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我們的任務是把導師培養成院士!

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題目顯得聳人聽聞,其實這句話在學術界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

在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比較正常的關係應該是:

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導師給研究生提供基礎平臺,同時就該領域的基礎、發展前沿、面臨問題和未來趨勢對學生進行指導;而學生,則遍讀該領域的相關文獻,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深入的研究工作,獲得學位併成為該領域某種程度上的專家。

可現在的情況是,不少研究生都在進行自我指導。隨著“複製+粘貼”的論文被越來越多地發現,導師的職責也就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人們會覺得困惑:難道在選擇論文方向和課題時導師並沒有說過什麼嗎?如果導師介入了論文的選題和研究,那怎麼可能出現全盤複製的惡劣後果呢?

事實上,現在確實有部分導師在指導研究生上完全放任自流了,一方面對於學生的研究工作不聞不問,另外一個方面卻是把學生的成果佔為己有。

我在多個場合也聽過多個教授或學生自己這麼說: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啥也不做”的導師培養成院士。

請注意,這裡有一個“啥也不做”作為限定詞。

如果導師本身依然活躍在科研前沿,那麼,指導學生共同發表論文,在科學上有所創新,在達到一定水平後,導師去申請受人尊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完全正當,也就不會存在什麼非議。

可是,確實存在有導師自己已經不做科研,對學生的指導也僅限於給出一個大方向。比如:供應鏈管理,你去做吧。可是,供應鏈管理中的問題多了,做什麼呢?那就要完全依靠學生自己去查問題,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如果這樣的導師還希望能夠申請院士,那麼,就是不折不扣地“被學生培養成院士”。

某導師原來也曾作過不錯的科研,但距離我們心目中合格的院士水準還差不少,如果該導師還想當院士,怎麼辦?我把整個過程做了一個簡單描述。

一、找資源

師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資源,甚至有些導師本來就在科研管理部門工作,隨後又回到科研機構。那麼,他就很容易有充足的科研經費。

二、招到聰明勤奮的學生

中國的聰明學生還是很多的,而能夠到一個資源豐富的實驗室或研究中心工作也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於是,該導師門下的學生就越來越優秀。

三、逼學生

一旦學生進入實驗室或研究中心,那就“小雞入彀”了。導師就只是執行其中一種職責,那就是逼學生幹活。看什麼書導師不管,選什麼研究方向導師也不管,可是必須的有成果出來,包括論文或專著。而一旦幹出成果,導師就抓緊把第一作者等搶在手中。

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四、用學生的成果去申請院士

甚至,有些導師連院士申請書都不自己填寫,讓學生填寫,因為自己實在是對這些工作的瞭解程度不如學生。

五、申請院士失敗的話,就回到第二步或第三步再來一輪

我曾經看過幾份公示的中國工程院管理學部院士候選人申請書,根據我的瞭解,申請書列舉的工作明顯就是學生的工作,有些是下屬兼學生的工作。

原來我聽說,有院士是憑自己多少年前的博士論文當上的,當時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道博士畢業之後就沒有新的科研成果了嗎?現在看,這已經屬於不錯的院士了,到了今天,得憑學生的博士論文當院士。

這樣的現象可以有微縮版本。比如,有的學生雖然不能把導師培養成院士,但可以把導師培養成高級別教授。

我就見過這樣一例:某院長教授,在去年申請三級教授時,論文列表裡還有“XXXX的感想”之類標題的“論文”發表在一些行業雜誌上,可是今年重新申請,發現好像有2-3篇有點像樣的論文了。再一想,原來是培養導師的博士生已經到了3年級,開始發表論文了。

-END-

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

青年人文社科 | 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歷史教育家 | 愛知學者 | 長安街學者

青年選調生 | 青年史學家 | 青史考研幫

歷史教育 | 故問研修班 | 我的見證

黨史黨建研究通訊 | 近現代史前沿

新浪微博:青年人文社科杜曉娟、銀兒國學

鄉村振興戰略高級合夥人:中國好青年

黨建與時政 | 文史哲 | 公務員 | 社會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 | 學術資訊 | 教育新聞 | 鄉村振興戰略

伊斯蘭政策 | 中德大國關係 | 常委-大學-諸子-列國志

中-日-韓-新-越青年交流 | 溫州-泉州-潮汕宗族-宗教-移民

商務合作:dxl243103361

投稿、應聘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