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亞 原名李榮,又名李伯崇、李崇。廣西藤縣人,中央軍校第一分校第二期,後任解放軍瓊崖縱隊第一副司令員。於1948年9月17日犧牲在今海南省萬寧市長豐鎮牛漏村,革命烈士。長豐鎮 位於萬寧市的西部,東與萬城鎮毗鄰,西與興隆華僑農場和三更羅接攘,南與禮紀鎮 隔河相望,北與大茂鎮為界。70年過去了,李振亞將軍的故事在當地還廣為流傳。
1948年9月,中共瓊崖區黨委決定發動秋季攻勢,集中主力向陵水、萬寧、樂會、定安之邊沿地區進軍,使瓊東南和五指山根據地連成一片,並切斷瓊南、瓊北之敵的聯繫。為統一指揮,任命李振亞為總指揮兼政委。9月17日,李振亞率五個支隊自保亭縣東進。27日,在前沿陣地偵察牛漏據點的敵情時,不幸中彈犧牲。 時年40歲。
1929年夏,參加廣西教導總隊。俞作柏、李明瑞起兵反蔣失敗後,隨張雲逸等領導的廣西警備第四大隊,離開南寧赴右江。同年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副官,分管後勤工作。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初,隨紅七軍主力北上。
1931年1月,紅七軍在廣西賀縣桂嶺把原十九、二十兩個師縮編為五十五、五十八兩個團,李振亞任五十八團副官。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後,隨即參加第三和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被調到中央紅軍大學學習。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任紅一方面軍幹部團第一營營長,擔負中央首長和中央機關的保衛任務。
1935年8月,調任紅軍左路軍總部作戰科長,後任第三十三軍參謀長。他堅決反對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遭到監禁,後經廣大指戰員積極鬥爭,才免遭殺害。1937年3月,到達延安後,調到抗日軍政大學工作,任第三大隊第五中隊長兼教官。同年8月,調到八路軍總部任高級參謀。1938年冬,跟隨葉劍英、周恩來等到湖南南嶽籌辦遊擊幹部學習班,任上校教官
1939年9月初,調到南方工作,由廣東省委介紹到東江縱隊,任東江抗日軍政委員會參謀長。1940年7月,調到海南島工作,後任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參謀長。1941年秋,在開闢樂萬根據地後,創辦“瓊崖抗日軍事政治幹部學校”,並任校長兼第三支隊隊長。1944年冬,奉中央軍委命令,瓊崖獨立總隊改稱“廣東省瓊崖人民抗日遊擊隊獨立縱隊”,李振亞任參謀長。
1945年夏,為建立五指山中心根據地,瓊崖特委決定成立挺進支隊,任命李振亞兼任支隊長。1947年3月12日,被中央軍委任命為瓊崖縱隊第一副司令員。同年5月9日,在中共瓊崖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瓊崖特委改為瓊崖區黨委,李振亞當選為區黨委委員兼任西區地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