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項目負責人:賀建奎教授(檔案見文末,圖片來自搜狐)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賀建奎教授的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並修改基因,也被稱為“基因手術刀”。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 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賀建奎強調:“對於少數家庭來說,基因手術是治癒遺傳性疾病和預防嚴重疾病的新希望。” 他還率先提出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需遵循的“核心價值(觀)”。

  1. 對真正需要的群體保持“悲憫之心”(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
  2. 僅僅用於嚴重疾病的“有所為更有所不為”(Only for serious disease, never vanity);
  3. 尊重孩子自主性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4. 命運不能由基因來決定的“生活需要奮鬥”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
  5. “促進普惠的健康權”(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相關法律

中國科技部和原衛生部於2003年聯合頒佈《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明確規定,進行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必須遵守以下行為規範:

(一)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

(二)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動物的生殖系統。

嬰兒項目負責人賀建奎教授方面表態

11月26日下午,賀建奎的媒體負責人陳遠林(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賀建奎過幾天將統一回應,對於此例研究,更多信息暫不便透露。

此前賀建奎教授對美聯社表示:“

參與該項目的所有父親都感染了艾滋病毒,而母親都沒有。但他們因編輯的目的不是為了防止小的傳播風險,而是為感染艾滋病毒的夫婦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機會生下一個可能免受類似命運影響的孩子。”“我們不僅要開創先例,而且要樹立一個典範。至於究竟允許還是禁止此類科學,社會將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

相關領域其他方面反應

1、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注:項目立項方)就該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回應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件事不屬實,我們沒有接受過相關信息。”“未在我院做檢查,未在我院出生。”

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來自新浪財經微博11月26日 18:04的 視頻

2、南方科技大學也發表聲明稱:“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並不知情。”校方認為“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並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之後(會)公佈相關信息。”

校方還表示:“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

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賀建奎所進行的這項基因編輯嬰兒手術並未備案

4、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這是不理智的、不倫理

的。”

5、一位聲稱他參與了這項在中國的科研項目的美國科學家表示:這種基因編輯在美國是被禁止的,因為DNA變化可以傳遞給後代,並且有可能傷害其他基因。

6、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團隊呼籲暫停。“所有人類都有責任考慮這項科技的後果。”

7、有基因編輯方面的學者表示:“這不僅僅是違反倫理道德,實際上已經違法。

8、深圳市科創委:“從未立項資助相關項目。”

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科創委微博截圖

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總結如下:

1)直接用人體做實驗,“瘋狂”!

2)“技術上沒有任何創新”,但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脫靶不確定性”、“未知風險”以及“倫理道德”。

3)打擊中國醫學生物學者在全球的聲譽。

4)希望國家加強法律監管,儘量想辦法“關閉潘多拉盒子”。

5)“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以上部分綜合澎湃新聞、新浪財經微博、中國新聞網微博等消息)

第一: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無知、大膽、不負責任!

第二:這只是科學家從生物學角度進行設定,對社會整體不會帶來任何顛覆性影響。從幾千年歷史來看,真正影響社會進步或者倒退的,不是人的生物學特徵,而是文化。所以對於基因編輯嬰兒,不必過於恐慌!他們出生後能活多久還是未知數,他們未來在社會上能達到什麼地位做什麼事也還是未知數,他們的遺傳影響如何也是未知數。不過有一點確定的,有生必有死,沒有長生不老的人,基因編輯也突破不了這個底線。聖人或者奸人都不能顛覆世界,社會只會在正邪較量中不斷向前!

第三:孩子雖然已經出生,但國家仍然具有最終最高裁定權!

1)對基因編輯負責人和他的團隊是默許還是處罰?

2)對出生的兩個孩子。國家在綜合評定利弊後, 有權決定其到底繼續生存還是立即死亡

附:賀建奎教授簡歷

(據南方科技大學官網顯示)

賀建奎(1982年出生):南方科大生物系副教授

工作經歷

2011-2012, 博士後,美國斯坦福大學

學習經歷

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

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

所獲榮譽

2013年,入選“深圳市優秀教師”。

2012年指導南科大代表隊獲iGEM亞洲賽區金牌(SUSTC-iGEM-B)和銀牌(SUSTC-iGEM-A)

2012年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

2010年獲得中國留學基金委頒發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

2010年獲得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SWARM)第85次年會優秀論文獎

賀建奎先生名下有8家公司

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教授“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及各方反應

來自天眼查

對科學家的技術、商業和倫理關係的質疑:

搞基因編輯技術到底是為了解決患者家庭的後代健康問題呢?還是通過技術應用來牟利?這個因果是必然的!但其是否是為了牟利而冒險做全球第一個吃“行業螃蟹”的第一人呢? 恐怕只有賀建奎先生本人最清楚了。

技術、商業和倫理三者之間到底要如何權衡?

這個問題不僅賀先生要回答,其他研究人類生命的科學家也需要回答。

這是關於社會價值觀的一個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