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目前各個有能力的國家都爭先恐後地進行登月比賽,比如發射各種探測器什麼的。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攀比就盲目登月,各國的納稅人怕是不同意!

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月球上的確蘊藏著大量的珍貴資源,包括氦三。而各國政府為了在太空競爭上不落後於他國,就不得不得畫一個看起來切實可靠的大餅給民眾。政府會說:你們都看,月球上有那麼多氦三,這些都是核聚變的理想原料,而地球上的氦三卻極為稀有,我們再不抓緊研究月球可就真落後了。

目前所有的核電站都是通過重核裂變的形式發電的,在裂變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而通過氦元素的同位素氦3作為核聚變發電的原材料,能夠產生比鈾235裂變高几倍的能量,同時氦3作為聚變原材料不會產生中子,也就是不會產生核輻射,並且嫦娥二號已經探測到月球的氦3儲備有上百萬噸,100噸相當於全球一年的能源總和,那麼月球上的氦3可以供人類使用1萬年的時間。

無汙染、儲量大、能源效率高,理論上來說這簡直是完美的原材料,但實際上氦3想要發電是完全不可能的。

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我們正在前往第一代核聚變的道路上掙扎著,這個聚變要求是比較低的,聚變溫度約為5000萬-1億度,還會產生不好處理的中子,但未來最終將實現氦3聚變,沒有中子的聚變才是真正乾淨的聚變,暫時的終極追求差不多就是這個了。

可控核聚變目前還是人類最需攻克的世界難題,保守來看需要幾十甚至百年來進行攻克。目前人類能夠利用的人工核聚變,是不可控的熱核反應 - 氫彈。它是通過裂變點火,靠慣性力把高溫高壓的等離子體進行約束。

人們當然也在嘗試各種人工可控的慣性約束,例如使用激光打靶的方式實現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採用少量熱核物質的爆發來實現能量利用,但目前都還在試驗摸索階段。

月球上氦-3發電夠全人類用上萬年,為什麼沒有人運回地球?

只有當可控核聚變可以成功商業化了,人類才會想著去月球把氦-3運回來。但這還要面臨很多難題。

首先,要把氦-3大量運回來,需要大型的火箭以及月球基地。

其次,從月球運回的氦-3不是純淨物,而是需要從月球表皮土中提取,這又是一道技術難關。因此,利用月球氦-3可能面臨很大的成本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能夠解決,那時才會真正開啟月球大開採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