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正文共2650字

預計閱讀時間為7分鐘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2012年,迪士尼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上映,將街機廳遊戲世界中的無數遊戲角色融合在一起,帶來一部出現眾多IP形象且出乎意料的奇妙故事。

2018年,備受期待的《無敵破壞王2:大鬧互聯網》於11月23日上映。這部迪士尼經典動畫電影將繼續由原班創作團隊製作,包括導演裡奇·摩爾和製片人克拉克·斯賓塞,這也是繼《瘋狂動物城》之後兩人的再度聯手,也讓影迷對這場時隔6年的迴歸充滿期待。

實際上,《無敵破壞王》在2012年上映時曾遭遇票房“撲街”,北美地區票房不足1.9億美元。但這並不妨礙影片被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評為當年的最佳動畫電影。更為重要的是,該片在票房上雖不及後來的《冰雪奇緣》《超能陸戰隊》等,但卻為迪士尼動畫的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迪士尼作為美國動畫電影的龍頭老大,每年都會產出高質量的動畫電影,以及根據動畫IP改編的真人電影。從《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花木蘭》,到風靡全球的《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等,迪士尼的優秀作品總是一部接著一部。

2018年,迪士尼已經公映和即將公映的影片包括了《黑豹》《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2》《蟻人與黃蜂女》《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無敵破壞王2》《歡樂滿人間2》。可以看出,公司旗下漫威影業所出品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占到了相當大的比例。

但到了2019年,《小飛象》《阿拉丁》《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冰雪奇緣2》《花木蘭》這些經典迪士尼動畫IP將被陸續搬上大銀幕。其中,《小飛象》《阿拉丁》《獅子王》《花木蘭》都以真人電影的形式呈現,可以說,明年將是迪士尼動畫的IP大年。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作為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迪士尼旗下電影在2018財年(截至9月份)已經收割64.68億美元票房,這個數字已經遠超2018年(截至10月份)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525億元人民幣)。2017年,北美票房TOP10中,迪士尼發行的作品搶佔6席,僅票房就為其帶來高達76億美元的收入,為迪士尼創立以來新高。

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迪士尼依然屹立不倒,正在向著多元化發展。那麼,從一隻“老鼠”起家,到動畫帝國,再到影視帝國,這家已經上市超過50年的老牌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從迪士尼動畫IP,以及根據動畫IP改編的真人電影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續作開發+大片戰略


縱觀這幾年迪士尼的片單,還能看到迪士尼把重心放在了續作開發和IP改編上,比如已經上映的《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和《無敵破壞王2》。《胡桃夾子和四個王國》在並不知名的基礎上還是收穫了1.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無敵破壞王2》則更有成為爆款的潛質。畢竟《銀河護衛隊2》《加勒比海盜5》《賽車總動員3》的系列前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了這些很好的鋪墊,加上大投資,可以預判的是《無敵破壞王2》票房成績恐怕不必有太多擔心。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除了開發續作,大片戰略也是迪士尼的殺手鐧。無論是2017年的《加勒比海盜5》《賽車總動員3》,今年的《銀河護衛隊2》,還是計劃明年上映的《冰雪奇緣2》《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真人版等影片,都是迪士尼佈局的重頭戲。

對迪士尼而言,每年的大片成績直接決定了迪士尼當年的業績情況,迪士尼也一直在實施大片策略。如今,迪士尼更強化大片政策——只出2億美元左右或以上的高成本大製作,一年只出10部電影左右,每一部的目的都一定是吸引全球最為廣泛的觀眾。

而同屬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和皮克斯影業,在未來幾年內也將依託迪士尼的大片戰略集體發力。漫威超級英雄系列的拍片計劃已經規劃到了2028年;盧卡斯電影即將推出新的共計六部的《星球大戰》系列;而皮克斯動畫也將《玩具總動員4》等都列入了發行計劃之內。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更重要的是,迪士尼擁有大批的存量IP,而且內容公司還在不斷創造新的IP資源,而迪士尼IP帝國的持續擴大,正是以這些IP創造為源頭。通過製作動畫片和真人電影,實現IP內容的變現,造就了迪士尼的IP全產業鏈。

收購改寫好萊塢格局


迪士尼曾經有過好幾個黃金時代,但自從1995年《玩具總動員》宣告了3D動畫的光輝前景之後,迪士尼就很難從手繪二維動畫向電腦三維動畫過渡。他們自主製作的首部電腦動畫長片《四眼天雞》於2005年11月上映,評論喜憂參半,票房也遠遠不如當時還是老對手的皮克斯的隨便一部“總動員”。

迪士尼為了恢復動畫帝國的元氣,開始了一系列收購計劃,這也成為迪士尼影視帝國版圖擴張的真正開始。1996年,迪士尼以19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ABC,以及其附屬的電視網、ESPN體育頻道等業務,目前這些業務仍然佔迪士尼總收入的四成以上。

而從2005年開始,迪士尼又先後收購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旗下的皮克斯工作室,以及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這些收購而來的公司發行瞭如《魔發奇緣》《超能陸戰隊》《無敵破壞王》和《冰雪奇緣》等一系列大熱電影,貢獻了迪士尼大部分的票房。同時,近年來迪士尼大部分廣受歡迎的新卡通形象,也都是由這些收購來的公司創造完成的。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尤其是收購福克斯後,迪士尼將稱霸美國電影行業數十年的“六大”格局(迪士尼、福克斯、索尼、派拉蒙、華納、環球)縮減至“五大”,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身在電影數量和類型上的不足,同時緩解在內容製作和有線電視網絡兩大業務板塊上的頹勢。

過去20年間,迪士尼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從電影產業的列強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先者——迪士尼在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中連續四年(2014-2017年)實現利潤第一。根據Deadline的統計,2017年,迪士尼影業利潤達23.6億美元,相當於派拉蒙、環球、索尼三家去年的全球票房之和。而2018年也肯定將成為迪士尼的票房制霸年,截至9月份,迪士尼旗下電影已經收割64.7億美元票房,在影史上僅次於迪士尼2016年全年76億美元的票房,有望刷新影史票房新紀錄。


動畫電影+真人動畫,迪士尼還能編織出多少美夢?



這些收購也成就了迪士尼和被收購公司的雙贏結果——漫威、皮克斯不用再擔心製作超級英雄電影和動畫電影的龐大開銷,而迪士尼也彌補了過去無法吸引成年人和男性市場的不足。尤其是如今漫威宇宙的擴張與票房獲利,自併購後,漫威還沒有出品過任何一部票房低於3億美元的作品,累積的票房總和已達百億美元。而收購盧卡斯影業後發行的第一部作品《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就在全球狂吸20億美元票房……

這些收購將迪士尼推上了影視帝國的龍頭寶座,使得迪士尼在電影內容領域的優勢變得更加難以撼動。

- END -

文字|謎星

校對|茆毛

插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