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格言】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顛倒,吾人修行之子也。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譯文】

人生路上的風雲變化,可以鍛鍊人的意志;

世間的人情冷暖,可以培養人的忍耐性;

世事的是非顛倒,可以作為人們修身實踐的依據。

單靠自己的人世歷練的經驗,或許的確是有所不足的,

這時,前人的經驗能夠指引我們少走彎路,少些糾結。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感悟】

歷練成就人生大格局

格局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寬廣浩瀚程度,指的是一個人高瞻遠睹的眼界;

海納百川的雅量和胸懷;

能考慮到大眾利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能有一般人不具備的膽識和智慧;能欣然地接受人生最好的禮物,也能坦然接受人生最壞的 安排,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態度很多人認為三國時候的劉備各方面才能都不如人,成為一方霸主,實乃手下人才多,幫了大忙。但是,卻看不到劉備身上具備一般君王都達不到的一個境界——格局。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劉備為了江山求得人才三顧茅廬,絕對的禮賢下士,連身邊兩個弟弟都看不下去了,哥哥身為皇叔如此卑微求才。他知道兄弟三人成不了大業,只有得到臥龍才能成就事業。如此低聲下氣,放下身段,不是一般的君王可以做到的。“白帝城託孤”,劉備臨終時候,把諸葛亮叫來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試問有幾個君主能夠為了蒼生,為了國家的大統,甘願放棄自己打拼的江山,放棄子孫的後福?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道德經有這麼一段: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做人只有像江海一樣把自己胸懷打開,才能成為百穀之王。聖賢之人,只有言辭對下面的人謙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才能領導他們,你不跟人們爭的時候,沒有人能與你爭的了了。格局是一種氣度,是一種情懷,是心靈裡山高水闊,是精神深處天地澄明。有大格局,才會成就人生的大氣象,大意境,大趣味。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一檔綜藝節目,有人問劉嘉玲:“你有沒有遇到過一個坎,我肯定過不去的時候?”

劉嘉玲回答:“當然有啊!”“那你怎麼就過去了?”

劉嘉玲回答:“我覺得時間是一個健談者,它會為你解釋一切,你不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它會給你和這個世界所有的解釋。”

面對過不去的坎你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你不單單要接受好的東西,你要習慣提醒自己,接受不好的東西,這才是人生真正的道理。

讀《格言聯璧》:用歷練改變可以改變的,用包容改變無法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