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84萬,30年房貸利息72萬,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最近,在網絡上一篇為《房貸84萬,貸款30年,房貸利息72萬,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的文章火了,僅評論區留言就多達3萬條。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這位發帖者按揭買了首套房子,房貸84萬,其中公積金貸款30萬,商業貸款54萬,還款期都為30年,利息72萬,還款總額達到156萬,月供4330元。但這個小家庭,由於妻子帶孩子,沒有工作,僅靠發帖者每月到手的6000元工資維持整個家庭開支,除去房貸外,所剩無幾。這樣的現實情況,對發帖者家庭來說壓力是巨大的。

針對上述情況,網友們在幾天裡時間跟帖數萬條,其中一些觀點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按揭買房的人數已超過4億人,現代說法為“房奴”。所以,這篇文中的閱讀者很多也是正在還著房貸的“房奴”們,文中主人公的這種情況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事實上,面對不高的收入和高企的房價,大家都要面對的是“到底還要不要揹負鉅額的債務買房”的問題。


房貸84萬,30年房貸利息72萬,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當前,隨著房貸利率不斷上升,全國首套房貸利率已經超過5.6%,超過基準利率14%,30年還貸下來,本金與利息差不多一半對一半。最重要的是,我們很多家庭在教育、醫療等方面開銷都比較大,房貸是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按揭買房呢?

我們梳理了一下網友們觀點,主要有這麼三類:

論點一

砸鍋賣鐵也得買,先苦後甜

網友1:我買房的理由很簡單,我這一輩子辛苦了,我的孩子就不用再為房子煩惱了。雖然我不知道將來的房價是漲還是跌,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可以為自己的孩子留點什麼,這也是我這個做母親應該做的事。如果我現在不買,我住哪裡,難道要我孩子為我們買房嗎?

網友2:10年前首付幾萬都可以買房,但當時覺得貸款每月要還1000多塊。現在想買房,光首付就要50多萬,月供則要4000多塊。現在家裡人口也多了,房子還是不夠住,我到覺得房價雖然高,但降價空間不大,畢竟像我這樣的需求還是不少。真有需要的人,月供再高不也得買不是?

論點二

房貸利率算良心了,其他貸款利率都比這個高

網友A:不用再嘮叨了,在評論區裡的估計都是沒房貸的。房貸超過20年的,本金與利息基本是各佔一半,利率相當良心,還有什麼貸款利息比這低?國家給你的政策優惠政策不用?要知道,普通老百姓這輩子能從銀行借到的大額貸款也只有房貸了。

網友B:房子買了,房貸還款利息基本就定了,但物價都在上漲,工資也在不斷漲。我2003年買的房子,當時一個月還600元,感覺壓力還老大,主要那時工資也才700多,現在工資1萬了,這600多的月供還不跟玩一樣。當你還在算計要不要買房的時候,別人已經有房有車,到頭來,你會發現,你什麼都沒有落下。

論點三

永不買房,為一套房子不值得

網友甲:很早以前就有考慮貸款買房,但一想到還貸款要二、三十年,等把貸款還完,我們這輩子最好的時光也就過去了。事實上,現在買了房,擠佔大量資金,生活質量大幅下降不說,要是家人有個什麼大一點的病都不敢去看。對於我們這些收入不高的人來說,房子將耗費你差不多一輩子。還是那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網友乙:其實沒有我們這些人貸款買房,房價也漲不起來,供應量在那裡,有全款能力的人畢竟是少數,沒有房貸這個槓桿,買家就會減少很多,房價自然漲不起來。任何一個遊戲,參與的人少了,就玩不起來。

網友丙:上個世紀為吃穿愁,這個世紀為住房愁,下個世紀應該為健康發愁,各位朋友量力而行吧。

房子,在這個社會,嚴格來說真的算是一種必須品,哪怕你不買房,只是租房,這也是你對房子的需求。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每一個個體,每一個家庭,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現實狀況都 有很大區別。關於要不要買房,這個問題不要去問人,問問你自己:你為什麼要買房?你是必須要買房嗎?如果不買房,你有更好的選擇嗎?

2、含有項目效果圖、戶型圖部分,最終以交樓為準。

3、文章中的文字和圖片重在為讀者分享樓市資訊,為購房者提供參考,我們力求準確,但是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合理性提供任何保證,如若因使用本網頁資料而發生偏差,我們概不負責,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