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土——配製與管理

 一、四合一土構成。

1、主要成份:仙土、顆粒蘭花泥、塘基石(植金石)、紅磚粒。戲稱“四合一土”。

2、附加成份:活性土、木炭、蛇木。

二、植材的準備。

把各主要植材過4目和8目篩(8目以下不用),分成大小二種,仙土浸水24小時以上後瀝去水份,顆粒蘭花泥需日光曝曬或用其它方法滅菌,磚粒要潔淨、圓鈍。然後把四種植材按大小以各佔25%混合,稱為“母本土”。

三、盆具選擇。

四合一土適合去泥紫沙盆(又稱出汗盆)、塑料盆、泥盆等,栽種時應根據所植蘭叢的大小選擇盆大小,儘量用小些,對髮根、小草返大有好處。

四、植材的使用。

一般的熟種蘭草,母本加入適量的活性土、木炭等附加植材就可種植,栽種時下粗上細。對於有些蘭草,應根據蘭草的不同情況,用添加某單一植材的辦法,作相應調整:

1、促藝蘭、弱蘭、病蘭,適量增加塘基石、磚粒,使植材的肥性偏淡,可附加少量活性土、蛇木、木炭。

2、下山蘭,適量增加顆粒蘭花泥,使之達40%左右,可附加蛇木、木炭。

3、返銷草:可用母本泥種植,可附加5-10%活性土、蛇木。

4、蝶類一般發苗、起花較勤,應適量增加仙土、顆粒蘭花泥,可附加活性土、蛇木等。

5、對引種時發現根系不好、發黑、損傷的蘭叢,可附加一些木炭粉。

五、四合一土的肥水管理。

(一)、用肥:本人除每年3月初施二次800倍的蘭菌王用作催芽外,不施其它肥料,因肥是把“雙刃劍”,用得恰當,自然好處多多,如用不恰當,則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燒根、焦尖、倒苗、生長停止,甚至蘭草死亡,所以,像我一樣養蘭時間不長的蘭友,應慎用肥,如用肥也應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

(二)、澆水關。

1、定根水:上盆後,用大水反覆澆透,使盆底滲出的水中不見渾濁和細粒為止。根系不好的蘭澆水前在盆面加些甲基託布津,隨澆水滲入泥中。初期應注意盆內溼度,因剛上盆的,盆面幹,盆內也幹,要防止蘭草失水。

2、日常管理:發芽和長芽期,保持較乾燥,氣溫在18℃以上後,做到見幹就澆,寧溼不幹,儘量提高空氣溼度和流通,盆面1cm以下較幹就應澆水。夏季,除澆水後長時間陰雨,應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澆水時間最好在夜間溫度較低時進行。秋季,澆水頻率略低於春季,發現盆內溼,盆面干時,可用噴霧器在盆面加溼,使盆面滋潤。冬季應控水,視盆面土2cm以下幹就澆,澆水時間最好在中午前後進行。每次澆水日如遇陰雨天,應順延。

(三)應注意的事項:

1、盆面顆粒較幹,不等於盆內幹了,可以倒些顆粒泥進行觀察;

2、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內,盆具的材質不同、大小不同,盆內乾溼程度不同,盆內蘭草的壯瘦、多少,對水的消耗不同,這樣引起各盆之間需澆水的時間不相一致,對澆水時間難以控制,鑑於這個原因,應想辦法使得澆水的時間一致,具體方法是:苗少、苗小、苗弱的,應多叢合在一盆,挑一些透氣性好的盆栽種,苗大、健壯的,挑選稍大、保溼性好的盆具,也可以通過調整植材的顆粒大小來進行調節,大顆粒易幹,小顆粒保溼。澆水時,發現個別還較溼,可少澆些水。

六、四合一土的優點。

1、易得、易配。

2、發芽率較高,正常護養有發二代、三代苗,且苗健壯。

3、髮根良好,老根有出新根現象。

4、顆粒蘭花泥的加入,克服了用單一硬質植材養蘭引起的花開得小、瓣薄、香不幽遠等缺陷。可少用肥,避免用肥不當引起的麻煩。

七、值得注意的幾句話。1、蘭花不是乾死的,只有被澆死的!2、溼、潤≠濫、澇。3、以平常心養蘭,拔苗不能助長,欲速則不達。4、不要把蘭花當個事,又不要把蘭花不當個事。

以上是我養蘭過程中的一點膚淺體會,表達能力又有限,植材的問題只能及皮毛而已,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四合一土——配製與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