰寫的21卷小說。2001年,DC Comics旗下的Wildstorm獲得金和聲授權,開始出版新的ROBOTECH漫畫系列。金和聲公司稍後宣佈,哨兵小說大結局不再被視為ROBOTECH“正史”的組成部分。

直到上了初中慢慢接觸到了一些軍事雜誌,比如《航空知識》《艦船知識》《兵器知識》才發現當年那架宇宙最美戰機居然在現實當中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是F14“雄貓”艦載戰鬥機。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F-14戰鬥,綽號:雄貓

F-14戰鬥,綽號:雄貓。是美國格魯門公司生產的一型雙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屬於第三代戰鬥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鬼怪”,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F14 武器掛載透視圖

  • 1967年7月,美國海軍向各大公司發出了VFX(VF-VESSEL FIGHTER-艦載戰鬥機)的招標。經過競爭。
  • 1968年2月格魯門公司的303E方案中標並獲得製造6架原型機/預生產型的合同,新機軍用編號是F-14。
  • 1970年12月21日,在獲得合同21個月之後,首架原型機XF-14A(BuNo 157980)進行了首次飛行。
  • 1979年,最初的主要生產型F-14A已交付美國海軍342架,另有80架賣給了伊朗空軍。
  • 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裝備的F-14儘管展現了較佳的多用途能力,但其仍逼近退役機齡,大量的F-14已到達服役壽命,與新型戰鬥機相比,需要太多的維修,尤其是老式的液壓和電氣系統,使維修更為困難。
  • 20世紀90年代,海軍決定讓F-14開始退役,代之以新型的F/A-18E/F,型號轉換的過渡工作可能從2004年秋季開始。
  • 2006年7月28日,F-14完成了其作為現役戰鬥機的最後一次飛行。
  • 2006年9月22日,F-14戰鬥機正式退役 。美海軍共裝備157架F-14A/B,53架F-14D。從美軍退役後,伊朗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裝備F-14戰鬥機的國家。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F-14戰鬥機採用60年代後期NASA提出的雙發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方案,機翼為變後掠中單翼。設計要求是:減少翼載來保證機動能力;前、後緣空戰機動襟翼來改善跨音速機動性;儘量減少停放佔用的面積。變後掠機翼外翼段較短,這樣就可減輕轉軸結構的重量,但增大了罩在中央翼盒上的“翼套”,轉軸距機身對稱面2.72米。飛行中機翼後掠角的變化範圍為20°~68°,由機載設備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最大變化速度為7°/秒。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調節。停放時後掠角最大可達75°以減少佔用面積。可動段具有全翼展兩段前緣縫翼和三段後緣單縫襟翼,在起降和機動飛行時使用。每側上翼面各有3塊擾流板,當後掠角小於57°時自動接通,用於輔助橫側操縱和著艦時減速用。為控制機翼後掠角變化時壓力中心移動提供俯仰配平升力和降低翼載荷,在機翼固定段前緣設計了可動前置扇翼,最大轉動角為15°。

F-14的頭部微微下傾,有利於飛行員的視界。座艙前後縱列布置,飛行員在前,雷達截獲官在後,機背以小角度向後延伸,然後再和主機身平行融合。機身兩側進氣,採用當時流行的斜切矩形進氣口二元進氣道以提高大迎角性能。從側面看,F-14的機身好像是一個拉直了的S字,再加上獨特的翼套與可後掠變翼構成了其主要外形。在結構上採用廣泛使用的鈦合金,部分採用硼複合材料,獲得較高了的強度重量比。 機體結構中有25%的鈦合金、15%的鋼、36%的鋁合金、還有4%的非金屬材料和20%的複合材料。由於採用了可變後掠翼,雄貓載機背部有著結構複雜的箱形結構——翼盒。翼盒兩端容納可變翼翼根轉軸,為了使翼盒重量儘可輕而又不應影響強度,採用高強度輕重量的鈦合金來製造。除了承力外,翼盒也構成了一個整體油箱。尾翼由雙垂尾和可差動的全動平尾組成。平尾的偏轉角為+15°~-35°,差動平尾起副翼的作用。垂直安定面與後機身的鋼質加強框連接。方向舵也採用蜂窩增強的化學銑切合金蒙皮。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和A-6攻擊機相同。主起落架向前收起時機輪轉90°收入發動機進氣道下部,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艙內。

早期生產的F-14裝兩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0-P-412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9490公斤。其安裝管道可以開啟,能在180°範圍內進行保養。從1983財政年度開始生產的F-14改用TF30-P-414A發動機,其推力不變。從1986年起採用F110-GE-400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12700公斤,發動機重量為1996千克,推重比6.36。採用加雷特公司ATS200-50空氣渦輪起動器。可收放空中受油箱置於前座艙前方附近機身的右側。

F-14戰鬥機的主要作戰任務有:護航,在一定空載奪取並保持制空權,驅逐敵戰鬥機,保護已方的攻擊力量;艦隊防空,能在距艦隊160-320千米的空域巡邏2小時或從航母甲板彈射起飛執行截擊任務;遮斷和近距支援等。截擊時,外部掛架可以掛6枚AIM-7E/F導彈加4枚AIM-9G/H“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或者掛6枚AIM-54A“不死鳥”遠距空對空導彈加2枚“響尾蛇”導彈。對地攻擊時可掛14顆MK82炸彈或者掛其它武器。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暴力掛載6枚不死鳥空空導彈

