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人生艱難困苦,他大器晚成,47歲創業成為了富豪

在尹明善於47歲起步創業之前,在他掘到了事業的第一桶金之前,他的人生軌跡中,又有些什麼與事業成功有關的內容呢?

尹明善生在重慶涪陵鄉下的一個小地主家。1950年,12歲的他和50多歲的小腳母親,便被“運動”到荒山頂上一間被棄用的茅草屋,僅憑一塊薄地,幾個鍋碗,生存甚為艱難。體力不足以種田出糧,只能靠智力養家餬口。

坎坷人生艰难困苦,他大器晚成,47岁创业成为了富豪

他決定“做生意”:從一個好心人手裡借了五角錢,步行到城裡把錢批發成針,再回到鄉下沿村叫賣。每天五角錢的針能賣一塊多錢,每天賺得的錢,買夠米後就存起來作“流動資本”。幾個月後,他就“富裕”得擁有了好幾塊錢。

成為了“窮人的孩子”的尹明善,早早便不得不為生計著急奔波的經歷,卻無疑為他後來的大器晚成鍛造了不可缺少的素質。生意做了一年多,賺了十幾塊錢。他把錢都給了母親,赤手空拳地到重慶求學讀書。

他考上公立中學,並因成績優異而獲得了助學金。1982年,重慶出版社恢復,他前往應聘,成為一名編輯。到1989年,他已經成為重慶市最大的民營二渠道書商。後來他幫助朋友在重慶解放碑做百貨生意。

坎坷人生艰难困苦,他大器晚成,47岁创业成为了富豪

那段時間,使他對真正的市場脈象,有了進一步的切身的體會。終於,他發現了家鄉重慶山城獨有的一個重大商機:摩托車。

尹明善,敏銳地從這個信息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靈感。在仔細研究了當時摩托行業的狀況,並盤算了其間的風險與機會的比率後,時年已55歲的尹明善,決定進入摩托車行業,傾注20萬元。

1992年,他註冊成立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啟動資金二十萬,散兵遊勇九號人。在租來的不足四十平米的生產場地上,他卻雄心勃勃地告訴每一個人:我們的理想,是造出全中國沒有的發動機。

尹明善發現:可以把建設集團維修部的發動機主要配件買過來,由自己裝配為發動機整成再賣出去,成本僅1400元,而賣價可高達1998元。於是,尹明善的小企業,開始了悄悄採購摩托零配件的“游擊戰”。

坎坷人生艰难困苦,他大器晚成,47岁创业成为了富豪

到2001年,尹明善的重慶力帆集團公司以產銷發動機184萬臺、實現銷售收入38.5億。經過發展,力帆集團已有員工3800多人,擁有8家生產企業,3家營銷公司,一個市級技術中心,具備年生產200萬臺發動機和100萬輛摩托車的生產能力,連續兩年進入重慶市工業企業50強,在重慶市民營企業50強排名中名列榜首。

力帆集團已進入世界摩托車製造業500強,產銷綜合值名列中國入選登記企業第一位。夢想不會因為年齡終止,它會讓人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