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半導體超級循環恐終結

芯科技消息(文/雷明正)

日本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半年度(4-9月)財報表現亮眼,營收、營益、純益皆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然而,在10月底卻宣佈將今年度的財測從原本預估營收1.4萬億日圓,下修到1.28萬億日圓。《東洋經濟》撰文指出,從東京威力科創下調財測,加上存儲器價格下滑,以及中美貿易戰影響,半導體產業恐怕進入“超級循環”的終結期。

《東洋經濟》記者高橋玲央指出,去年為止價格上漲,並且帶動存儲器市場的DRAM和NAND,今年卻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買氣不旺的情況下,價格持續下滑。不過存儲器價格還是偏高,這波下滑恐怕會一路到2019年下半年。

另外,東芝和美國西部數據在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共同經營的工廠延遲投資,使得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受到影響,而下調財測,但毛利依舊預測能比上一期成長9.9%達3090億。社長河合利樹在財報會上表示,“大方向不會改變,為了實現IoT,半導體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中長期來看半導體設備市場還是會持續成長。”

除存儲器價格之外,中美貿易摩擦也可能影響到半導體產業。尤其是美國為了要打擊中國半導體自主,而出手制裁晉華。大陸新設的工廠本來被期待成為設備商出貨增長的動能,然而在中美貿易戰的戰火下,使得半導體設備商陷入泥沼中。

根據SEMI的預測,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在2019年將成為全球市佔率第 一。但高橋認為,在這些不穩定因素之下,半導體未來前景恐不樂觀。另一方面,若是中國大陸生產恢復正常,也可能發生供給過剩的問題。高橋認為,半導體在IoT、AI、自駕車和5G等未來科技中扮演重要角色,若是半導體產業崩壞甚至泡沫化,雖然不會如同半導體業者所說“半導體產業崩壞將會是人類滅亡之時”的危言聳聽,但對於未來科技的開發,勢必會造成打擊。

不過產業界對於前景還是抱持樂觀態度,日本的製造商在今年秋天的財報也都表現優異;如下游的半導體測試設備為主的愛德萬測試,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2650億日圓,打破18季以來的新高。愛德萬測試社長吉田芳明當時表示,“雖然我認為會因為存儲器市場惡化而調整投資步調,但不會有太大的調整。”

和東京威力科創一樣屬於半導體上游廠商,晶圓清洗設備廠SCREEN控股,9月時因為颱風關閉關西機場,導致出貨延期。雖然讓SCREEN在上半年的毛利比前一期減少了17億,但訂單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廠商就表示“除了個別情況,基本市場規模很難受到挑戰。”(校對/團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