F-14武器配置如下:

空對空導彈(最多):6枚AIM-7、4枚AIM-9和6枚AIM-54;

空對地彈藥:MK-82、MK-83(4枚)、MK-84(4枚)、MK-20集束炸彈、GBU-10(4枚,激光制導)、GBU-12(激光制導)、GBU-16(4枚,激光制導)、GBU-24(4枚,激光制導)和4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18] 1門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機炮,備彈675發;

F-14的武器外掛點共8個,其中4個位於機身下,每側機翼固定翼段下各有兩個。F-14可掛載近程、中程及遠程空對空導彈,包括AIM-9、AIM-7和AIM-54。其空對地武器包括“石眼”炸彈和各型CBU集束炸彈。在F-14的空對空導彈中,雷錫昂公司生產的AIM-7“麻雀”是一種中程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射程45千米;洛克希德-馬丁/雷錫昂製造的AIM-9“響尾蛇”為近程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射程8千米;雷錫昂公司製造的AIM-54“不死鳥”則是遠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射程150千米。1973年11月,該機在試驗中用6枚“不死鳥”擊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個目標。 而且導彈發射後F-14即可立即脫離戰場。 1976年開始研製AIM-54A的改進型—“不死鳥”AIM-54C,1982年正式投產。AIM-54C彈長3.96米,彈徑380毫米,翼展915毫米,發射重量454公斤,使用高度3萬米,最大射程150千米,最大飛行馬赫數超過5。導彈主要在數字式電子設備、新的捷聯式慣性基準裝置、固態收發機和新的目標探測器4個方面進行了改進,使作戰性能有了進一步提升。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F14側視圖對比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VF-1側視圖對比

下面咱們看看F14的終極宇宙款衍生型號——VF-1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VF-1的超強無敵掛載狀態

VF-1是地球軍第一種採用的熱核引擎的可變型戰鬥機,綽號:女武神

本機的開發,大量採用了由外星太空船ASS-1(修復後定型為SDF-1Macross)回收之外星科技。諸如變形系統及新的材料科技。也是地球統合軍第一種使用熱核噴射引擎的可變型戰鬥機。與過去使用石化燃料的渦輪引擎不同,熱核引擎直接將進氣於燃燒段加熱後噴出,故在大氣層內並不需攜帶傳統飛機所需之燃料,航程亦較過去獲得大幅提升,VF系列的戰機外殼皆採用《SWAG能量轉換型裝甲》利用熱核噴射引擎產生的能量強化機殼,使的原本輕薄的機殼具備有如重型坦克般強厚的裝甲,除了大大提升女武神本身的防禦能力以外,也讓女武神在大氣層快速飛行中變形時能承受應力不至於被支解。

此外,除戰鬥機形態外,本機亦有為下兩種形態: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三種變形狀態

戰鬥機器人形態:

這是為了執行地面戰鬥以及與巨人兵實行白刃戰而開發的型態。在大氣層中,這個型態,是本機速度最慢,機動性能最差的型態。但是在宇宙中,其手腳則可提供本機相當的靈活性能。

地效增強形態:

這是因為試飛事故所獲得的意外收穫,肇因於一次試飛當中的變形不完全。這次事故中,飛行員將變形不完全的飛機以這個樣子帶了回來,因而意外發現了這項功用。經之後的實驗,發現了這個這個型態的效用。在這個型態中,除可提供飛機在低速時的穩定性外,亦可用於短場/垂直起降(超時空要塞電影版中,行將滅頂的女主角明美就是被這個型態救了起來)。之後這個型態被賦予“高翼地效應步行機”的正式名稱。在此型態下,VF-1的最高速度僅止500km/h,雙腳行走速度則是100km/h。

宇宙最美戰機VF-1及原型F14艦載戰鬥機

  • 首次飛行 2007年2月 首次宇宙飛行 2007年6月
  • 服役 2008年11月
  • 首次實戰 2009年7月
  • 製造廠商 洛克威爾/貝爾
  • 長 14.23 米 /翼展 14.78 米(全展)8.25 米(全後收) /高 3.84 米 /後掠角度 20°(全展)72°(全後收)
  • 空重 13,250 公斤
  • 一般起飛重量 18,500 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 37,000 公斤
  • 動力系統 發動機 2X新中洲/普惠/勞斯萊斯FF-2001 熱核引擎
  • 動力 112.7KNt/225.4KNt(後燃推力)
  • 發電機輸出功率 650000千瓦
  • 極速 2.71馬赫(10000米高度)3.87馬赫(30000米高度)
  • 航程 大氣層內無限制
  • 機體強度 +7G
  • 固定武裝 毛瑟ROV-20雷射炮
  • 休斯GU-11三管55公釐加特林機槍(射速1200rpm,載彈量200發)
  • 外載武裝 AMM-1空對面導彈×12
  • UUM-7微型導彈夾艙×4
  • RMS-1 大型反艦導彈×4

今天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本鐵是一名業餘軍事、動漫、遊戲愛好者,大部分資料來源於互聯網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望海涵指正。以後還會有各種遊戲、動漫、軍事等方面的文章更新,歡迎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