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淮安,作為共有產權房的發源地和全國共有產權房試點城市,住房保障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去年淮安市住房保障體系健全率更是躍居全省第一。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自2007年在全國首創共有產權房以來,我們在制度設計、保障模式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住上了比廉租房更寬敞的保障房。”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亦農表示,在共有產權房政策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城市“夾心層”和新就業人員圓了安居夢,擁有了屬於自己小家庭的“幸福時光”。

新舉措圓住房困難家庭安居夢

“第一次看到新房的時候,我哭了。”程祖猛是原化工研究所的棚改戶,對他們家來說,薄薄的拆遷協議意味著一家四口“蝸居”在30平方米小屋裡的生活終於畫上了句號,等待他們的是更舒適的家。程祖猛的新房在康居花園小區,是一套共有產權房,100平方米。“給我們的價格不僅比市場價低了幾百塊錢一平方,還給了我家小面積補助和大病補助。”程祖猛說,是共有產權房圓了自己多年的住房夢。

2007年,淮安市啟動西南化工片區改造。其中,原磷肥廠職工宿舍建設於上世紀50年代,有128戶群眾居住。這裡地勢低窪,漏雨透風,困難戶較多,部分房屋面積小,拆遷補償金額少,有些人拆遷後根本買不起房。為解決這一難題,淮安在全國首創共有產權房模式,得到了困難戶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據瞭解,在此次拆遷的128戶中,有53戶通過共有產權房解決了安置問題。

自此,由我市率先實踐的“共有產權房”做法,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稱為“淮安模式”。2013年12月,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鼓勵地方從本地實際出發,積極創新住房供應模式,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善住房保障機制”部分首次寫入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2014年4月,住建部發布《關於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確定淮安等六個城市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淮安市已經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共有產權房建設供應、產權劃分、運行管理、上市收益分配等政策制度。作為解決住房特困家庭“最後一公里”問題的有效舉措,共有產權房已成為我市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領域中砥礪前行的一張閃亮名片。

新成就有房住而且還要住得好

小龐五年前大學畢業來淮安工作後,一直想買房定居,但考慮到自己的收入,覺得這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多虧了共有產權房政策,否則單靠我自己,還真買不了。”去年4月,小龐在香格里拉小區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共有產權房,“這裡環境好、設施全,交通也很方便,最主要的是離單位很近。”小龐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2007年以來,我市共有產權房政策重心經歷幾次調整,但總體的脈絡和目標始終是為了讓百姓住得上房,住得上好房。2014年被確定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後,我市藉著這股東風,提出了政府貨幣助購,即共有產權房申請者的購房對象不再限制在特定的某個小區,可以在自己中意的小區購買,政府則根據申請者的購房支出給予保障面積內40%的貨幣補貼。作出這樣的政策調整,是進一步尊重市民購房的意願,真正做到把選房、購房的自主權交給百姓。

“現在市區所有在售樓盤,你看中哪個,哪個就可以作為共有產權房賣給你!”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主任餘劍波表示,共有產權房擴容,方便了購買共有產權房的市民就近上學、工作,還能讓存量普通商品房更快地去庫存。經過幾年的調整與發展,共有產權房的“淮安樣本”已完善成熟。

新發展釋放更多紅利惠及百姓

“要不是能貸款,我連首付都拿不出來。”2010年,一直在外租房住的小羅申請共有產權房,選中了福星花園一套面積81平方米的房子。“當時房子總價18.5萬元,首付需要10萬元,可我哪有這麼多錢。”小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工作人員詢問貸款事宜,沒想到這事竟然成了。最終,小羅通過公積金貸款8.5萬元,成功買下了自己心儀的房子。“今年,我已經把產權買了回來,還是按照八年前的價格,政府出錢也沒要利息,真的太實惠了!”小羅激動地說,如果沒有共有產權房,自己到現在都可能買不起房。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淮安市共有產權房近年最大的一個政策突破,就是可以貸款。雖然政府與困難家庭按4:6的產權共同出資買房,但很多困難家庭還是掏不起六成房款。“這是各地在發展共有產權房過程中遇到的共性難題。”王亦農如是說。

為此,淮安市創新思路,與相關銀行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簽訂協議,以政府住房保障實施機構擔保和兜底等方式,讓銀行敢向困難戶放貸,難題得以破解。截至目前,淮安僅主城區就有72戶困難家庭通過政府作保獲得銀行貸款,成功申購共有產權房。

淮安這項全省走在前列的工作,讓近萬戶居民圓了“安居夢”

淮安市還不斷優化共有產權房的人性化操作,讓更多老百姓從“有房住”到“有住房”。比如優惠期限,開始規定5年內申購人可按原價無息買回政府那部分產權,現在5年變8年,意味著申購人享受更長久的免息期。又如准入門檻,突破了原有的“三個限制”,對申請的城市無房家庭的收入不再作限制;對申請的新就業人員的婚姻狀況不再作限制;對具有本市戶籍進入市區務工的人員申請,其戶籍所在縣城住房狀況不再作限制。“三個限制”放開,意味著更多人會符合條件,可以花更少的錢解決住房難。

從2007年淮安推出共有產權房制度到目前,淮安共向9703戶家庭供應了共有產權房,其中市本級2915戶。

融媒體記者:孔雪

通訊員:熊雄 丁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